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累评文化课程 2025-01-25 06:05:07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诗歌中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中“杨花”指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 B.“闻道龙标过五溪”的“闻道”是“听说”的意思。 C.“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与”是“和”的意思。 D.“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君”指王昌龄。 答案:C 解析:“我寄愁心与明月”的“与”是“给”的意思,不是“和”,C选项理解错误。 2.下列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 B.闻道龙/标过五/溪 C.我寄/愁心与/明月 D.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案:D 解析:A选项正确节奏为“杨花/落尽/子规啼”;B选项为“闻道/龙标/过五溪”;C选项为“我寄/愁心/与明月”,D选项划分正确。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整首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 B.诗歌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 C.诗人听闻友人被贬,内心十分难过,于是写下此诗,希望能借此安慰友人。 D.诗中“龙标”是诗人的自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郁闷心情。 答案:D 解析:诗中“龙标”指王昌龄被贬之地,不是诗人自称,D选项理解错误。 4.下列对“杨花落尽子规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此句通过描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了暮春时节。 B.选取这两种景物,渲染了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 C.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和担忧之情。 D.为下文写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做了铺垫。 答案:B 解析:“杨花落尽子规啼”渲染的是凄凉、哀愁的氛围,并非欢快愉悦,B选项赏析错误。 5.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C 解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拟人手法,A、B、D选项也都运用了拟人,C选项运用的是比喻,将春风比作剪刀。 6.下列对诗歌情感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 B.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关切与思念。 C.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D.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 答案:B 解析:整首诗围绕友人被贬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与思念,B选项理解最准确。 二、填空题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字______,号______。 答案:李白;太白;青莲居士 解析:李白的基本文学常识,需要牢记。 2.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并将明月人格化的诗句是“,”。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这两句诗将明月当作传递情感的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关怀。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通过描写______和______两种景物,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______的气氛。 答案:杨花;子规;凄凉哀愁 解析:从诗句中提取景物,结合诗歌情感分析景物渲染的氛围。 4.诗中通过想象,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传递给远方友人的句子是“,”。 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这两句诗通过想象让明月传递愁心,表达牵挂。 5.李白在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后,以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 答案:贬官,降职 解析:在古代文化常识中,“左迁”表示贬官。 三、材料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问题:请从修辞和情感表达角度赏析这两句诗。 答案:从修辞角度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作知心人,让它带着自己的愁心陪伴友人到夜郎西。从情感表达角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深切同情、担忧以及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真挚、强烈。 解析:先明确修辞,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情感,拟人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问题: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内容上,“杨花落尽子规啼”点明了暮春时节,借杨花的飘零和子规的哀啼,渲染出凄凉哀愁的氛围;“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友人被贬之事及被贬之地的偏远。结构上,为下文抒发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同情等情感做铺垫,引出后两句抒情。 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从景物描写和叙事角度分析,结构上看与下文的联系。 四、简答题 1.请简要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答案:诗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诗人选取杨花和子规这两种景物。杨花飘落,给人以飘零之感;子规啼叫,其声哀婉凄切。通过描写这两种暮春时节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愁的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惋惜、担忧和不舍之情,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情感基调。在情景交融中,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巧妙地传达出来。 解析:先指出借景抒情的具体体现,即选取的景物及其特点,再分析这些景物所传达的情感。 2.假如你是诗人李白,在写这首诗时,会对被贬的友人王昌龄说些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想象,写一段简短的话。 答案:昌龄,听闻你被贬龙标,路途遥远且艰辛,我满心担忧与牵挂。如今杨花飘落,子规哀啼,这般景象更添我心中愁绪。我虽不能与你同行,但我将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让它一路陪伴你,直至夜郎西。你千万要保重自己,莫要过于忧虑,相信总有一天,你我还能相聚,共赏美景,畅抒心怀。 解析:结合诗歌情感,以李白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安慰等情感。 难度和考查方向怎么样?要是你希望再增加些对比阅读或者拓展性的题目,都能跟我说。
0 阅读:4
王累评文化课程

王累评文化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