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美妆市场上,资生堂可以说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巨头企业,就在最近资生堂却被曝出2024年的年营业额大幅下滑了73%,作为世界级的美妆巨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呢?
一、资生堂营业利润大幅下滑73%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公布2024 年业绩数据。尽管全年净销售额同比增加2%,达到9906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5.4 亿元),营业利润却仅为76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 亿元),同比大幅减少73% 。
近年来,资生堂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面临挑战,扣除外汇和业务转移及收购影响,资生堂2024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5%。其中,主品牌“SHISEIDO”在中国市场表现依旧不佳。
2024年财报显示,资生堂全年在中国市场销售情况下降的背后依旧延续的是三季报时披露的原因。资生堂曾表示,受2023年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影响,中国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购买意愿下降。资生堂在旅游零售业务方面也遭遇困境,海南免税渠道一直是国际化妆品企业布局旅游零售的重要阵地,但2024前九个月中,资生堂在中国海南岛的旅游零售业务营收减少了30%以上。
中国市场的大幅下滑趋势,在去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中就已有所显现。2024年1至9月,资生堂集团净销售额为7228亿日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核心营业利润274亿日元,同比下降26%;营业利润为22亿日元,同比下降92%。
资生堂旗下多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参差不齐。主品牌“SHISEIDO”在中国的销售额下滑明显,但“肌肤之钥”和“NARS”等品牌仍实现了增长。尽管部分高端品牌增长,但难以完全弥补主品牌下滑缺口。
二、美妆巨头这是怎么了?
在全球美妆行业,资生堂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巨头。然而,近期其营业利润大幅下滑73%这一消息,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曾经辉煌的美妆巨头,究竟为何陷入如此困境?
首先,近年来,日本在环境方面的一些污染做法给众多日本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资生堂也未能幸免。日本的核污染相关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从海洋环境到食品安全,这些问题让消费者对日本产品的信任度产生了动。对于化妆品行业而言,消费者对于产品安全性的关注度极高。资生堂作为日本的美妆巨头,其原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等都受到质疑。
其次,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日元汇率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使得大量的消费者选择前往日本购物,以享受更加低廉的价格和更好的购物体验。然而,这一趋势对于资生堂等日本美妆品牌来说却并非好消息。
原本,资生堂在中国等海外市场依赖的是免税购物等渠道来获取销量和利润。然而,随着消费者前往日本购物的热潮兴起,这些免税购物渠道的销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日本本土购买资生堂等日本美妆品牌的产品,以享受更加优惠的价格和更加丰富的选择。
此外,日元汇率优势还导致部分消费者选择通过代购等渠道购买日本美妆产品。这些代购渠道通常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和更加便捷的购买方式吸引消费者,进一步挤占了资生堂等传统销售渠道的市场份额。
第三,国内美妆市场的快速崛起,是资生堂面临的又一强劲挑战。近年来,国产品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在产品功效、包装设计、品牌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优势持续扩大。以花西子、完美日记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精准把握国内消费者需求,推出符合本土肤质和审美的产品,在社交媒体营销和线上渠道运营方面更是做得风生水起。这些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和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不断蚕食资生堂的市场份额。在大众护肤和彩妆领域,资生堂的市场份额被逐渐挤压,消费者群体不断被分流。
第四,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资生堂已经来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如何重新夺回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份额,成为了摆在资生堂管理层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资生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并取得突破,就必须深刻反思当前遇到的问题,并从产品、营销、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改革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