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华国锋和妻子韩芝俊的合影,她18岁,端庄贤惠,气质不凡

峥嵘历史的光阴 2025-03-31 17:02:53

1949年初春,28岁的华国锋与18岁的韩芝俊在山西盂县留下了新婚纪念照。照片里,身着军装的华国锋英姿飒爽,身旁穿着厚实棉衣的韩芝俊短发利落,端庄秀丽的容貌格外引人注目。

照片里的韩芝俊看起来就是个行动派,做事干脆利落。其实她和丈夫华国锋一样,年轻时就走上了革命道路,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女性。虽然华国锋的名字家喻户晓,但韩芝俊却很少被人提起,这主要因为她性格内敛,不爱张扬。

韩芝俊1931年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一个贫苦农家,父母以种地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五台县作为重点进攻地区,这让韩芝俊一家平静的日子被彻底打乱了。

日军大举进犯时,韩七海——韩芝俊的父亲毅然加入了抗日游击队。他和妻子田常凤都投身革命事业,后来相继入党,被公认为抗日先进家庭。受父母熏陶,年幼的韩芝俊就加入了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她头脑机灵,主要承担放哨和传递情报的工作,这些经历让她得到了很好的历练。

1945年日本投降后,韩芝俊被父亲送到盂县南关的晋中一中读书。她非常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入了党,当时才14岁。韩芝俊从小就对文艺表演充满热情。

毕业后,韩芝俊加入了学校的文工团。她擅长反串男性角色,把每个角色都演得惟妙惟肖。凭借出色的表演天赋和个人魅力,她迅速成为团里的核心成员。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与华国锋相遇。

华国锋和韩俊芝年轻时都有相似的革命背景。他本名苏铸,1938年投身游击队时改名为"华国锋",意思是立志做中国抗战的先锋队员。就在那一年10月,刚满17岁的他就加入了共产党。

华国锋凭借出色的才干迅速获得组织重用。1939年,他被派往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担任牺盟会特派员,负责在峪道河、开垣庄、鳌坡等区域开展抗日游击活动。他的主要任务是组建并指挥游击队,在战斗中屡建战功。

1944年9月,当毛主席获悉华国锋带领游击队成功端掉了交城芝兰的日军据点时,他非常欣慰。随后,他立即向晋绥分局发出指示:"让其他分区也像八分区那样主动出击,打出气势,壮大自己,削弱敌人。"

那天不少干部都去看了表演,华国锋欣赏完《王贵和李香香》《兄妹开荒》等剧目后,对韩芝俊的表演印象深刻,台下观众反响热烈。没过多久,文工团划归晋中地委管辖。更巧的是,华国锋随后出任地委宣传部长,自然就成了韩芝俊的上级领导。

华国锋提议借助文工团演出的时机,向群众更好地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当时秋收时节,农民们趁着农闲观看演出,每场都座无虚席。看到这个情况,华国锋很高兴,几次接触后,他和韩芝俊逐渐熟络。

赵鹏飞和田泽仁的婚礼就在赵鹏飞平时住的西屋举行,由田泽仁负责主持。婚礼开始前,田泽仁在房门上挂好毛主席像,门框两侧各插了一面旗子。门口还摆了张桌子,上面放着水果和点心等物品。

华国锋刚结婚没多久,又抽空回了趟老家。这次他带着新媳妇韩芝俊一起回来,没想到闹出了点小插曲。他母亲知道儿媳妇也是当兵的,当时就不乐意了:"你咋找个部队的?当兵的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再说她还是五台县的,咱交城本地的好姑娘不有的是吗?"

华国锋听后笑着解释,他跟韩芝俊是志趣相投走到一起的,让母亲别担心:"妈,我俩情投意合,能同甘共苦,肯定能相伴到老。"1949年刚开春,组织调派时任晋中南下支队地委宣传部长的华国锋随军南下。

湘阴县解放初期,社会秩序尚未稳定。面对复杂形势,华国锋保持镇定,迅速召集干部开会,布置任务:所有人员必须下到一线,挨家走访,如实反映百姓诉求。这一工作方法成效显著,妻子韩芝俊也积极配合丈夫开展各项工作。

湘阴县迅速推进了支前、建政、剿匪等多项工作,在救灾、土改和生产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开资料显示,华国锋曾在湖南工作21年,与妻子韩芝俊共同养育了四个子女。由于华国锋经常下乡调研,抚养孩子和操持家务的重担都落在韩芝俊身上,即便她自己也有工作,却始终毫无怨言。

1971年年初,华国锋赴京任职后,其夫人韩芝俊出任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政治部负责人。1978年,她又当选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虽然按职务待遇可以配专车,但韩芝俊始终保持朴素作风,坚持每天骑自行车通勤。

韩芝俊为人随和亲切,大家都喜欢叫她"韩姑"或"韩姨",这个称呼在华国锋身边的工作人员中很常见。退休后,她和华国锋一起过着简单朴素的日子。2008年8月,华国锋在北京去世。

韩芝俊这些年很少露面,基本不在公众场合出现,只有个别领导探望时才会被媒体报道。现在她已经94岁了,希望老人家身体安康。

0 阅读:30
峥嵘历史的光阴

峥嵘历史的光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