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将见大隗(wěi)乎具茨(cí)之山,方明为御,昌骖乘,张若、謵(xí)朋前马,昆阍(hūn)、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
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mào)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
小童辞。
黄帝又问。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qǐ)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长期沉浸于至理之中,渴望探索更高层次的玄道,因此,他决定前往具茨之山去寻找大隗,一位传说中的神仙。具茨之山是黄帝寻找至人、探求大道的地方。
黄帝一行人准备去具茨山见大隗,方明驾车,昌陪伴,张若和謵朋在前面指路,昆阍和滑稽跟在后头。他们到了襄城的旷野,结果全迷路了,连个人问路都找不到,无法确定前行的道路。这暗喻即使有名望和智慧的人,在面对未知和深奥的真理时,也可能感到困惑和无助。
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放马的少年。黄帝问:“你知道怎么去具茨山吗?”
少年点点头说:“知道。”
黄帝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哪吗?”
少年又点点头说:“知道。”
黄帝觉得这个少年很特别,就说:“你真不一般,不仅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的住处。那你说说,要怎么治理天下呢?”
少年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小时候到处玩,有次生病,头晕目眩的,有个老人告诉我,去襄城的旷野玩玩。现在我病好了,我还想去更远的地方玩。”
牧童讲自己从小就“游于六合之内”。什么叫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称之为六合,也就是红尘之内。用佛法来说,“眼耳鼻舌身意”也叫六合,我们能够超出“眼耳鼻舌身意”之外吗?我们的认识又能够超出“眼耳鼻舌身意”之外吗?
黄帝说:“治理天下不容易,但我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少年沉默片刻后说说:“治理天下和放马一样,关键是少去干扰它们,让它们自然生长。”
牧马童子通过牧马的比喻,向黄帝传达了一个简单但深邃的道理,治天下是很简单的事情,就跟自己放牛放马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去掉影响马群健康的不利因素就行了。
所以“治天下”,就是去掉影响天下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就这么简单。真正的智慧和知识并不在于外在的知识积累,而在于内心的洞察力和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黄帝听后非常佩服,向少年行了个大礼,连称他为天师,然后才离开。
在探讨中西方文化中马的象征意义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牧马童子以简单自然的方式放牧,象征纯真和自然,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西方中世纪的神话中,马代表着自然的力量,而骑马者则象征着可以掌控的心灵。骑士与马匹的关系,特别是如何控制缰绳,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话题。如果人紧紧抓住缰绳不放,那么他可能沉溺于过去,无法看到新的可能性。相反,如果让缰绳松垂,则表现出更轻松自如地驾驭自己本性的能力,这时真我的力量开始显现,包含各种可能性,甚至包括那些从未想到过的。
这两种文化背景下对马的诠释都触及到了深层的心灵和自我控制的主题。
在东方,"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以不干预的方式来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类似于西方关于放松控制以释放潜力的概念。
在西方,骑士与马的关系强调了掌握和控制内心力量的重要性,以及这种控制如何开启新的可能性。
中西文化的哲思碰撞,生动地诠释了“道法自然”的意义。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类似的核心理念:通过顺应自然规律和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或控制,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个人成长,都能达到更加和谐稳定的境界。
这与现代管理学中的“放权”和“赋能”概念相呼应,强调了通过给予自主权和信任,让事物按自然规律发展,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成语:【六合之内】指天下。
用户10xxx05
庄子的认知没那么高,假大空虚无主义,不是真哲学,适合搞催眠术的没什么用。不用盲目的跪舔古代,分清古人古鬼很重要。事实证明,自古以来都是搅屎棍儒式文人最喜欢用毫无技术含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玩装逼伪装骗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