让人难以忘怀的京城西四二友居包子铺

亰人爱史记 2024-03-28 15:48:41

二十世纪的北京城,在东西走向的阜成门内大街、西四东大街与南北走向的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交汇形成的“十”字路口西南角,曾经有一家闻名京城的包子铺,它就是“二友居”,一家“北京老字号”包子铺。

“二友居”开业于清末民初,是一位名叫常二有的晚清宫廷御厨创办的。常二有膝下无儿无女,告老还乡时无依无靠,就在京城西四牌楼“十”字路口西南角开了家街边小饭铺,用以维持生计。小饭铺主营包子,起初并无字号。因为包子口味好,来店顾客多,常二有一人忙不过来,就雇了两个伙计帮工。一个伙计能说会道干跑堂,一个伙计干活麻利且擅长制作北京风味炒肝。于是,小饭铺开始既蒸包子,又做炒肝,买卖越开越红火。

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常二有给小店取名“二友居”,一是“二友”与“二有”同音,二为寄语后人齐心合力做好生意。常二有过世之后,徒弟二人,尊师教诲,没有分家,而是情同手足,共同经营餐馆,并将技艺代代相传,使“二友居”成为了闻名京城的包子铺。

西四“十”字路口旧照中左边是二友居包子铺

二友居包子铺原址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一号。

包子铺门脸面东,每天一开门,首先迎来的是旭日阳光。店铺宽大的玻璃窗面北,隔阜成门内大街东端与路北的西四新华书店相望,顾客坐在店内,可边吃包子、炒肝,边看窗外热闹的街景。包子铺营业面积不大,约六十平方米,可是人气很旺,什么时候进店或是路过此处,包子铺都有顾客在排队,少则十几人,多则能到二、三十人,从屋内排到屋外。店内有不到十张方桌和十几把长方凳子,顾客多时找不到座位就站着吃,店内没地方就站到或蹲在店外吃,场面有时非常火爆。

记得一波儿包子约有五、六屉,一屉约有三十个包子,蒸熟大约需要二十分钟。排队购买包子最怕前面有拿锅的顾客,一买就是一、二斤,遇此情形只能无奈地再等下一波儿。

笔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家就住在京城西四,二友居包子铺可是多次光顾的地方,或是在店中吃包子、炒肝,或是用锅将包子买回家中食用。即便不进包子铺,每次路过时也会多看几眼。

包子铺西侧有个南北向夹道,其门面北。夹道很窄,两个人相向进出,必须彼此侧身才能通过。从此路过,有时能看见一位中年女工,在夹道门内,坐在小板凳上,剥着成捆的大葱。大葱是包子馅的辅料。

包子铺在阜成们内大街东端路北临街有一个操作间,位于西四新华书店西侧,坐北面南,正对包子铺。这里是翻洗猪小肠的地方,也是由那位中年女工来做。

这位中年女工的外貌和衣着至今还能记得,脸颊清瘦,皮肤白净,短发微黄,头戴白帽,上身白衣,下身蓝裤,走路较慢,步态蹒跚,身高大约一米五五,年龄大约四十来岁,如果现在她还建在,估计已是耄耋老人。她是二友居包子铺唯一给我留下记忆的员工。

而我对二友居包子铺记忆最深刻的,当属它制作的包子。

二友居包子铺的包子,形、色、香、味俱佳。刚蒸出来的包子,形如扁平状圆锥体,底部平摊在屉上,包褶粗细、疏密、深浅适中,用食品镊子夹住包子顶部的褶结便可将其提起放入盘中。包子色泽洁白如玉,诱人食欲;个别之处有肉馅汤汁渗透的痕迹,更增加了对食欲的刺激。还未品尝,就先能闻到麦粉的醇香。包子皮所用面粉,不是当时百姓家中常吃的标准粉,而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精(面)粉,色泽洁白。包子皮既不是发面的,也不是烫面的,更不是死面的,据说是半发面。咬上一口,会感到包子皮软硬适度,会有汤汁流出,此时再看,包子皮内侧已被肉馅汤汁浸成了酱色,薄皮包着嫩馅。包子只有猪肉大葱一种馅料;猪肉是主料,外观为油亮酱色,呈圆形扁平状团在包子中央,占据了包子内部大半个空间;大葱是辅料,用量也不少,但食客似乎看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在吃时才能品尝到大葱以其特有的味道使鲜美的猪肉更加的鲜香。包子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油大,但不腻人。在那个“缺油少肉”的年代,吃上一餐肉馅汤汁丰富的包子,宛如进食了一次营养大餐,餐后干燥的口唇感觉被涂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而立感润泽了许多,人也显得神清气爽。

