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爷是一位退休的工厂技师,这几天总觉得腹部隐隐不适,偶尔还有几次血色的便意。他裹紧围巾,踱进了社区医院的候诊区。等候区里,几位老人围坐一圈,或低声闲聊,或翻看保健杂志。王大爷选了靠窗的一张椅子坐下,抖了抖双手,抑制着不适。

不多时,轮到王大爷。接诊室里,坐着一位笑容温和的中年女医生——孙琳。孙琳见他神色有些紧张,便主动招呼:“王大爷,您先坐,我是孙琳医生,听说您最近有些不舒服?”
王大爷轻声道:“孙医生,我这大便情况有些异常,间或见点血,看着挺吓人。我在家还以为是痔疮,可这几天还伴着腹胀和便意急促。”
孙琳点点头,关切地说:“冬天肠道活动相对缓慢,很多老人容易忽视一些信号。但有时候,这些变化可能提示肠道里藏着更‘狡猾’的东西,比如肠息肉。”
王大爷一听,打了个寒颤:“肠息肉?听说那东西要命吗?”
孙琳解释:“息肉本身大多是良性增生,但如果长期不理会,部分息肉有可能演变成肠癌。

一、大便带血但不疼痛“如果大便里出现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丝,却没有明显的疼痛或痔疮样坠胀感,就要警惕肠道息肉在表面微出血。”孙琳说,“血液不会全混在粑粑里,而是附着在表面或伴有条状血迹。”
王大爷皱眉:“我就觉得便后有血,但不疼,也没痔疮那种肿胀感。”
二、大便形状变细“正常成人的大便呈香蕉状或圆柱状,宽度基本一致。如果您发现大便忽然变得扁细,像铅笔痕迹般细长,这可能是息肉阻塞肠腔后导致的变化。”孙琳一边说,一边在病历上做记录。
王大爷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略带疑惑:“有时候确实感觉‘出水不多’,便条也细。”
三、大便次数增多且急迫“息肉在肠壁上增大后,可能刺激肠道,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便意急迫的感觉。有些人早晨起床就得赶紧去厕所,影响生活质量。”孙琳继续道。
王大爷点头:“我前几天起夜也跑了两次卫生间。”

四、大便中带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肠道息肉表面黏膜会受到刺激,可能分泌过多黏液,形成粘液便。如果出现脓性分泌物,更要警惕可能合并炎症或息肉组织坏死。”孙琳叮嘱道。
王大爷沉吟片刻:“我倒是发现大便有点滑滑的感觉,可没特别留意粘液。”
孙琳拍了拍他的手背:“这些信号有时并不明显,老人家容易当成肠炎或消化不良。您现在最关键的是做个肠镜检查,才能排除或确认息肉的存在。”
王大爷连连点头:“行,那就做吧,亏得您提醒。”
孙琳笑道:“越早发现,息肉切除也越简单,恢复也快。冬天虽冷,但健康更重要。”
走出医院时,寒风仍在,但王大爷心里多了一份安心。他知道,只有关注生活中那些微小而“狡猾”的信号,才能为健康多加一道保险。

您是否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过排便的细微变化?肠息肉往往潜伏无声,却可能在大便中留下蛛丝马迹。出现上述任一症状,都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不给“狡猾”的息肉任何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