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回国后想去这个地方,没人能做主,惊动陈赓从北京飞到东北

静心百年录 2023-11-07 07:05:00

前言

1955年国庆节后,被美国人称“一人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的钱学森抵达黑龙江。

省委派出中科院的代表朱兆祥陪同钱学森进行后续的参观访问事项。

钱学森问朱兆祥:听说我有两个老朋友(庄逢甘、罗时钧)是在哈尔滨的一所军队大学工作,我想见见他们。

庄、罗在美国留学时,钱学森曾指导过他们。

朱兆祥将情况上报给省委,却许久等不到答复。

原来,钱学森所提到的这所军队大学,是哈军工。它属于保密级别相当高的特殊单位。

其实,从钱学森不清楚学校的名字就能反映出来。

这事省委做不了主,只好继续上报。

就在钱学森以为自己没办法与两位朋友相见时,哈军工的负责人陈赓竟亲自飞来了东北。

惜才的陈赓知晓钱学森的大能,因为钱早在二战结束时,就已是传奇一般的人物。

钱学森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学术天赋

钱学森12岁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的数学、国文、美术等各门学科都是优秀。

有人可能会说:“那他肯定是个书呆子。”其实不然。

该校校长林砺儒总结过一套以开发学生智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钱学森不仅获益匪浅,还从中摸索出了适用于他自己的新模式。

钱学森说他临考前从不开夜车,也很鄙夷死读书。

大学期间,钱学森趁着患病休养时间,学习了国画。另外,他还很喜欢音乐,曾以圆号手的身份,加入过一支铜管乐队。

钱学森的大学生活过得很惬意,不曾想,1932年日寇对上海进行了狂轰乱炸,让钱学森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从此,他下定决心:要造飞机。

通过钻研航空方面的书籍,钱学森成功获取了清华大学庚款赴美留学(航空工程)的机会。

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有些同学嫉妒钱学森的好成绩,纷纷贬低他的“出身”。

钱学森霸气回击:中国是现在比美国落后,但我们个人来比,你们谁能与我一较高下?

1年后,钱学森成了工程学硕士。当时,为了“保密”,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要美国的学生去实习。钱学森没法工作,便转了专业,开始涉足航空理论领域。

之后,他去了加州理工学院,拜入美国航空鼻祖级人物冯·卡门教授的门下。

在冯·卡门教授的带领下,钱学森加入了当时只有科幻小说里才出现的“火箭俱乐部”。

因钱学森对火箭技术理论有一番建树,并在1949年提出了核火箭的功能构想,所以,钱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1955年,钱学森突破了美国方面的层层阻挠回到祖国,黑龙江省委派出中科院的学者前去迎接。

这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陈赓亲自带钱学森参观保密学院——哈军工

得到陈赓的批准后,朱兆祥等人陪同钱学森来到了哈军工。当钱从车上下来时,一位戴眼镜的军人带着一行军人迎上前去。

戴眼镜的军人紧握着钱学森的手,自我介绍道:“欢迎钱先生来哈军工参观,我是陈赓。”

钱学森点点头,笑着说:“陈先生好。”

为了表示尊重、欢迎,陈赓别出心裁地搞了个小型欢迎仪式。他高兴地读了一段欢迎词:

“哈军工欢迎钱先生来参观,指导。钱先生是为了建设祖国,不远千里从美国回来。哈军工对钱先生没有什么秘密要藏着掖着。之前是因为制度问题,他们没法及时地答复您。其实,说实话,这不过是在美国人的面前装蒜罢了。”

钱学森被陈赓的这番直爽打动了。

接着,钱学森在陈赓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几个系统。

当一行人走到一处大型陈列室时,陈赓指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一架美机轰炸机,风趣地说:“这都是美国人的破烂,钱先生研究的东西比这要高级得多,保密属实多此一举。”

走到一个小火箭模拟试验台前时,陈赓问钱学森:“我们自己能不能造出这种厉害武器?”

钱学森给了陈赓一个坚定的回答:“能!一定能!美国人能造出的东西,我们中国人怎么不行呢?”

陈赓听后,激动不已。

参观完后,晚上陈赓为钱学森设宴接风洗尘,并把钱的两位朋友庄逢甘、罗时钧请了过来作陪。

这顿饭大家吃得很开心。

彭老总从陈赓那里得知钱学森的消息,急切地想见一面

陈赓做完接待工作后,立马飞回北京,向彭老总汇报钱学森参观哈军工的详细情况。

彭老总听陈赓绘声绘色地说,越听越激动,恨不得立刻见到钱学森。

在钱学森去哈军工前,彭老总就给东北挂了几个电话,询问钱学森回来了没有。

终于在12月下旬,钱学森抵达北京。彭老总放下手头的工作,立马派人将钱学森请到自己的办公室一叙。

在谈论火箭、导弹等高科技武器时,钱学森不讲那些深奥难懂的理论,而是采取一种很朴实地说法,让彭老总能很容易地理解。

许久后,彭老总亲自将钱学森送出了门,让司机开车送钱学森离开。

起初,钱学森是没有专车的,毕竟研究院也没几辆。

此事被聂帅知晓后,立刻派人传话给人民解放军后勤部,让他们给钱学森搞辆车。

“钱学森是难得的人才,需要配备高档进口轿车才符合身份。”后勤部的一位领导是这样考虑的。

这天,钱学森乘坐着后勤部送来的那辆天蓝色的高档轿车前去向聂帅汇报工作。

待钱学森离开后,聂帅嘱咐秘书给钱学森换一辆车。

秘书问“为什么?”聂帅说,因为钱学森所乘坐的那辆高档车,全北京城只有两辆,那么明显地标志,难免会被敌特盯上。还是换成普通一点的轿车,更为合适。

为了钱学森的安全,聂帅也是考虑地十分周全。

钱学森为两弹一星工程倾尽心血

1964年,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原野,升起了一朵巨型蘑菇云。

当中科院的科研工作者都在欢呼雀跃的时候,没人发现,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官已经默默地回了住处,开始了下一课题的钻研。

没多久,继原子弹之后,氢弹工程也大获成功。另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东方红卫星发射也收获喜报。

这一切的背后,是钱学森带领着一众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非常辛苦得来的。

也正如此,钱老的身体逐渐地出现了各种毛病。

为了钱老的健康,以及后面能够更好地工作,毛主席亲自给钱学森批了假条,要他安心休养。

可钱学森哪里是个能闲得住的人,他的心里还装着那些未完成的课题呢!

终于有一天,钱学森在计算的过程中,累倒后被家人紧急送进了医院。

清醒之后,钱学森还坚持读书,看报,每天都关注着国内发生的大事。

由于钱学森的一些研究成果,获得了不少奖金。他个人十分勤俭,转头就把钱捐给了国家,用于沙漠工程等重大项目上。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终年98岁。在他临终前,曾嘱咐说,丧事从简。

但作为一名国家的大功臣,他的葬礼自然要办得隆重一些。

那天,数十万的群众自发地前来瞻仰钱老的遗体,哭声撕心裂肺,感人至深。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哦!

0 阅读:0

静心百年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