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神内守,守护自己的三大宝物

斯威国学 2024-07-17 10:16:40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每个人都会生病,如果只是感冒,在表,自身免疫系统很强,有时候甚至不用吃药,很快就会好起来。但是,如果病已经到里,伤到五脏六腑,还有治的可能,伤到骨髓,自身的防御系统无法起效果,在古代就已经是不治之症了。我们平时注重身体的保护,能阻止疾病的侵害,对于我们的思维,我们也要有防御系统。老子讲到他有三宝,能够持续不断地保护自己。如果舍弃保护自己的这三大宝物,就像疾病直接侵入骨髓,老子说得很严重,死矣!只有死路一条。 那么,老子的这三大宝物是什么呢? 一、慈 精神内守在于慈。慈这个字为上对下的慈爱,引申为仁慈、仁爱。一个人的仁慈之心从哪里来?从父母中来,尤其是母亲。我们称母亲为慈母。 唐代孟郊写的《游子吟》至今为人所传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出了母子情深,母对子的慈,子对母的孝。 古代社会母慈子孝就像呼吸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而现代社会,有些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连接是有些问题的。人与人的疏离,从根本上来讲是父母与子女的疏离。 老子讲,慈故能勇,父母对孩子有深层的情感连接,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当孩子在外面受伤了,回来面对的是父母的责难,还是仁慈以待?有些父母会指责孩子,认为是活该。挨批的次数多了,孩子逐渐封闭自己,也很难对他人产生仁慈之心。没有仁慈的勇极具破坏性,甚至导致毁灭。前段时间三名初中生残忍杀害同学案例,震惊全国。三个孩子但凡有一点点爱在心中,也不会去残害自己的同学。这种舍慈且勇的行为,不是死路一条么? 那么,怎样叫有仁慈之心?这里的仁慈之心多数都是指上对下,上对下不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为中心,有充分的勇气去面对、接受天下所有的状态。这样,下也能学到上的这种状态。 有个小朋友看到妈妈来接自己放学,向妈妈飞奔而去,妈妈也蹲下来迎接孩子,这本是非常温馨的一幕。结果孩子用力太猛,头撞到妈妈的眼镜,把妈妈眼镜撞坏,眼镜又撞到眼睛,孩子自己的额头也撞到很深的印子。妈妈捂着眼睛很愤怒地责怪孩子,孩子哭着说自己的额头疼。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在自己的情绪状态里出不来。孩子跟妈妈学到了仁慈没有?没有。他学到的只有遇到问题的时候去责备他人。 对于孩子的这个行为,妈妈可以肯定孩子的想法,宝宝看到妈妈来了,向妈妈扑过来,妈妈感受到宝贝强烈的爱,不过,我们在行为上要稍微注意点,你看我们撞到一起,你疼,妈妈也疼。而且,看到宝贝受伤,妈妈不仅眼睛疼,心更疼。 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最容易头疼,孩子字写不好,糊弄作业、玩橡皮,抠指甲,什么问题都来了。不陪孩子写作业母慈子孝,一陪孩子鸡飞狗跳。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时父母要检讨的是自己,是不是停留在自己的情绪状态里,没有关注到孩子自身的发展状态?如果家长的焦点在孩子写不好的字上,在家长认为的孩子糊弄作业上,在孩子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上,这就不是仁慈了。而接受孩子的不好,帮助孩子找原因,让孩子有意愿去做正向的事情,这是家长要做的事。 慈下面是一颗心,上对下的爱,要有心,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心要静,有足够的宽容度。你的精神内守,孩子的任何情绪,任何问题,哪能戳得到你。当你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拿到更多的经验,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他同样也会成为一个有仁慈之心,宽广胸怀的人。你的这个行为就叫慈。 当一个人有了仁慈之心,仇恨、嫉妒、自卑、自大、焦虑、心胸狭窄,等等负面的东西又怎么会侵害到你!不仅不会有这些负面的东西,而且因为有了仁慈之心,人会像江海一样,成为百谷王,引领百川,成为百川的向往。 孟子讲,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生哪会不经历痛苦和磨难,为什么有些孩子稍微遭遇一点挫折就会告别这个世界?因为在他的心中,已无任何留恋。他的内心是贫瘠的,内心的荒漠中,只有他孤孤单单一个人。而有些孩子为什么遭遇挫折,却能够越挫越勇,能力越来越强?是因为这样的孩子跟父母有很强的连接,父母的爱扎根在心中。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就像江海一样,容纳孩子的一切,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始终引领着他前行的方向。 有仁慈之心的父母才能做到价值全向,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 二、俭 精神内守在于俭。 对于俭这个字,我们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会过日子的家庭,叫勤俭持家。只可惜,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俭在我们的大脑中逐渐消失。但是,俭又非常重要,要不然老子也不会把俭作为自己的三宝之一。俭是一种自我约束,不放纵,对应的就是奢。荀子讲,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崇尚消费主义的人是被物所役,而你勤俭,就变成了你役物。 我们现代人追求奢侈品,过奢华的生活,而西方把消费主义上升到理论,叫节俭的悖论。