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十)《散步》

王累评文化课程 2025-02-02 05:14:34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分歧(qí) 拆散(cāi) 熬过(áo) 桑树(sāng) B. 嫩芽(nèng) 蹲下(dūn) 霎时(shà) 粼粼(lín) C. 取决(jué) 信服(xìn) 鱼塘(táng) 咕咕(gū) D. 背影(bēi) 责任(zé) 强壮(zhuàng) 一霎(chà) 答案:C 解析:A 选项中 “拆散” 的 “拆” 应读 “chāi”;B 选项 “嫩芽” 的 “嫩” 应读 “nèn”;D 选项 “背影” 的 “背” 应读 “bèi” ,“一霎” 的 “霎” 应读 “shà”,C 选项读音全部正确。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取诀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B. 信服 拆散 两全其美 美不甚收 C. 桑树 鱼塘 熬过去 不知所措 D. 分岐 蹲下 一霎那 尊老爱幼 答案:C 解析:A 选项 “取诀” 应为 “取决”;B 选项 “美不甚收” 应为 “美不胜收”;D 选项 “分岐” 应为 “分歧”,“一霎那” 应为 “一霎时”,C 选项书写无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演讲时,总是夸夸其谈,各得其所,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B. 春天的公园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真是美不胜收。 C. 为了让孩子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家长们处心积虑地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 D. 他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依旧我行我素,这种态度真让人信服。 答案:B 解析:A 选项 “各得其所” 意思是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不能用来形容演讲,使用不当;C 选项 “处心积虑” 是贬义词,用在此处形容家长为孩子报班不恰当;D 选项 “信服” 是相信并佩服,用在形容对老师批评满不在乎的态度上不合适,B 选项 “美不胜收” 使用恰当。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人散步的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文中 “我” 决定走大路,是因为 “我” 更爱母亲,而不太在意儿子的想法。 C. 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表现出她对孙儿的疼爱。 D. 结尾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蕴含着中年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答案:B 解析:“我” 决定走大路是因为 “我” 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而母亲已经老了,“我” 想满足母亲的愿望,并非是不太在意儿子的想法,B 选项理解有误。 5.下列对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 B.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图,为一家人散步营造了美好的氛围。 C. 文中的景物描写仅仅是为了展现春天的美景,与文章主旨并无关联。 D. 这些景物描写衬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温馨、幸福的心情。 答案:C 解析: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美景,还传达出生命感慨,为散步营造氛围,衬托出一家人的幸福心情,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C 选项分析错误。 6.下列对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小见大,通过一次散步的小事,展现了亲情的珍贵和家庭的温暖。 B. 运用了对称的句式,如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 C. 语言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D. 文章主要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亲情的赞美之情。 答案:D 解析:文章主要以叙事为主,在叙事中融入情感,并非主要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D 选项分析不正确。 二、填空题 1.《散步》的作者是______ ,体裁是______ 。 答案:莫怀戚;散文 解析:这是关于《散步》的基本文学常识,作者是莫怀戚,体裁为散文。 2.文中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里的 “她” 指______ ,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______ 。 答案:母亲;母子之间深厚的亲情以及角色的转变 解析:结合上下文可知 “她” 指母亲,这句话体现了亲情的传承以及现在母亲对 “我” 的依赖,就像小时候 “我” 依赖母亲一样。 3.“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这句话运用了______ 的手法,作用是______ 。 答案:对比;突出母亲的瘦弱和儿子的幼小,为下文 “我” 和妻子背母亲、儿子做铺垫,也体现出 “我” 和妻子肩负的责任 解析:将母亲和儿子的身体状况进行对比,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4.文章中描写南方初春美景的句子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 答案: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这段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5.文中 “我” 面临的分歧是______ 。 答案: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解析:从文章中提炼出 “我” 面临的具体分歧内容。 三、材料题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问题: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赏析这句话。 答案:内容上,这句话写出了 “我” 和妻子走得小心、稳重,因为 “我” 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他们对于 “我们” 来说无比重要。同时,“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富有象征意义,暗示着中年人肩负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结构上,这句话是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了主题,使文章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 解析:从内容(情感、象征意义)和结构(与全文关系、对主题的作用)两方面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问题: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内容上,孩子天真的话语,描绘出一家人散步时和谐、温馨的场景,体现出家庭的幸福美满,也从侧面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结构上,引出下文的分歧,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使文章过渡自然 。 解析:从内容(场景描绘、情感体现)和结构(与下文关系)两方面分析作用。 四、简答题 1.请简要分析《散步》中 “我” 的人物形象。 答案:“我” 是一个孝顺、有责任感、关爱家人的人。从 “我” 劝母亲出去散步,尊重母亲的意愿,在面临分歧时,考虑到母亲年老,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这些都体现了 “我” 对母亲的孝顺。“我” 在散步过程中,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要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如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 “我” 的责任感。同时,“我” 对儿子和妻子也有关爱,如决定委屈儿子时内心的纠结,体现了 “我” 对儿子的疼爱 。 解析:从文中 “我” 的言行举止入手,分析 “我” 的人物形象特点。 2.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在散步结束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写一段心理描写。 答案:今天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散步,真的好开心呀!我看到了春天美丽的田野,还发现了前面和后面都是妈妈和儿子,大家都笑了。后来在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问题上,我虽然很想走小路,但是爸爸说要照顾奶奶,我有点小失落,不过奶奶最后还是决定走小路,我可高兴啦!我觉得奶奶好疼我,爸爸妈妈也很爱我,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以后我也要像爸爸妈妈照顾奶奶一样,好好照顾他们 。 解析:以儿子的视角,结合散步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心理描写,体现出对亲情的感受。
0 阅读:0
王累评文化课程

王累评文化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