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被黑过来的比亚迪,至今不清楚暗箭来自何方

文立刀 2025-02-19 10:13:29

今天的比亚迪稳居销量榜首,一举一动都广受关注。国家的新能源名片,汽车圈的顶流。或许很多人已经忘了,它火起来只不过是近三年的事情而已,而在此之前,比亚迪常年被人戏称“比三万”,因为月销稳定在3万上下。比亚迪在自己的传记《工程师之魂》中总结,比亚迪的成功要归结于工程师文化,归结于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或许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它自身都没意识到。

看比亚迪30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前期只有F3在乘用车市场上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是十年沉寂(2010年—2020年),在书中的章节名叫“从低谷中奋起”,叫“跨越万难”。实际上这沉寂的十年比亚迪并没有摒弃工程师文化,也没有停止技术研发。期间拿出的第一代秦、唐开启了比亚迪王朝系列先河,当时第二代DM技术也是全球领先的,甚至在十年前的唐80上面就出现了现在热门的“800V”高压技术。而那时候的比亚迪为什么没能走出低谷,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呢?

我们就拿今天的比亚迪和十年前的比亚迪相比——比亚迪其实没变,依旧执着于技术,依旧推崇工程师文化。区别只在于,那时的比亚迪黑得动,今天的比亚迪已经打下了足够的群众基础,黑不动了。

可以这么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了比亚迪十年。实际上,十年前的比亚迪就已经有了颠覆燃油车的实力。大家只知道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能做到2.9L油耗,第四代DM的秦PLUS DM-i百公里油耗3.8L。可是大家不知道,第一代2013款的秦DM,老车主就能开出4L水平的低油耗,足以和双擎卡罗拉抗衡。被称为“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2015款唐,我作为老车主,最低也在平路上开出5.5L亏电油耗。而在大众眼中的第一代唐是什么样的?油老虎,没电时百公里油耗17L。为什么在车主眼中,和大众眼中的比亚迪之间有这么大的差距?没错,就是那股无形的力量。

直到今天,依旧有一部分人相信,新能源车省油不省钱,日后换电池会是一大笔费用,省下的油钱一次性都要还回去,甚至很多车评大V都这么说。而实际情况是,很多里程高的车主,省下的油钱已经比车价都高了,在深圳、太原等地作为出租车、网约车服役的e6,跑了百万公里的比比皆是,哪怕被强制报废时续航依旧有三四百公里。新旧事物交替时必然会有一批守旧派,也必然会出现对新鲜事物的污名化。这也是利益双方博弈的一部分,而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承受了大部分火力。枪林弹雨中,比亚迪被火力压制了十年。

有些问题细思极恐,说纯电或者插电式混动车换电池成本高,可是在中国市场上日系的双擎混动是更早使用电池的。卡罗拉双擎直到今天也没实现电池的终身质保,换一块电池要2万多。而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日系的混动车省油不省钱?而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动上市之后,为什么汽车小白都开始考虑几年后电池衰减这么专业的问题了?这背后说是没有一股力量去引导,我是不信的。

搭载第二代,第三代DM的秦、唐、宋,是黑得动的,我作为老车主,的确能把唐开到7升以下的油耗,不过需要技巧,比如说要通过调整行驶模式和SOC值来结合车速控制发动机转速和功率输出,让其始终运行在经济工况下,对新手小白的确不太友好。但是想黑它很容易,只要先把电耗光,然后再让发动机高转速给电池充电,行驶体验不好,油耗也高。不过到了秦PLUS DM-i时代,想黑也黑不动了,因为正常开就能开出4L左右的油耗,再怎么暴力驾驶也不过是5L多,加上售价亲民,一下子就卖爆了。可以说是秦PLUS一款车带动了比亚迪的所有其他车型,之后甚至带动了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大爆发。

比亚迪30周年出的《工程师之魂》,视角大多来自于比亚迪内部,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市场上那股无形的力量,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他们也意识到了,只是碍于身份不好点破。不过他们知道对手是谁,颠覆燃油,剑指合资,强大中国车。

1 阅读:99

评论列表

qian

qian

3
2025-02-19 20:28

公关人员做副总的唯一车企。

新生代*超~大眼仔 回复 02-21 13:50
一汽集团:胡绍航曾调任一汽集团品牌公关部主持工作[鼓掌]你在说一汽[得瑟]

新生代*超~大眼仔

新生代*超~大眼仔

1
2025-02-21 13:41

以前比亚迪混动太贵了,大多数人没体验过,而少数车主无法抗衡大众舆论,大多数人都会相信比亚迪不行[doge]这几年比亚迪的混动便宜了,开的人多,口碑好,销量佳,相信他的人也就越来越多[doge]只要他别犯大错,基本上稳稳的国产龙头

文立刀

文立刀

作家文立刀个人号,著有兽医白无常、都是黑丝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