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讲了一个故事,一群蜜蜂本来天天大吃大喝,十分繁荣兴旺,有个哲人教育它们,像这样怎么能行呢!得勤俭节约才对啊!蜜蜂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个个争当节约的模范,结果,这个蜂群反而衰落了。 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节俭的悖论。这个悖论认为,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节俭是美德,但是每个家庭都把钱省下来,不去消费,社会总需求就相对不足,结果,每个家庭的处境反而会更糟。 如果要消除悖论,意味着只要社会中的每个人永远保持高消费的状态即可,社会就会变成永动机,持续繁荣下去。因为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消费增加,意味着收入增加,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这样不断循环。这种思潮给西方的消费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欲望就有需求,有需求有就消费,只要使劲消费,就有源源不断的生产,这是一片繁荣的壮观场面。 所以,不少经济学家主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反对紧缩财政的政策。比如对于希腊等国的债务,还债要有收入,只有经济增长,收入才能增长,才能还得起债。经济衰退怎么办?政府增加支出,补上总需求的缺口,恢复民众的信心。 貌似很有道理。那么,一个人只有一碗面的食量,买十碗面,吃一碗,倒九碗,推及到社会,整个社会铺张浪费,岂不是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主张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但是,中国古代经济并没有因为崇尚勤俭节约而萎靡不振,反而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落后,也只是近现代特殊原因造成的。 们做任何事情都有目标,老子并没有只崇尚俭,而是在俭的基础上的广。你自己的欲望减少,向外付出才多,你的社会交往才会更广泛。老子在前面讲过,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想看,一个人欲望很大,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的,他怎么舍得付出?不付出,又怎么会得到?守住俭,俭也是一个标准,就像我们天天吃吃馒头,有这样的基准在,才能品出红烧肉的美味。即使满汉全席,你天天吃,也会不好吃。 所以说,咱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非常与众不同的,需要不断修炼。 三、不敢为天下先 精神内守,守住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与我们平时的认知正好相反,人们做事都是敢为天下先。家长希望孩子做事要一马当先,千万不要落后。成年人敢为天下先,是成为天下人的楷模、示范,天下人要以自己为榜样,向自己学习。就像雷锋和焦裕䘵一样,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好事。这种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人,对孩子和少部分成年人的影响比较有效,然而并不能形成思想上的转变。 思想上没有形成转变,行为上的转变只是一时而已。犯了罪的人都会接受行为改造,然而,思想上没有转变过来,出狱后重复犯罪的不少。 不敢为天下先则不同,注重的是思想上的熏陶。做父母的,做领导的,是站在群体关系这样的客观角度来做事,努力帮助人民达成他们的目标,促使人民自动自发地追求正向积极的价值,树立正向成长的信念,自觉维护正向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人民才会感觉到你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他们考虑。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拥护,你才能真正的成为人民的领袖,引领人民的思想发展,即所谓的成器长。 《孙子兵法》中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想要不被敌人战胜,在于防守,想要战胜敌人,在于进攻。精神内守,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就像守护我们的城堡,在慈基础上的勇猛,在俭基础上的宽广,在不敢为天下先基础上的成为人民的领袖,才能更长久。 但是,如果舍弃仁慈求取勇武、舍弃勤俭想得到更多,舍弃甘居人后而成为人民的领袖,就像你放弃自己的城池去攻打敌人一样,是死路一条。 春秋时期,战火纷飞,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老子在本章特地强调仁慈的重要性。人有仁慈,战则必胜,守则必固。天将要救助这世上生灵,也就是一样,是在用仁慈来巩卫。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二)
2 阅读:14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1
2024-08-11 20:39

学这个之前,你还是先区分,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道德是鬼的道德。一个是真哲学,一个是伪装成哲学的一大堆PUA教条迷信。实际上华夏远古的这个哲学也不如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

TP

TP

1
2024-10-31 20:36

精神外放。

斯威国学

斯威国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