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7岁长沙女知青赴湘西农村插队,5年后回城是俩孩子的妈

文山聊武器 2024-12-29 12:54:48

向恩杰和夏雪梅的故事

向恩杰那年在村子里的一次偶然谈话中,才知道自己竟然有一个妹妹,名叫夏雪梅。当时,村里的老李头在茶馆里提起往事,无意中说出了这个秘密。老李头是村里的知情人,他说:“向家的小妹妹当年被送到了夏家,那时候夏家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向恩杰了解到,夏雪梅被送到了夏家,夏家夫妇当时已经年过四十,未能有自己的孩子。夏家的夏老头和他的妻子把夏雪梅视如己出,对她的关爱和照顾无微不至。几年后,夏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男一女。

夏雪梅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这个事实并没有带给她任何自卑或困扰。夏家夫妇对她的照顾与疼爱无处不在,甚至超越了后来的亲生儿女。在她幼年的记忆里,夏家的生活虽不算富裕,但她从未感到缺乏什么。

尽管如此,提到自己的身世时,夏雪梅始终有一层隔膜无法打破。她知道自己是被亲生母亲抛弃的,这种认知让她无法释怀。在她看来,养父母能对她视如己出,而亲生母亲却在她出生后就将她送人,这种对比让她难以接受。有时村里人提起她亲生母亲的事,她总是直接回避,不愿多谈,甚至流露出明显的排斥态度。她从未尝试过去了解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从未表达过想要寻找的愿望。

在她看来,养父母的爱已经足够弥补她生命中的缺憾,她对自己的身世感到满足,同时也坚定地认为不需要再追寻任何所谓的亲情。她对亲生母亲的怨恨来源于一种深植的观念:如果母亲真的爱她,就不会将她抛弃。即便后来知道了许多人劝解她说,可能当年是迫于无奈,她依然无法认同这种解释。她认为,任何原因都不足以让母亲放弃自己的孩子,这在她心中成为一个无法消散的结论。

所以向恩杰提出要一起寻找亲生母亲,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不明白为什么要寻找一个早已抛弃了他们的人,也不愿意将自己幸福的生活与那个完全陌生的女人扯上关系。在她看来,过去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生活才是她的全部。

寻找母亲的踪迹

向恩杰在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妹妹时,心里燃起了强烈的寻亲愿望。村里的李爷爷和周奶奶是当年看着他长大的,他们也是母亲吴梅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周奶奶回忆说,吴梅香是1972年那一批被分配到村里的知青之一。当时,她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跟随一批同龄人从长沙来到这个偏僻的湘西小村。

吴梅香那时候很年轻,但看得出来性格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她和村里其他知青相处得并不多,经常独来独往,日子过得很清苦。周奶奶还记得,吴梅香生下孩子没多久,就匆匆把孩子送给了村民抚养。

1977年,国家开始有组织地安排知青返城,许多年轻人早早就通过关系或者家人接济回到了城市,但吴梅香却是那批人中走得最晚的一个。周奶奶提到,这一离开就像消失了一样,直到几年后村里再也没有听到她的消息。

向恩杰决定顺着这条模糊的线索,去长沙寻找她的下落。李爷爷还记得吴梅香临走前曾提到,自己回长沙后可能会在工厂里找一份工作,这成为了向恩杰寻找的第一步。

在记者的帮助下,向恩杰第一次踏上了前往长沙的路。通过多方打听,他联系到了一位叫刘女士的知青,刘女士和吴梅香当年是同一批下乡的知青。

一个不易的寻找过程

在长沙,向恩杰通过记者的帮助,与刘女士见了面。刘女士回忆,吴梅香在七十年代末回到长沙后,并没有太多和同批知青交往的迹象。知青聚会她从未出现过,也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具体情况。刘女士只记得,吴梅香回到长沙后,在一家国企单位的食堂工作,但具体是哪个单位,她也无法确定。

不过,刘女士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线索,她提到当时的国企单位并不多,或许可以逐一排查。她还说,有传闻吴梅香搬到食堂附近的职工宿舍居住过,这让向恩杰觉得事情有了突破口。

向恩杰先去了长沙一家老厂区,但那里早已人去楼空,只有几栋破旧的厂房和废弃的宿舍。附近的人对吴梅香的名字完全没有印象。这次尝试虽然没有任何收获,但向恩杰并没有放弃。他继续跟随记者的指引,又前往了另一家更有可能的单位。

