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古巴地理位置
“佛罗里达不养闲人”好多人都听说过,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是一头雾水。往昔我们英文课本里遥远的佛罗里达州,怎会突然就“容不得闲人”了呢?追根扒底今天就扒一扒历史!
2013年,一匿名博主以“@FloridaMan”账号,大量整理佛州刑事案件,按“佛州男子+奇葩事”发布推文,如“金店劫匪对着摄像头拍写真”这类事件。
这些荒诞搞笑事件迅速引爆社交网络,并衍生出“佛罗里达男子挑战”,网友只需在谷歌搜索“Florida Man+生日日期”,就能匹配当天发生的沙雕新闻。
网友评论很到位:“在佛州,你可以不活,但不可以没活儿!
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何成了“北美卧龙凤雏”的快乐老家?答案要从一场40年前的跨国“乐色搬运”说起。
历史缘由已久
美苏冷战之际,古巴向苏联靠拢。美国长期制裁古巴、发动舆论战以孤立之,处心积虑破坏古巴经济,妄图扶持亲美势力颠覆其政权。
20世纪80年代,美国趁古巴经济危机之机,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繁荣”,以刺激古巴民众的移民意愿。美国高调承诺接纳古巴难民,宣称凡进入美国者皆可加入美国国籍!
1980年,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将计就计,把社会边缘群体打包送往迈阿密。当时卡斯特罗给美国总统卡特寄了一份“大礼包”:15万名监狱囚犯、精神病患者和无业游民。
古巴第一任菲德尔·卡斯特罗
大环境压迫下古巴监狱和精神病院“人才”太多,能想出此等妙计的正是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这波操作可以称作当代“阳谋”了,美国如果不收移民、朝令夕改的话,势必影响其国际公信力, 接纳大量边缘人士又容易把自家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当时的历史政策背景
古巴自1959年武装革命后,长期遭受美国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到1980年前后,苏联援助减少(尤其是糖价和石油贸易受限),导致经济陷入停滞。国内物资短缺,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出现停电和粮食限量配给。
地铁真人跑酷
卡斯特罗政府实行严格的社会主义政策,镇压异见人士,监狱和精神病院人满为患。1970年代末,反政府情绪因经济困难升级,部分民众通过偷渡、犯罪等方式寻找出路。高压政治下社会矛盾突出:赌场、妓院泛滥,犯罪率飙升。
移民导火线
1980年4月,古巴首都发生千人冲进秘鲁大使馆事件。卡斯特罗借机宣布开放马列尔港,允许“不满者”离境,并故意将罪犯、精神病患者等“问题人口”混入移民中送往美国
美国此前曾发布《古巴调整法》高宣对古巴移民“来者不拒”,进入国境就可成为美公民。此政策数十年间历经多个阶段的调整:
1966年的《古巴调整法案》规定,古巴人移居美国住满一年可申请国籍。该策旨在宣扬美制度的优越性,吸引古巴移民中的精英,进一步削弱卡斯特罗政权。
"干脚湿脚"政策(1995年),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将古巴偷渡者分为两类:成功踏上美国领土的"干脚"移民可获合法身份,海上被拦截的"湿脚"移民则被遣返。这种差异化处理反而刺激了冒险偷渡行为,通过危险的海路抵达佛罗里达未见减少多少。
政策终止与进一步限制(2017、2025)。奥巴马政府于2017年1月正式废除"干脚湿脚"政策,标志着长达51年的特殊移民优待彻底终止。
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扩充限制手段,2025年宣称撤销古巴等四国总计53万移民的临时身份,此决定自4月24日起开始生效。
佛州的魔幻冷知识
苏联解体后,西伯利亚监狱的部分移民者,同样被纳入“佛州人才库”之中。
迈阿密犯罪率一路狂飙,就连古巴黑帮都前来“开辟财源再就业”。
卡斯特罗遭遇638次暗杀,这一数据已获多方验证:1997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其为"被暗杀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美国中情局解密档案和古巴安全部门统计
更绝的是1967年《阳光法案》,政府文件全公开,记者翻翻档案就能挖出“精神病院司机用路人顶替患者”等猛料。佛州连续多年蝉联全美犯罪率榜首,从此坐实“疯癫州”人设。
佛州人口结构剧变,犯罪问题持续数十年,但最终城市或许会转型为多元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