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天,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专程去台北士林官邸探望祖父蒋介石。临别时,爷孙俩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里,蒋介石端坐在椅子上,16岁的蒋孝章身着碎花裙站在祖父身后。
蒋方良是蒋经国的夫人,她原名叫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1916年出生在白俄罗斯东部的奥尔沙,当时那里还属于沙俄。1934年,芬娜在乌拉尔的一家钢铁厂工作时认识了蒋经国,两人日久生情,后来结为夫妻。
蒋经国与妻子蒋方良共生育了四个孩子,包括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按照蒋家的辈分排序,这些孩子都属于"孝"字辈。蒋介石亲自为孙辈们起名,分别取"文、章、武、勇"四字,于是有了蒋孝文、蒋孝章、蒋孝武和蒋孝勇四个名字。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蒋孝章自出生起就格外受宠,在蒋家第三代中享有特殊地位,深受长辈们的喜爱。
说到蒋孝章有多受宠,她哥哥蒋孝文最清楚。小时候蒋孝文特别淘气,总惹爸妈发火,蒋经国甚至经常把他绑起来揍。但每次挨打时,只有蒋孝章能让父母平息怒气。
根据公开信息,蒋孝章早年在大陆完成了小学和基础教育。1949年国民党迁台后,她继续在台湾读中学。由于她的特殊家庭背景,在台求学期间几乎没有男生敢接近她,更不用说向她表达爱意了。
1958年,22岁的蒋孝章在父亲蒋经国的安排下赴美求学。由于不放心女儿独自在外,蒋经国特意请在美国长大的俞大维之子俞扬和代为照顾。出乎意料的是,在相处过程中,蒋孝章爱上了这位年长她14岁且有过两次离婚经历的男士。
据俞扬和在回忆录《俞扬和与蒋孝章红宝石之路》记载,他详细描述了自己与蒋孝章第一次相遇时的情景。
1959年圣诞前夕,孝文和孝章兄妹首次到访美国,先来华盛顿我家短暂停留后便去了旧金山。当时我正和第二任妻子因文化差异产生矛盾,心情低落,没能好好招待他们。后来他们在旧金山遇到麻烦时,总会打电话向我求助,我自然尽力帮忙。有次我去美国西部出差,顺路看望他们并处理问题,一起吃过几顿饭才算真正熟悉。不知为何,我和孝章特别投缘,初次见面就倍感亲切,之后经常通电话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感情迅速升温。要说缘分天注定,那我们之间的红线大概就是那根电话线了。
1960年盛夏,当蒋经国听闻女儿蒋孝章与俞扬和相恋时,他情绪激动到近乎失控,厉声警告道:"我绝不同意你们交往,更不允许你们结婚!"但蒋孝章心意已决,任凭父亲如何劝阻,她仍坚持要嫁给俞扬和。
资料显示,蒋经国劝说无果后情绪失控,在女儿面前放声痛哭。同年秋天,蒋孝章与俞扬和在旧金山完婚。婚礼由蒋方良操办,她不仅带来了蒋介石的亲笔信,还准备了一份厚礼。
蒋孝章和俞扬和结婚后在美国生活,并育有一子俞祖声。面对既定事实,蒋经国最终认可了女儿的决定,但俞扬和拒绝回台从政的态度一直让他感到遗憾。1975年蒋介石在台去世时,蒋经国在《守父灵一月记》里记载了外孙俞祖声写的《我的外祖父》一文。
蒋经国在文中提到:"这个14岁的少年,文章思路清晰且充满朝气。祖声以前常去慈湖陪曾祖父吃饭散步。如果父亲泉下有知,看到曾孙这么优秀,一定会很欣慰……"目前蒋孝章仍在美国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其丈夫俞扬和已于201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