走遍大江南北,品尝过众多各地的特色包子。虽然二友居包子铺的包子名不见经传,但它始终是埋藏在心底的最爱。

在二友居包子铺,吃包子的习俗是就炒肝。包子铺制作的炒肝,芡汁浓稠,蒜香扑鼻,口感丝滑。传统北京炒肝猪小肠是主料,而猪肝只是配料,两者的投料比例是三比一。因此一碗炒肝,多是猪小肠块,吃不到几块猪肝,能见到三块已经是幸运的了,以至于在食用炒肝时数数能吃到几块猪肝成为了一件小小的趣事。

一九八六年,我离开生活了二十六年的西四,改在京城它处居住。二〇〇六年,当我回到阔别了二十年的西四时发现,二友居包子铺与同和居等多家店铺都在西四地界上消失了,顿感心中一片茫然。同和居迁至(西)三里河的月坛南街,还可以去那里品尝同和居美食。而二友居包子铺又去哪里了呢?难道就此永远没有了踪迹吗?此时的心情就如同丢失了孩子的父母,在束手无措时,多么希望它能在京城的某个地方奇迹般地出现。

几年前乘车时,曾在马家堡西路南段路西看到过一座高层居民楼底商门额挂有“二友居”牌匾,等到不久后想去探个究竟时,那座楼底商的“二友居”牌匾却不见了,就如同梦境一般,在我眼前一闪而过。当时就想,既然有这么一出,说不定京城其它地方可能还会有,应该去找寻一下。果不其然,不知从何时起,名称中含有“西四包子铺”字样的快餐店如雨后春笋般在京城“遍地开花”,除了直接叫“西四包子铺”的,还有名为“北平西四包子铺”、“记忆西四包子铺”的。曾经乘兴去过一家不位于西四的所谓“西四包子铺”,吃过之后,扫兴而归,其做的包子根本就不是当年二友居包子铺包子的形、色、香、味,这家包子铺及其制作的包子都是“山寨”的。至此,心中也就断了继续找寻二友居包子铺的念想。

“二友居”之名始于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在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时也未更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二友居”被当作“四旧”破除,“二友居包子铺”改名为“西四包子铺”。若是没有中断,至二〇二一年,“二友居”之名应该连续使用了百年。

可喜的是,二〇一五年,恢复了“二友居”的字号;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三日,“二友居”被认定为“北京老字号”;二〇二一年六月八日,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二十三号,即羊肉胡同东口南侧把口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重张开业。

据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方面介绍,重张后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传统的馅料配方完全没有改变,而是进行了包子制作工艺的改良。

二〇二一年六月八日重张开业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拍摄于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笔者在二〇二一年国庆节前夕专程去了一次,想再去找找昔日二友居包子铺包子的味道。

二〇二一年六月八日重张开业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门脸(拍摄于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重张开业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厨房,做好的食物通过上下直行箱式电梯从二层传输到一层。一层是购买和就餐区域,营业面积大约八十平方米,比原址店铺营业面积大些。重张开业已经将近四个月,店内依然是座无虚席,其中不乏一些寻找记忆里老味道的顾客,边进食,边品鉴,边议论。

二〇二一年六月八日重张开业的“二友居西四包子铺”匾额(拍摄于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我点了三两猪肉大葱馅包子和一碗炒肝。包子肉馅还算鲜美,其它均不如前。炒肝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猪小肠为主料的传统北京炒肝变成了没有猪小肠的纯炒肝,给了炒肝一个“名副其实”的诠释。但无论如何,还是要感谢“华天人”的不懈努力。

时过境迁,名是物非,即便再也品尝不到昔日那种皮薄馅嫩、汁多味鲜的包子,但曾经的西四二友居包子铺却是许多老年、中年北京人的永远记忆。餐饮“老字号”在悠久的历史岁月长河中,创造了独门绝技和精湛厨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才是人们饱含热情去追思与感怀的人文价值。

但愿“二友居”没有走远,更没有远离我们而去。

0 阅读:0

亰人爱史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