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远古时代,祖先们就留下了“生生不息”的品质。多种多样的人们,出生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之中,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性。
中原与边疆、番邦与民族,丰富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复杂的番邦民族关系。古诗有云:“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不难看出,丰富多元的番邦文化,与军事、政治以及经济息息相关。
图|古代战争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们,对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认知,而这么多的民族到底是怎样做到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呢?
多民族国家要经历怎样难以想象的流变岁月?这些历史问题,仍然极具价值。人是复杂的智慧动物,人有意识、感知的能力,那么有着不同生长背景的人要生活在一个家园之中,必然就要面临许许多多的矛盾、差异。
回溯历史长河,古代中国的民族交流、番邦沟通,是历经过长远的演变过程的。
中华文明早期源头是夏商周时期,在古老的商周时期,“中国”这一概念还没有成熟形成,但家国民族的观念却已经发芽。
在番邦交往方面,商周祖先主要通过战争与人口迁徙达到融合的目的。在那时,番邦华夷就是指华夏民族与边疆戎夷,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但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统一国家。毋庸置疑的是,先秦时期的番邦体制还很稚嫩,这也造成了区域交往不彻底、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图|古代番邦
“风吹大漠黄沙飞,雨淋草原碧绿翠”大漠孤烟、城池楼宇,是古老国度的两面风景,边疆与城市的交融才能焕发国家的生命力。而中原地区与戎夷番邦的大一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春秋战国时期,许许多多的的少数民族尚未与中原皇室融合,在辽阔的周王朝地域上,东南西北各个方位,都生存着不同的番邦民族。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其中番邦文化与生产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雄霸大国的势力纷争,突显着番邦差距,也促进了民族交往。
割据与战争是春秋战国的社会常态,在五大国的交战中,民族番邦也展开了越来越频繁的交流沟通。
整个先秦时期,番邦文化随着战争开始交叉发展,整个番邦体制的雏形也逐渐显露出来。当历史发展到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时期,番邦机制也日益成熟起来。
大秦帝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促使着族际婚姻频发,文化交往与血统融合齐驱,华夏番邦血统正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壮大。
图|古代番邦
回望历史上重大的番邦交际,匈奴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在魏晋时代,游牧民族是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在北方成长生活的少数民族,开始发展壮大,匈奴与鲜卑族就是典型代表。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番邦体制的覆盖范围,主要涉及中原居民与南北游牧民族。
番邦之间互相吸收彼此的民俗文化,他们的生活习性相互融合,而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政治体制、技术科学也随着番邦交往而互相融合。
古言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民族番邦日益交融的历史大背景下,不能忽视的是“大一统”的中心思想。番邦丰富的中国,所面临的是难以想象的复杂政治局面。
在皇家落魄的西晋,一些边疆番邦便发动了很多战乱,而东晋时期,分裂多元的社会局面更是危机重重。在十六国战火纷纭的时代,北魏孝文帝推行了一种全面汉化的政策,两晋南北朝迎来了番邦融合的繁荣时代。
图|古代番邦
中国古代的家国番邦机制与“大一统”观念联系紧密,从可靠的历史文书中可以看出,在夏商周时期,不同番邦使用着不同语言、实施着不同制度,社会的经济水平与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
这种“百花齐放”的番邦民族关系,却有一个十分统一的支撑点,那就是不同民族的人们都承认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在天子权威的震慑之下,番邦交往虽然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但他们其实都在潜移默化接受着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熏陶。
整个春秋时期,各派学者都在为统一与太平的国度寻找理论依据。到了大秦帝国,中央集权的政治真正地确立起来,“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理念也终于得到了落实。
在经济生产方面,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在文化方面,他又统一了文字与主流思想。而拓跋建也继续发挥了大一统的番邦体制,他运用中原的礼仪来教化民众,对于民族间的冲突矛盾也大多采取积极的行动。多元一体、求同存异的番邦民族机制,正是在一次次朝代的沿袭更迭中发展树立的。
图|古代番邦交际
多元一体包含的历史意义非同小可。
纵观中国古代番邦格局,从远古的华夷之别观念,再到后来的中国一体观念,民族融合的轨迹始终贯穿其中。
家国情怀与各个番邦民族的特殊情结交融,顺着大一统思想的发展脉络,逐渐落成了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邦夷情怀。所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天下大同”,讲的就是各个有差异的民族和平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虽然每个历史阶段的统一都是历经变化的,割据与战乱并不是少见的,但人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源远流长的番邦机制孕育了华夏民族凝心聚力的精神气质。
前文说过先秦时期的“东夷南蛮北狄西戎”,他们是生活在中原地区周边的四方之民,历史上虽然有他们存在过的证据,但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考古文献中很少有关于这些番邦民族的具体记载。
从现存的历史证据看,少数边疆戎夷的内容是相对缺乏的。这种资料的缺失,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中国古代“贱夷狄”的思想。这一点也有很直观的证据,比如封建时代,人们称呼边疆戎夷为“蛮夷”、“鬼方”。
图|古代番战争
当然,如果古代的祖先们一直坚持这样的偏见,华夏民族也就无法有统一繁荣的前途。轻视番邦戎夷的观念,随着生产力水平、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而逐渐瓦解。
在著名的历史文书《吕氏春秋》中,就充分展现了古代民族关系的这种转变。在书中,作者对番邦民族关系已经进行了新的思考,偏见被包容代替,融合与沟通成为了重中之重。“大一统”的历史逻辑与“德治”的思维,已经渗透到了番邦管理体制。
最后,在文化经济飞腾的两汉时期,也有很多关于番邦管理的文化体制遗产。很多在学界极具威望的学者,都认为两汉时代的番邦戎夷机制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内涵,又衍生出了事关当下现实的具体细节。“以威信怀伏夷狄”的中心思想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班固在《汉书》中所阐发的种种思想,更是对后代开拓疆域、维系番邦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作为中国人,生活在五十六种灿烂民族文化的围簇中,这使得很多人学会了融合包容、求同存异,与此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多民族的现象有些司空见惯。
人们作为“多元一体”国家的一员,有时却会发现,我们无法准确读出很多少数民族的名称。由此,难免要问一句,我们真的了解这个国家的番邦民族文化吗?
毋庸置疑,面对源远流长的戎夷文化,还有丰富多彩的区域文明,我们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
图|古代番邦
参考文献《吕氏春秋》
《三国时期民族关系思想探析》
《汉书》
华夏文明曾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