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是禁毒英雄还是人类罪犯
80后拾遗录
2025-03-13 21:16:39
最近,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逮捕并移送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接受审查的新闻,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社会和菲律宾国内对此褒贬不一。
根据国际刑事法院(ICC)的指控,杜特尔特在2016年至2022年担任菲律宾总统期间,授权实施的全国性禁毒行动涉嫌“危害人类罪”,其中包括大量法外处决的情况。菲官方数据显示,行动中至少有6000名涉毒嫌疑人被警方击毙,但人权组织统计的死亡人数高达3万。此外,杜特尔特在禁毒行动中采取了极端措施,包括容许警察“就地处决”疑似贩毒者,无需经过司法程序,这进一步加剧了滥杀无辜的风险。
杜特尔特其个人和他发动的全国性禁毒行动到底如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评价。
一、禁毒行为是否有像他说的如此必要。
经查,菲律宾在杜特尔特2016年执政前,毒品犯罪已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毒品泛滥程度惊人。据2012年菲律宾官方报告,全国非法走私枪支数量超过60万支,高密度枪支持有与毒品犯罪形成恶性循环,加剧暴力事件。二是毒品网络深度渗透。毒品交易与地方政治势力、执法系统长期勾结,形成系统性犯罪链条。这种背景下,杜特尔特上任后宣称“全国40%村镇已被毒品侵蚀”,需以极端手段整治。三是社会危害持续扩大。非官方统计显示,菲律宾在禁毒战争前每月有超过85%的吸毒者频繁涉毒,其中50%每周吸毒一次,反映出毒品滥用已严重影响公共安全。
综上,可以看出,菲律宾毒品犯罪渗透社会各处,毒品交易公开进行,执法部门面临巨大挑战。街头巷尾都能见到毒品交易的影子,严峻形势令人担忧。毒品问题让许多家庭深陷困境,亲人吸毒带来的恐惧感日益加重,民众对社会治安的担忧也与日俱增,这种不安的情绪几乎蔓延到每个人心中。
二、菲律宾全国性禁毒行动效果如何。
大致也有三点:一是犯罪率显著下降。杜特尔特2016年启动“禁毒战争”后,菲律宾犯罪率在数月内下降70%12。官方数据显示,2016-2022年毒品犯罪率整体下降41%6。二是民众感知与支持率。超过80%的菲律宾民众认为毒品和犯罪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仅10%持负面评价。尤其在曾受毒品严重影响的地区,杜特尔特被视为“救星”。三是执法行动效果明显。禁毒行动初期三个月内,近900名涉毒嫌疑人被官方宣布处决。警察与军队联合行动覆盖全国,部分区域毒品交易网络被彻底摧毁。三、杜特尔特发动的禁毒行动手段是否残忍。
这是最具争议的地方。因此相关公正客观的资料较少。笔者提供三点参考。
一是打击面是否过大。这里就涉及到是否存在为家族肃清政敌等情况;二是处理的人员是否过多。目前的数字是6000,也有的地方说超过三万。三是法外执行的情况,即国际上反对他的人说的,很多犯罪嫌疑人未经审判就被处死的情况。我认为这里应该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为了打击毒品犯罪而采取的一般行动,无论如何都应该要进行审判,暴力拒捕除外;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是“禁毒战争”则另当别论。战争的话,视作所有的参与毒品犯罪的人都是敌人,跟打仗一样,就没什么好审判的了。
四、禁毒行动中杜特尔特本人及其家族是否是最大利益获得者。
关于这一点,信息不多。从杜特尔特下台和他的家族的命运来看,他的铁腕手段得到了大多数人民的拥护,但是却没有得到政客们的支持。他所得到的经济利益不得而知,起码没有得到预想的政治利益。
总之,杜特尔特形象复杂,褒贬不一。有人赞其铁腕治国,肃清毒品犯罪,恢复社会秩序。也有人批评其手段强硬,侵犯人权,造成大量无辜伤亡。最终如何评价,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和视角差异,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杜特尔特因禁毒而引发战争,从而要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值得警惕和深思。作为曾经受毒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我们不能忘记林则徐虎门销烟,不能忘记鸦片战争。不管怎样,禁毒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不应该因为禁毒而引发战争从而承担战争罪,反人类罪。如果这样都成立的话。那么反侵略也会引发战争、反恐怖也会引发战争,是否都要扣上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名呢?
0
阅读:62
John
建議,下任菲律賓總統,把3月1 3日老杜被扣押日,定為菲律賓國耻日。
强哥
沾满鲜血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