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开封城的崩溃之路:固若金汤,没能挺过金兵的攻击

旧闻档案 2023-06-27 15:29:55
引言

“城池险固为楼百,郡邑萧条有户三”,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是北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它孕育着繁荣的社会生活,也拥有特殊的防御架构。

北宋时期的开封历经了王朝更迭,形成了街巷、水域、营防等多区域并存的城市结构。回顾开封的城市形态流变过程,作为都城的核心城市已经演化出了成熟的防御空间体系。

固若金汤、繁荣稳定的北宋京都,究竟是如何在靖康剧变中层层崩溃,最后陷落于历史长河的?一切都要先从这座城池的一砖一瓦慢慢说起。

图|北宋开封

一、城与池:纵览开封的优越城、水架构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老的北宋开封距今便有四千一百余年的建设史。

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立国为“宋”,并将陈桥驿以南四十里的开封设立为了都城。

开封古称汴州、汴京,北宋称东京,这座容纳着一百五十余万人的大都市,经过九位统治者的建设开发,终于在营建方面走向了完备。

有着良好地理位置的开封,具备着成熟的城镇防御系统和交通往来规划。在城水关系、街道管理制度方面,北宋开封都算得上是具有借鉴性、突破性的历史案例。

作为赵匡胤建立政权的故地,北宋都城代表着宋王朝的门面。

宋朝时期民族关系十分复杂,辽、金、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与大宋有着频繁的交涉来往,开封作为都城,自然也就扮演着重要角色。

开封要维系大宋与民族间的军事政治关系,故而在防御建设上就要别出心裁。

《守城录》中有言:“壕堑深阔,城壁高厚,实龙渊虎垒”,宋都东京城壕坚固、池壑贯通,充裕的物资与财富支撑着北宋建设起了史无前例的城市防卫体系。

图|北宋开封版图

北宋开封城的堡垒防御构架是层层叠加的,在墙体的最外围是“护龙河”。东京的这条城壕据记载有十余丈,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也就是三十八米左右。

开封外围的城壕有天然的水利条件,与其相邻的黄河使得这座城池有着源源不断的用水,同时也为城市漕运事业的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

宋人为维护国防安定,设置了一些特殊的城防设施:水门。

为了建设水门,大宋设计了形制类似方形瓮城的“拐子城”。这种可使卫兵在城墙两侧伏击敌军的设施,首次出现便是在北宋开封。

大宋的城防,主要由护城濠—羊马墙—瓮城—主城墙四道防线组成,统治阶层在建设开封城时,也尽量为每层壁垒配置了完善的防御设施:比如马面、战棚、城楼等等。

开封的防御建构是整体性与细节并存的,除了宏观设计之外,每层城墙、水渠之间也有着精妙的架构。

大宋开封城的外围城壕与城墙之间建有羊马墙,《武经总要》中“壕之内岸筑羊马城,去大城约十步”,如是言也。

这道高八尺到一丈间的屏障,为开封城支起了第二道防御壁垒,羊马墙的门户与翁城和其他屏障的门错开,参差的位置构成了灵活的交通动线。

图|北宋开封

开封的城墙高耸巍峨,这一点很好地弥补了北宋地域平原地貌的防守劣势。“基阔五丈九尺,高四丈,而埤堄七尺”的城墙尺度与沟渠纵横、城壕稳定的水线防御相得益彰,使得大宋皇城有着层叠坚固的城市构造。

夯土再加砖砌的皇城外壁,以及完备的战棚、军械库,则满足了开封城应对突发战事的防御能力。

而大宋特有的马面,则是突出于城墙主体的城防结构,在原本稳固的城防体系之上,皇家官兵有了另外的作战角度。

马面的独特位置,使得那些企图用登墙的方式攻伐开封的敌军,从此就失去的主动的地位。

二、城与政:北宋开封交汇的城防与政商

开封的城防建设离不开北宋雄厚的财政实力。

东京城墙的防御马面设置很密集,墙体之上平均一百米至一百五十米就修筑着一座马面,密集完备的防御建设依仗着北宋大量投入的财政资源。

而形制精巧的瓮城,要么有着南薰门、新宋门、新郑门、新封丘门四道防线,要么采用“直门二重”的直线相对排布,它是由北宋人改造的一种边境防御机制,将边境城防转化为内地城防,自然也是需要相应的物力支持的。

陆地城市建设为北宋官兵争取了更多的战争阻击时间,除此之外,水上的城防也是北宋开封不容小觑的城市架构。

图|北宋开封

北宋东京城有着交织庞杂的州桥河道,仅从现存遗址看,它们的面积就已经达到了四千四百平方米。

清朝诗人曾写过:“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大宋的水工桥梁大多由青石铺筑桥面,砖砌拱券而成,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了明清。

历史记载长达二十三米的桥梁石壁,不仅坚固稳定而且设计精美,这说明了当时水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是相对较高的。

开封城紧挨着黄河,故而水运事业很发达,北宋时期,水运及其衍生出来的城市防御网络,都对后期北宋开封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水系与漕运条件使开封城的内部生产飞速进步,水道的建设带动着北宋古都的商业发展,也带动了这里的军工、民生以及城防的发展。

北宋统治者很好地利用了开封城的地理优势,他们致力于以首都为开端向四周兴建运河。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开封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商品运输中心,依托五丈河、金水河、汴河及惠民河建设的运河系统,拉近了南北方的距离。商业运转成本得到控制,民生也就向好发展,军工物资也有了更高效的流通周期。

一套配合着城内防御应运而生的水上架构,保障了老百姓的吃穿用度,也维系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大局。

