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霞案受关注原因及对策分析

80后拾遗录 2024-09-09 19:24:36
江西上饶万年的李佩霞案,自案发以来,至少引发了三波舆情,且一波比一波汹涌。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五个。 一是公信力下降,陷入塔西佗困境。什么是塔西佗困境呢?简单来说就是你说的越好老百姓越不相信,你说的越坏的老百姓越说好。这就好像叛逆期的孩子,跟父母反着来;也好比我们俗话讲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有关地方和部门对此事的通报就刚好说明了这一点。对此老百姓完全不买账。那么,是李佩霞一点问题都没有吗?是有关部门处理这件事完全错了吗?都不见得,可老百姓就是不相信。这就是公信力下降,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了。怪谁呢? 二是司法不自信。以往查官员的作风问题,查贪污腐败问题,也少有引发如此大的舆情的,有关部门发一个几十个字的通报,大家知道知道就好,没人关注没人怀疑。可是李佩霞这个案子为何就如此不信,引发这么大的舆情呢?原因之一还是司法不自信。而作为司法不自信的铁证就是给李佩霞指派了“官派律师”,拿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原告给被告请律师”,这官司还怎么打?对此,网上有很多律师,包括李佩霞的家属给李佩霞请的律师都发表了意见,从法律的角度指出这种做法有违程序,有违法律。即便到最后,这些程序和手续都“合法”,那还是不自信啊。不敢把这个案子交给不受控制的人来代理来辩护,说明事实和证据还不硬,程序还有问题,如果交给不受控制的律师来辩护,随时都有被戳穿的危险。否则的话,怕什么呢? 三是底子和面子都不太好。李佩霞所在的县市,存在的问题太多,这几年一直热点不断;最近该市多名领导干部被查,影响实在是太坏,按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坯子坏了”,烧不出什么好东西了。 四是网络公民意识的崛起。别看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不看新闻联播,不关心省市区县乡的领导是谁),但在网络中,大家还是挺关注国家大事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热点。热点不就是受关注、被讨论才形成的吗?对于李佩霞这个案子,对其中的蹊跷,对李的同情和对毛的憎恶,并由此引发的对毛的背后靠山的猜测等等,在对真相的围剿、公平正义追求的加持下,持续引发关注。并且其关注点由对李是否有问题转变为有关地方及其部门是否有问题。 五是舆情串联。最近的很多热点事件,都非常令老百姓不满,河南王佳佳案、山东青岛路虎女打人案,还有动辄几千亿的贪腐案。这些事件,很容易串联起来,让民众久久不能忘怀。出现一个,拉起一串。 怎么样才能平息舆论呢?我认为只有做到公平、公开办案,实事求是通报案情才可以。要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在这个案子中,人民群众关注的是什么呢?不就是李到底有没有问题?毛到底是否涉嫌打击报复?当地是否还在袒护?案子是否能够依法公开办理?李、郭律师是否能够正常履行她们的律师权利?如果把这些都能够做到,也应该是要做到的,都做到了,还有什么是不能说清,不能平息的呢? 现在的人民群众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就好比你炒一盘炒,远远的端出来,跟大家说“这道菜真好吃”,大家就能够相信吗?肯定不行!一定要放到跟前,让大家闻一闻,看一看,扒一扒,尝一尝,大家才能相信。写通报也是一样,小作文和官样文章,已经不能说明问题,必须要有看得见、摸得着,且可以证实的信息才行。
0 阅读:0
80后拾遗录

80后拾遗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