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网站发布了《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局部修订条文,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标准名称修改为《光伏发电站设计标准》,但仍保留强制性标准编号。

笔者粗看了一下条文,总体评价是:以抄为主,少有创新,也有失误。
下面就重点分析一下修订版中的建筑防火相关条款。

3.0.14条明显缺了最重要的《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虽然列入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但里面的条款并没有完全执行这两本国标,心口不一,是一个矛盾体。
比如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控制室、继电器室均为戊类,意思是没有可燃物,既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分类原则,也不符合《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的规定。


表14.1.1有较多的变化。油浸变压器室由原先的丁类二级,改为丙类一级,修订了一个明显的错误。
铅酸蓄电池室照抄为戊类,也按无可燃物考虑。控制室都是戊类了,这么定也无可厚非。
危废室(含油)为丙类,备品备件室为丁戊类,总体也算合理。
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真的是一门玄学。比如布置了基本相同设备的控制室,在火力发电厂中是丙类,变电站中是丁类,在光伏发电站中又成了戊类!

防火间距有较大的变化。
注意,干式变压器、干式电抗器、预装式变电站(无油)与办公、生活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10m以上!笔者觉得这不像是防火要求。
表注中规定,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构)筑物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屋外配电装置间距应为设备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事故油池的防火间距计算要注意了,不要采用电力行业标准中明显违反标准化法的规定,以国标为准!
办公、生活建筑系指生产行政楼、食堂、浴室、宿舍、警卫室等建筑物。
表注规定,单台油浸变压器、油浸电抗器、预装式变电站油量小于5t时,与事故油池和建筑的防火间距按油量5t的设备确定。感觉这很废字,直接把表中“5~10”改为“<10”不是更简洁环保?还有,这真有必要吗?
光伏发电站应该是不缺地,所以防火间距可以任性放大。

0.90h明显欠妥,来自已废止的老防火规范,早就该改为1.00h了,但照抄不误!

虽然这条也有来源,但既然用了B1级装修材料,明显是可燃物,为什么还能把控制室定为戊类呢?别人家用这条款时,控制室可是丙、丁类!而且条文写着要符合GB 50222内装修防火规范,自己却率先违反了GB 50222要求配电室全部采用A级的规定。

表14.2.1与GB 50229-2019的规定存在明显区别,屋外油浸变压器与油浸电抗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也要满足表14.2.1的要求,更加合理。

这条与GB 50229-2019的规定亦存在明显区别,屋外油浸变压器与油浸电抗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时也可以加防火墙了,更加合理。但是,典型的改了前面忘了后面,只规定了变压器防火墙的要求。油浸电抗器的防火墙没有要求吗?


这条的毛病和14.2.2条一样,也是改了前面忘了后面。和GB 50229-2019的规定相比,也有较大的区别,更加合理。

修改后的条文条理更加清晰,但不免有先入为主的瑕疵。
“贮油或挡油设施应大于设备外廓每边各1m”,各标准都是这么写,但这句话的真实语义是“贮油或挡油设施的尺寸是设备外廓每边各加1m”,无论大了还是小了,都违反应字条款,都是错的!之所以大家没觉得有问题,完全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比如说,“螺孔的直径应比螺栓大2mm”,大于螺栓直径2mm以上的螺孔,都算合格吗?肯定不是,在允许误差内刚好大2mm的才算合格!
正确的表达是“贮油或挡油设施应不小于设备外廓每边各加1m”,或者“贮油或挡油设施应大于设备外廓每边各1m以上”等。
14.2.8 至总事故贮油池的事故排油管的内径不宜小于150mm,管道人口处应加装铁栅滤网。
这是完全多余的规定。
排油管的内径由排油时间和排水坡度决定,且当变压器容量较大时,150mm内径常常不够!

表中删除了括号中的“A”类,完全是弄巧成拙!
笔者曾有多篇文章提到,E类不是一种独立的火灾类型,甚至不应该称作火灾种类,不是随便拿个标识E类的灭火器就行的,用错了就会违反消防设施通用规范的强条!
还要注意,蓄电池室仍是C类,表明有发生气体火灾的可能。如果蓄电池室发生气体火灾,那首先一定是气体爆炸。蓄电池室防爆泄压这些都是必须了?既然如此危险,蓄电池室火灾危险性类别怎么是戊类呢?还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矛盾体!

该条前面3款来自建规,第4款来自《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 55037-2022。
但是,《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已经删除了第3款的规定!也就是说,第3款不符合防火通规的规定,继续使用将违反强制性条文!
结语
《光伏发电站设计标准》GB50797-2012局部修订版中建筑防火相关条款有较多的变化,弥补了一些《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50229-2019中的不足,其中防火间距的变化较大,与变电站工程有明显的区别,但部分条文仍有瑕疵,甚至存在不符合通用规范规定的情形,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