到了这个单位,向恩杰从工厂食堂的老员工那里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一位退休的食堂工人回忆起吴梅香的名字,他告诉向恩杰,吴梅香确实在这里工作过。她是一名认真负责的食堂员工,为人低调,不太与人多说话。后来她离开了食堂,听说是去和女儿一起住了。

听到这些,向恩杰立刻开始在职工宿舍附近走访,向住在这里的老住户打听情况。他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前,遇到了一位年迈的阿姨。这位阿姨一听吴梅香的名字,立刻点了点头,说她曾经是自己的邻居。她回忆起吴梅香独自住在宿舍里,经常早出晚归,生活简单安静。阿姨提到,吴梅香的女儿后来结了婚,她也搬去了城北的一处新小区和女儿住在一起。

母子相认

经过一番努力和多方打听,向恩杰终于在长沙城北的一处小区,见到了他的母亲吴梅香以及从未谋面的妹妹李馨。那天,记者先行联系了吴梅香的女儿李馨,说明了向恩杰的来意。李馨起初有些意外,但经过短暂的沟通后,她同意了安排见面。

第二天晚上,向恩杰如约见到了他的两个亲人——妹妹李馨和他们的姨妈。李馨看上去比照片里更年轻一些,举止中带着些许拘谨,而姨妈则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中年妇女。

李馨告诉向恩杰,母亲吴梅香得知他来找自己后,情绪非常激动,一开始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她吓得不行,不过现在没事了!”李馨补充道,母亲这些年来把很多事情埋在心底,从来不提过去的事。她自己也是最近才知道母亲的隐情,从母亲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拼凑出了她过去的一些经历。

姨妈接过了话头,她提到,虽然自己早就知道吴梅香有一个外甥,也就是向恩杰,但她完全不知道还有一个妹妹的存在。吴梅香对过去的事情守口如瓶,连最亲近的家人也没有透露过她的秘密。姨妈回忆起1982年吴梅香结婚的事情,语气中带着复杂的情感。她说,那一年,吴梅香嫁给了现在的丈夫,也就是李馨的父亲。这个男人比吴梅香大了12岁,性格固执,家境普通。吴梅香的父母对这个婚姻很不满意,甚至明确反对过,但吴梅香并没有改变主意。

“当时家里人都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嫁给一个年纪大那么多的人,”姨妈说道,“但后来想想,可能她觉得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了吧。”姨妈提到,当年吴梅香回城后,生活并不轻松,工作普通,收入微薄。作为一个单身女性,她独自生活了几年,期间并没有提起过任何感情上的事情。直到1982年,她突然对家里人宣布要结婚。

姨妈还透露,吴梅香的婚姻一直不算幸福。她的丈夫性格有些强势,而吴梅香却始终表现得逆来顺受,从不争执。婚后,吴梅香生下了李馨,一家人的生活才逐渐稳定下来。但即便是在婚后,吴梅香依然对过去只字不提。她从未向丈夫或娘家人提到过自己曾在湘西生下两个孩子的事,甚至连父母都不知道。

谈话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向恩杰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他希望能见到母亲一面,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他只是想亲眼见见她。听到他的请求,李馨和姨妈对视了一眼,随后点了点头。

经过几天的等待和多次沟通,向恩杰终于得到了与母亲吴梅香见面的机会。吴梅香双手颤抖地抓住他的胳膊,一边哭一边不停地向他道歉。她的声音因哭泣而显得断断续续,但话语里满是痛苦和懊悔。她一个劲儿地重复着“对不起”。

随后,她提到了向恩杰的妹妹夏雪梅。她坦诚自己一直知道夏雪梅的下落,但这些年来从未敢主动联系,因为她害怕面对孩子们对她的指责与怨恨。

向恩杰听完后,将夏雪梅的现状告诉了母亲。他提到,妹妹虽然一开始对寻找母亲持有抵触情绪,但最终还是选择谅解了母亲。在分别时,吴梅香握住儿子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她承诺自己会努力弥补这些年的遗憾,无论他和夏雪梅是否愿意,她都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参考资料:[1]李运抟.知青视角:知青文学性灵之弦——新时期知青文学评价之三[J].文艺评论,1988(5):59-64

0 阅读:7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