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共融构建现代乡村文化新篇章

源源汇聚 2024-09-03 02:05:19

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共融 构建现代乡村文化新篇章

来源:光明网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感,更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智慧。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价值在于记录了民族发展的足迹,而其现代价值则体现在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要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建设,构建现代乡村文化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层面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兴盛。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其原则包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绿色发展等。主要任务则涵盖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等方面,旨在构建一个和谐、美丽、富裕的新农村。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首先,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源泉,它能够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其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在乡村发展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保障乡村按照健康、正确的道路发展,构建科学的乡村建设体系。再次,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乡村的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最后,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纽带与资源,有助于加强乡村凝聚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传统文化不仅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振兴中传承传统文化,要注重要点分析,其中保护与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经济价值的挖掘是目标,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传统文化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再度绽放。

重视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资源,在发展实践中,传统文化保护需要从法律政策层面入手,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要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区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进行保护,通过构建起基础法律政策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从教育层面而言,要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让年轻一代从小就接触并了解传统文化,培养现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从乡村层面而言,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展览和比赛等方式吸引村民和游客参与,增强社会公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可以组织传统文化工作坊让村民亲手参与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情。

注重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是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现代元素相结合,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作为相关工作者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艺术创作和产品开发等方式,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乡村中,有传统手工艺亟待传承发扬,在实践中可以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在实践中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升级传统文化,让传统民俗内容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传统节庆场景,让游客在参观传统村落时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挖掘文化中的经济要素。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同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文化旅游是传统文化经济价值挖掘的重要方面。通过开发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开展传统节庆体验活动,可以吸引众多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也是乡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可以利用当地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还能够传播当地的饮食文化。在实践中通过建立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市场,文化产品可以销往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支持。

传统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断探索创新表现形式,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增强社会参与的文化自觉,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历史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在现代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其中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的灵魂,是乡村社会历史沉淀的结晶。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政策,科学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管理部门,应当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构建起科学的乡村文化传承保障体系。要探索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要注重培养一批专业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基础。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文化建设要从基础教育阶段抓起,要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强化乡村文化教育,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开展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培训,推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力度。

创新表现形式,注入文化活力。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要结合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创新其表现形式。在具体文化传承发展实践中,可以在传统手工艺中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和使用需求的文化产品。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为观众提供全新的体验。此外,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有待探索创新,随着现代信息网络的普及,要想提升乡村传统文化吸引力,要注重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载体优势,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综合吸引力。

促进载体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基础的建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乡村发展实践中,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吸引游客,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整合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同时,特色农产品发展也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要利用当地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传播乡村饮食文化。在产品传播推广过程中要建立品牌和市场营销渠道,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夯实乡村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引导社会参与,打造宣传语言。乡村社会参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要不断鼓励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组织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活动,增强乡村社会公众和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可以组织村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文化节庆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让村民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社会参与度,形成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支撑,助力现代乡村振兴发展。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大潮中,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同时不断创新其表现形式和应用方式,才能使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政府、社会和村民要共同参与,打造乡村文化建设的综合矩阵。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只要共同努力,传统文化必将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活力,为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都林,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汉语词汇学。

-END-

0 阅读:0

源源汇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