图|北宋开封

水运的强大,使得北宋政府的军器制造、茶叶、纺织品都要依靠水路来保证流通。

统治者不惜花费物力人力雇佣专门的管理人员,以维系漕运的安全稳定。

北宋初期,这种机制是合理运行的,带北宋中后期,政治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很快就危及到了漕运管理。太过依靠运河建立的财政局势也就随之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威胁。

管理的失衡继而带来交通困难、河道淤塞,漕运系统与水上城防的巨大缺口,刺激着开封城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的结局。

程公许在诗词《夏早奉诏余杭疏决归上封事》中有言:“运河今乃通车辙,眢井谁能举桔槔”。

运河把握着开封城的商品手工业、军械以及生活百货运输业,其地位举足轻重。

北宋政府采取了细致的措施维护开封的水上事业,在禁中内诸司设立的弓枪剑甲库,使得城内的军队兵器能够得到妥善保管和发放,而专门设立的翰林司则主要负责当时的酒茶管理。

一个国家需要一个枢纽城市,开封的城池体系直接沟通了江淮、巴蜀、两广甚至两浙地区,长江、汴河确保财政物资顺利抵达开封,开封城的竞争力由此维持。

图|北宋开封版图

北宋开封具备完善的水系交通体系,赵匡胤经过综合考虑,毫不犹豫的将开封定为都城。

古代东京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就已成为民族政治中心,而四水贯通的优势更为它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助力。

开封古都坐拥漕运之利,一方面辐射性地带来了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也自居兵家必争之地。有着水利优势的古代城市自古战事繁多,战国时期,魏国迁都于大梁城,秦将便水攻大梁,最后大梁城城毁人亡。

水与陆、城与池,交互联系,钩织着开封的军事财政大网。

开封的城市防御体系,自古以来备受推崇,它的水陆综合建设是其他城市难以企及的,层层树立的城墙与纵横贯通的水系,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隐患与负担。

三、起与落:北宋开封城的崩溃之路

北宋开封城固若金汤,屡次加固的城墙坚密如铁,里城与外城相得益彰形成了纵深的城市防御体系。

开封外城周长大致五十宋里一百六十五步,以现代的计量单位勘测,开封东墙长七千六百六十米,南墙长六千九百余米,南北墙面则平均长达七千两百米左右。

略呈菱形的城池架构设置着若干水门和铁闸,从军事防御角度看,只要保障作战物资充裕,北宋开封必定是个易守难攻的庞大军事堡垒。

在如此有利的条件之下,为何护龙河仍然被金军填平,郭京“六甲神兵”出战为何会使得开封层层崩溃呢?

图|北宋开封

究其原因,北宋政府所实施的军事政策是不太合理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强干弱枝的国防体制要维系的是极其庞大的军队规模和兵器需求量,薄弱的城防危及着老百姓的生活。

北方少数民族的屡次侵扰迫使北宋官兵不断提高部队日常训练标准。统治者由此设立相应机构专门负责监督军器的制作与保存过程,以此使军器制造速度和质量达到预期水平。

而制造军工兵器的原材料又要通过发达的漕运体系来送达开封,水运的崩溃、管理的混乱自然就导致了开封城防的没落。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城自金迄元,汴梁外城毁,内城存”,开封外城的磨损消亡、内城的残损不堪与金人的入侵关联紧密。

宋金时期,游牧民族政权一步步崛起壮大,抵御入侵者的守城攻防战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主题。

北宋靖康二年,金军两次南下攻打东京城,首次防御战争时,金兵的大部队被太原府等城池组成的联合防线消耗了战斗力,唯一的金人孤军尽管很顽固,却也在开封的权力阻击下被截退。

而第二次战争,开封却因为之前的割地而丧失了城防的天然优势,外加吏治腐败、漕运混乱等痼疾,金人的入侵很快使得看似坚固的开封层层溃散。

图|北宋开封

北宋吏治的失控一点点的腐蚀着开封城原有的坚固与繁荣,城市内部的生产力的停滞与城防外部设施的消耗,使得开封在一次次的战火之中败下阵来。

由内而外的城防崩溃,直接的扭转了东京首都的强盛地位。北宋时期金兵的进攻是一种“雪上加霜”的存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开封被四面夹击的事实已经充分表明,大宋积久的腐败,已经在这座曾经固若金汤的古都上空奏响了衰亡之音。

到了大宋后期,统治者已经无法依靠外强中干的开封防御体制抵御重重战乱,宋钦宗君臣面对险恶局势时,显然已经丧失了无应变能力,软弱的中央与崩溃的国防 最终导致了开封的陷落。

结语

开封城的军民处于宏观的、不可抗的衰落趋势下,仍然没有完全放弃抗争外来入侵的行动。

北宋中央集权的崩溃,压迫着寻常百姓的生存空间。坚强反抗的开封民众,以一种极其强硬的态度争取着属于自己的权利。

图|北宋开封版图

当金军破城而入的时候时,宋人吴革“率使臣、亲兵力拒战,多重伤”。但他并没有放弃抵抗,此后,他不懈地聚集军民,试图招揽大宋的精英勇士以扭转局势。

但历史车轮的方向已经无法凭借几个人的力量来改变,开封的最终陷落是北宋王朝覆灭的前兆和缩影,上层建筑的全面崩塌无法单靠个人努力挽回。

参考文献

《中兴遗史》

《古今图书集成》

《守城录》

《武经总要》

《三朝北盟会编》

0 阅读:78

旧闻档案

简介: 脑洞新知识,历史小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