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元旦,雷州的雷神祭祀庆典有多隆重?

人文雷州娱乐 2025-01-02 11:24:38
元至治元年(1321 年),岁序更替,元旦佳节,海北海南道廉访司照磨范梈,凭借其细腻笔触与深邃情感,欣然命笔,创作了《辛酉岁元日》这一不朽诗篇。 西山千仞郁崔巍,山下楼台紫翠开。 玉帛会同来万国,玑衡县运属三台。 尝闻海客谈金鼎,更见祠官进玉杯。 惭愧辞臣今白首,久无赋颂献蓬莱。 此诗,恰似一幅绚丽多姿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引领我们穿越时空,来到遥远而神秘的雷州,得见一场庄重非凡的雷神祭祀庆典。 “西山千仞郁崔巍,山下楼台紫翠开。”诗的首联,便以“西山”为引,带我们步入这场神圣庄严的庆典。“西山”,即雷州城西八里的英榜山。据明万历《雷州府志》卷三记载:“(府)西八里曰英榜山。高二丈许,盘围五里,上有雷祠。左右皆民居,号英山。”英榜山,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祭坛,巍峨耸立,气势非凡。山上,雷祖祠傲然屹立,庄重肃穆;山下,楼台错落,紫翠交辉,宛如仙境。这些楼台,既是雷祖庙前的台苑,亦是祭祀雷神的圣地。 “玉帛会同来万国,玑衡县运属三台。”颔联描绘的是雷神祭祀的宏大场面。诗人巧用“会同”“万国”等词,描绘出祭祀时的盛况。这些词,本具京都色彩与帝王气象,在此却被赋予新的含义。它们不再指朝拜皇帝的万国使者,而是来自四方的官民。他们手持玉帛,心怀敬畏,齐聚于此,共祭雷神。“玑衡”,指代北斗七星;“三台”,乃古天子之灵台、时台、囿台的合称;“县运”,即悬运,是置箕悬笔请神占卜之法。这些天文术语的运用,为祭祀增添了超凡脱俗的意味,象征着天上众星的指引与庇护,让这场祭祀更显神圣。掌管玑衡的三台,通过悬运之法,精心选定祭祀时机,引得四方人士纷至沓来,手持玉帛,共同见证这场盛大庆典。雷州雷神,尊为“天神”,其祭祀仪式如同祭上帝般隆重讲究,祭祀场面恢宏壮观,仿若万国来朝,天上众星亦共呈吉祥。 “尝闻海客谈金鼎,更见祠官进玉杯。”颈联笔触转向祭祀过程,“金鼎”“玉杯”等华贵精美的炊具与祭器成为主角。它们不仅是祭祀神器,更是海客口中神话之物。诗人亲眼目睹庙令以这些神器祭祀雷神,心中满是震撼与敬畏。这些祭器,彰显了雷神的神圣地位,更体现出雷州人民对雷神的崇敬之情。 “惭愧辞臣今白首,久无赋颂献蓬莱。”尾联描写祭祀后诗人的感受。诗人感慨,雷州雷神祭祀的金鼎、铜鼓及其他雷神文化,今日得见,只叹自己已至暮年,精力与才华有限,无法撰写一篇辞藻华丽的《雷州雷神赋》以献神灵。此处“蓬莱”,不仅指传说中的仙山,更隐喻京城翰林院。虽自觉力不从心,但诗人仍将此诗寄与京城旧友,期望他们欣赏并传播,让更多人了解雷州雷神与这场祭祀庆典的辉煌神圣。 其实,这首诗便是诗人献给“蓬莱”的雷神赋。他以细腻笔触,描绘出雷州雷神庙的高大巍峨、祭祀场面的恢宏壮丽、祭祀礼仪的华美高贵。这些描绘,不仅再现了 690 多年前雷州祭祀雷神的壮丽场景,塑造了雷州雷神雄视天下、威震众生的高大形象,更为雷州留下珍贵的历史剪影,让后人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与宗教信仰。
0 阅读:0
人文雷州娱乐

人文雷州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