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蕊
编辑/宋建华
林中回复粉丝留言“你未来的孩子会学5层”
地球有几层?搜索引擎的置顶答案是三层:地壳、地幔、地核;一些科学杂志上,目前普遍的介绍是四层: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一个名为“宇宙壹号”的抖音号,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在3月4日发布的一条短视频中,创作者林中告诉大家,科学家们证实,地球其实还有第五层,地球的第五层结构位于地球内核的最深处,又被称为最内核层,是一个直径约650公里的金属球。“《Nature》上的最新研究表示,这个金属球应该是铁球”。
有人在视频下方留言,“我学的还是三层”,林中回复,“你未来的孩子会学5层。”
林中是一名90后。现实中,他是专利技术律师,每天的工作是给客户、法院等讲解当下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发现;网络上,他是兼职的科普创作者,致力于让“小白”也能看明白有关宇宙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各个学科的深奥知识。妻子刘因是他在清华大学的校友,也是目前这个抖音号的内容顾问。
“那就我来做吧”
决定自己做短视频前,林中就经常在网上观看科普类内容,有他很喜欢的创作者,也时常刷到不太准确甚至完全错误的内容,“有些视频,常识性问题都会搞错。”2022年上半年,林中萌发了自己做科普的念头,但始终不能下定决心。
直到2022年8月,韦伯望远镜发回了两张木星的图像。这让一直关注韦伯望远镜的林中异常兴奋,在他看来,韦伯望远镜很强大,如果正式运行,可以揭开许多人们想象不到的宇宙奥秘。
彼时,关于这两张照片,陆续有了不少权威解读的稿件,但在视频平台上,似乎还没有一条内容真正讲清楚韦伯望远镜能做什么、韦伯望远镜的此次发现有什么样的科学意义。在林中看来,这无疑是一种遗憾。相比文字,视频更加直观,传播更快更广,如果能够和科普结合起来,肯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有能力,有兴趣,那就我来做吧。”做出决定的那个夜晚,林中一宿没睡。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画面把深奥的知识表现出来,让观众能够准确、深入地了解当前发现的背后意味着什么?这个理论进展到什么地步了?他给自己设定了要求——把权威性和知识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从科学的角度看到宇宙发现。
对于林中的决定,妻子刘因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并“无偿”加入了进来。两人商量了几天,将账号的名字定为了“宇宙壹号”。宇宙,是因为想做的视频是有关宇宙知识的;壹号,不仅是为了让名字本身有辨识度,两人也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做这个领域内的NO.1。
宇宙壹号已有14万粉丝,获赞84万
2022年9月1日,林中发布了第一条抖音,内容关于韦伯望远镜和木星图像。这条视频并没有引来太多的关注,“粉丝只有几十个。”不过林中并没有在意。他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搜索最新的文献、资料、新闻当中。第一个爆款视频来得很突然,甚至让林中有些措手不及。这条名为“韦伯拍摄到创生之柱”的视频,发布当天就被选为热点,获得了100万播放量。林中说自己当时是“震惊中夹杂着欣喜,还有一丝不安,生怕有哪句文案不够严谨”。他反复校对,没发现疏漏,才放下心来。
这之后,关注林中短视频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而他的选题方向也从宇宙学、天文学拓展到了物理学等。
林中和刘因曾经分析过粉丝的年龄段,他们发现,粉丝中有相当一部分是30岁左右的90后,占据第二位的是以学生为主的青少年。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经常给林中留言。尤其是在一些讲解物理学知识的视频下方,学生们说,自己对高中的物理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林中和刘因把这看成是一种肯定。
宇宙到底是啥样的
开始做科普抖音号之后,林中把各个平台有关宇宙类型的纪录片一个不拉地全看完了。但他并不满足,“纪录片只讲一个点,我想继续深入。”
宇宙,是他从小就痴迷的话题。
仰望星空是林中从小到大的兴趣
幼时的林中经常看科普类的电视节目,那里面不仅有关于外星人的猜测,还有和地球、星系、黑洞相关知识的介绍。“越看就越想弄清楚,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会漂浮在宇宙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林中对于宇宙的好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黑洞是什么?行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堆积在林中的心里,他迫切的想知道答案。
林中只能经常去图书馆查阅报刊和天文学方面的期刊。可让他失望的是,不管是报纸,还是期刊,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答他的疑问。于是,他将兴趣转向了与之相关的物理和化学。高考的时候,他的理综单科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但彼时国内开设天文相关专业的高校有限,林中最终选择了也经常和前沿科学打交道的微电子专业,研究生阶段则是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深造。不过他并不遗憾,“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刚好是他的工作内容,热情可能很难持续下去。”林中说,生活和工作其实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林中更愿意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去搜索一些分享天文学知识的平台。看看前沿学科、宇宙学、物理学等学科有什么最新的发现和进展。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放松和休息,也是一种充实个人的方式,现在还伴随着分享知识的获得感。
找选题过程中,遇到新的科学发现或研究进展,林中会自己先理解,然后搜索国内外权威报道,交叉印证。觉得没问题后,才开始写文案,“写得时候要尽量增加趣味性,还要兼顾知识性和权威性。”
半年多的时间里,林中发布了93条科普类视频。他发现,原来自己需要一天、两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理解的内容,现在可能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理解了。对于以前不曾涉猎过的领域,他也能第一时间搜集到权威的资料。许多前沿理论都发布在英文期刊上,好在林中的英语不错,还接受过中英文专业词语转化的系统培训,一个专业名词该如何准确的翻译表达,对他来说正是自己的强项。
新手爸妈也是科学少年
今年2月,林中和爱人进入了人生新的阶段,升级做了爸妈。孩子的到来,给小两口的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也不免让人手忙脚乱。但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宇宙知识,林中依然会兴奋到失眠。
林中说,有时候,有的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只能放弃,可躺在床上的时候,突然又想明白了。这种时候,他会忍不住把已经熟睡的妻子扒拉醒,和她聊自己的想法。过去那个一谈宇宙就激动的科学少年又回来了。
林中和爱人经常去家门口的科技馆参观
刘因本硕都就读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对于宇宙天文学,她同样爱好,而且也更加专业。决定开始在抖音做科普后,两个人经常一起讨论天文、物理乃至数学等所有可能与宇宙有关的知识。每条视频的主题、文案的审校润色也都由刘因完成。不是没有发生过争执。“题材上的选择、配乐、节奏等都有过不同的想法。”刘因说。譬如眼下很火的ChatGPT,林中很感兴趣,做了一期解读视频。视频出来后,刘因觉得不好。因为视频里只讲了一些大家都知道的、相对较肤浅的知识。林中不服气,他觉得视频做得很用心,动画包括音乐方面选择也很不错,效果怎么可能会不好?
为此两人打了赌。最后,林中输掉了“赌局”。“看得人很少,我就把视频隐藏了。”事后两人复盘原因,刘因直言,同样的题材,在讲解的过程中,只是讲一些大众都知道的东西,并没有更深入的内容,肯定没有人愿意看,“大家都是有判断力的。”
刘因的看法是,现阶段的科普短视频不是做得“花哨”,大家就会喜欢。介绍一些前沿知识,或者更深入的去解读某些观点,才是一个科普视频足够吸引人的地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因比爱人还要“硬核”。两人开始步入科普这个第二赛道的时候,刘因已经怀孕,好在孩子比较省心,整个孕期她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对于“宇宙壹号”,刘因和林中有着一样的目标:既然做了,就要坚持做下去,成为最好的科普账号。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