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雷州民风强悍,喜欢打架?

人文雷州娱乐 2025-03-25 12:38:48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值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动荡岁月,身为时代洪流中的军人,李宗仁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他在海康(今雷州市)的经历,则是其军事生涯中一段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

海康县,这座坐落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的城市,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成为了李宗仁及其部队在军阀割据时期的重要舞台。

1916年,袁世凯逝世后,北洋政府内部权力斗争愈发激烈,尽管南北因黎元洪继任总统的合法性争议不断,但大规模的战争却得以暂时避免。黎元洪上台后,北京政府着手实施了一系列军政改革,意图通过调整地方军政制度来强化中央集权。

在这场变革中,各省统军长官被改称为督军,民政则由省长负责,理论上实现了军政分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军阀割据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反而因地方势力的壮大而愈发错综复杂。

为便于统军,督军之上又根据各地情况分设了巡阅使。例如,当时的两广设有两广巡阅使,华中地区设有长江巡阅使,北方则设有直鲁豫巡阅使等。在督军的管辖之下,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还会设立护军使或镇守使的职位,他们不仅负责统领驻扎的军队,还兼具维护地方治安的职责。

1916年7月,随着军务院的正式解散,广东督军一职出现空缺,北京政府原计划派遣岑春煊赴任,但岑氏因故推辞,最终由陆荣廷接任。这一人事变动不仅深刻影响了广东的政治格局,也间接改变了李宗仁及其部队的驻扎地。随着龙济光被调离广州,陆荣廷的部将陈炳焜被任命为广西督军,而李宗仁所在的部队则奉调入驻雷州半岛,负责高雷地区的防务。

初至雷州,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便引起了李宗仁的深切关注。他在回忆录中描绘道:雷州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之上,隔海与海南岛遥相对峙。此地居民多为讲黎话的汉人,其方言与广州话迥异。当地风俗极端保守,时至1916年,全国各地男子早已剪去辫发,而雷州男人仍保留着辫子,令初来乍到的人颇感惊异。雷州人以务农为生,然而地处海滨,土壤中盐质极重,不宜耕种,导致人民生活极为困苦,文化水平也远低于广东其他各地。然而,雷州民风强悍,民众勇敢善战。

李宗仁部抵达海康时,正值中秋佳节,秋高气爽,但海康的局势却暗流涌动。当时驻守高雷一带的车驾龙部,是一支由地方民军和土匪临时招募而成的队伍,纪律松散。

车驾龙,字云六,广东茂名县人,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在护国军初兴之际,他于高雷地区广泛招募民军,后经都司令部批准,整编为第六师,车氏亲任师长并兼任高雷镇守使。及至都司令部撤销,第六师本应解散,但车驾龙却拒不执行命令。

因此,当林虎在广州接任高雷镇守使一职时,他接到了就地解决车驾龙的密令。待李宗仁部抵达海康县并完成部署后,广州才正式公布林虎的高雷镇守使任命。随后,林虎假意举行交接仪式,设宴款待车驾龙,实则这是一场暗藏杀机的鸿门宴。

林虎事先精心策划,计划在酒宴高潮时以炮声为号,当场逮捕车驾龙,并收缴其部队的枪械。因李宗仁率部队已部署进驻海康县,故被命令收缴县内的武器。

海康作为雷州的首县,其县长同时兼任车驾龙部队的军职,麾下拥有二三百人的军队,实力在李宗仁部之上。因此,李宗仁决定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精选数十名敢死队员。一旦炮声响起,便率领敢死队直冲县长办公室,将县长一举擒获。

这位县长似乎是个文人出身,当我手持驳壳枪闯入他的办公室时,他显得极为惊恐。李宗仁厉声道:“我现在奉命来缴你们的枪,不许抵抗,否则玉石俱焚!”县长闻言,连忙示意手下不得抵抗,并说:“我们公事公办,不许抵抗。”于是,我们轻而易举地收缴了县署内的所有枪支。

车驾龙同时亦被逮捕,未作抵抗。解决车部之后,李宗仁在雷州逗留了二十多天,便开往高州剿匪。高州与广西接壤,李宗仁在高州度过了春节,并在粤桂边境剿匪半年有余。

随着南北政要围绕“护法”问题的争端不断升级,内战再次爆发。段祺瑞派兵入湘窥粤,南方各省迅速组建“军政府”和“护法军”,以桂督谭浩明为总司令,北上援湘。1917年秋季,李宗仁及其所在部队从高州防地调回省城,随后奉命北上,参加护法战争。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看似偶然的微小瞬间,实则蕴含着必然的发展趋势,往往铸就了改变个人命运乃至时代走向的关键转折点。李宗仁在海康的这段经历,虽不漫长却影响深远,它如同一段珍贵的历史篇章,值得后人不断回味与深思,从中汲取关于时代、人性与成长的深刻启示。

3 阅读:1245
人文雷州娱乐

人文雷州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