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稳步推进能源转型,风电与光伏发展助力绿色经济

具光谈财经 2024-09-02 19:54:59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供应、推动清洁低碳转型、促进全球新能源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引领者和推动者,同时中国要实现碳达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还需要继续推动风电光伏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宋雯表示,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能源、核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事件点评:在国家能源局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能源转型正在成为全球焦点。通过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跃升发展,中国不仅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自身的能源供应和清洁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核电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技术水平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随着碳达峰目标的逐步推进,预计相关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荐关注碳中和ETF(159790)及其联接基金(013605/013606)及绿电ETF(562550)及其联接基金(018734/018735)及新能源ETF基金(516850)及其联接基金(017571/017572)的投资机会。

我国清洁能源占比大幅提升,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2023年,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大幅提升。

2023年,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26.4%,较2013年提高了10.9个百分点。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约3.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比201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同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下降至57%,较十年前下降了12.1个百分点。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基础。

清洁能源的发电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8.2%。清洁能源发电量也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3.8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9.7%,比2013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的一半以上,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能源体系的绿色底色。十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行节能降碳政策,累计节约能源消费约1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亿吨。这不仅有效改善了国内的环境质量,也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能源投资方面,中国的能源转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过去十年,能源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9万亿元,极大地推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这些投资不仅包括清洁能源项目,还涵盖了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储能技术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在全球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领跑者。

具体而言,中国在风电和光伏发电领域的技术进步尤为显著。2023年,中国的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41亿千瓦和6.09亿千瓦,相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0%以上。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做出了巨大贡献。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指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在更多国家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并帮助其他国家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显著减排。2023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的重要贡献。

科技创新驱动协同推进能源未来——新能源提速发展,传统能源清洁转型

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将是中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核心目标之一。

2023年,中国的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8.2%,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一数字较2013年有了显著增长,标志着中国在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未来,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将继续加速。白皮书提到,中国计划在库布其、乌兰布和等沙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大幅提升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能力,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海上风电的发展也被提上日程。到2023年底,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规模已达到3728万千瓦,而未来几年,这一领域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将进一步推进。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风电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并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协同发展,是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

在煤炭领域,中国将继续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截至2023年底,95%以上的煤电机组已实现超低排放,超过50%的煤电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煤电的环保性能,也增强了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确保在非化石能源占比增加的情况下,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油气行业也在进行绿色转型。通过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中国在“近零”排放油气田示范区的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推广,推动油气行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白皮书还提到,传统能源产业将逐步向综合能源系统转型。在资源富集地稳步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还可以通过新能源为传统能源提供清洁电力。这种融合发展模式为中国未来能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未来将加快能源转型科技创新,特别是在风电、光伏、新型储能和氢能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突破。

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将不断提升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综合利用效率,从而推动能源产业的升级。具体而言,中国已经在风电和光伏技术上取得了全球领先的地位。例如,2023年中国的高效晶体硅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陆上风电机组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了10兆瓦。

这些技术进步不仅巩固了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传统能源领域,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深度调峰技术等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煤电的能效和环保水平。与此同时,油气领域的水平钻井、页岩气开发技术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推动了油气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白皮书还提到,将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能源产业中的应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智慧电厂、智能油气田、智能化煤矿等项目的建设,将显著提高能源产业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相关产品:

1、碳中和ETF(159790)及其联接基金(013606/013605)

碳中和ETF跟踪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指数代码:000977.CSI,指数简称:内地低碳) 从沪深A股中挑选日均总市值较高的50只低碳经济主题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低碳经济类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

2、绿电ETF(562550)及其联接基金(018734/018735)

绿电ETF跟踪中证绿色电力指数(指数代码:931897.CSI,指数简称:绿色电力) 数选取业务涉及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绿色电力领域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绿色电力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3、新能源ETF基金(516850)及其联接基金(017571/017572)

新能源ETF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指数代码:399808.SZ,指数简称:中证新能) 选取沪深市场中涉及可再生能源生产、新能源应用、新能源存储以及新能源交互设备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新能源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东海证券,太平洋证券,截至2024.8.30,以上个股不作投资推荐。

以上基金属于指数基金,风险等级R4中高风险,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申购: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对于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对于ETF联接基金,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目标ETF,在多数情况下将维持较高的目标ETF投资比例,基金净值可能会随目标ETF的净值波动而波动,目标ETF的相关风险可能直接或间接成为ETF联接基金的风险。ETF联接基金的特定风险还包括: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10

具光谈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