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
今天我们讲一位“倒霉蛋儿”的故事,以及他笔下的一首诗。
他叫刘长(zhǎng)卿,中唐诗人,笔下最为著名的诗,当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远贬睦州,时任鄂岳转运留后,因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吴仲孺,也就是郭子仪的女婿,被诬为贪赃,不幸入狱。幸亏,审理此案的监察御史苗丕为人正直,最终建议吴仲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遂把刘长卿发配到了睦州。
睦州在浙江建德梅城,而刘长卿的出发地则是武昌,两地相距甚远,又没有车马可乘,适逢冬末,过芙蓉山时遇大雪,饥寒交迫,借宿野庐,便写下了这首凄凉的五言绝句。
实际上,这不是刘长卿第一次被诬陷入狱了,他的倒霉人生要从天宝末年登进士第说起。

刘长卿少年时期便在嵩山苦读,渴望有朝一日能释褐登科,光宗耀祖,然而考了几次,都是名落孙山。
公元755年,已经心灰意冷的刘长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一次来到长安参加科考,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然而还没等授官,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次年长安沦陷,他只好逃往苏州,并在那里结识了张继,就是写下《枫桥夜泊》那位。
某种程度上,他和张继的命运极其相似。
同一年7月,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唐肃宗。新皇即位,急需人才,于是刘长卿得到启用,被任命为长洲县县尉,治所在苏州。
可能是由于刘长卿性格孤傲,为人不懂变通,刚到任不久就遭到诬陷,被捕入狱,幸好后来遇到大赦,才被放了出来。
两年后,刘长卿又一次得到启用,代摄海盐令,主抓当地经济,按理说是个肥差,可是干了一年多,又一次因事被贬,直接流放到潘州南巴,唐时是极其偏远荒凉之地。

次年秋,刘长卿刚到南巴,又接到朝廷调令,召回苏州接受“重推”,意思就是“留观待用”。当时刘长卿还很激动,毕竟有机会复官了,为此还写了一首《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其中有两句为:
且喜怜非罪,何心恋末班。
天南一万里,谁料得生还。
但让刘长卿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一等就是整整10年,战后的苏州早不复从前,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因此这段时期刘长卿过得很苦,正如他在《早春》中所写: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
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
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诗中的“为客十年来”正是说的这件事,他本是宣州人,羁旅异乡10载,未曾回过故里,漂泊之苦,深深藏在字里行间中:
细雨在夜里逐渐停歇,江南的春天悄悄来临,本来还担心时光匆匆好景易逝,可转头又恐岁月催人老;
人总是这样,常希望能在美好的时光里醉上千百次,可再美的花儿都开不过百日,终有凋谢那一天;身为异乡之客,已经在外漂泊10年,在这初春夜,怎能忍受茫茫的苦海无涯。
就在刘长卿写完这首诗后不久,他突然间就升官了,擢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然好景不长,还没来得及高兴,又遭到了吴仲孺的诬陷,风雪夜过芙蓉山,写尽半生悲凉。
当然,人不能一直倒霉,当人生跌入谷底时,遇见的所有事都会是好事。

转眼,又一个10年过去了,刘长卿得到重用,启为随州刺史,因此有别称“刘随州”。不巧的是,三年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战火再起,唐廷军队与叛军在湖北一带展开激战,刘长卿不得不弃官避难,远走江州。后刘长卿入淮南节度使幕府,并死在了任上。
总体来说,刘长卿这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前半程努力为考中进士苦读,终于考中了,战乱爆发,不得不四处避难。好不容易封了官,又遭人诬陷入狱,放出来以后没过几天好日子,再度遭贬,随后困居苏州。
人生后半场,刘长卿走得更加艰难,不是被诬陷,就是被贬官,能当上一州刺史,本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可刚扎稳脚跟,战乱再起,又得四处逃亡。
所以你看,没有谁比谁活得更容易,哪怕刘长卿在诗坛享有盛名,有“五言长城”之誉,又是朝廷命官,吃皇粮拿俸禄。也许人生真正的开心,不在于拥有得多,而在于计较的少,正如刘长卿在他的诗中所写: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何必求官求富贵,终为这富贵所累,倒不如畅游于山水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