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说柚子,大概它酸多甜少,在古诗里多带有萧瑟凄凉的况味。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里这样写:“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大概送别的滋味与柚子的酸涩相似度极高。豪放如李白,写起柚子笔下也凝结着忧愁:“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当然这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但柚子酸涩的味道也激发诗人这样冷色调的联想。金秋十月,在福建莆田,仙游县度尾镇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柚香。对于许多度尾人而言,对于秋天的回忆就是这带着清爽沁甜的柚子香。
度尾文旦柚得名于清道光年间度尾镇吴登青举人与莆田戏班子名旦吴接母的合作栽培,融合了双方优点的柚子,口感极佳,成了柚中佳品。成功后的柚子取举人的“文”义和名旦的“旦”字,将其命名为“文旦柚”。对于游子在外的人家,柚子代表一种思念:柚子已归,游子何时归?在品尝度尾文旦柚之后,我对柚子的印象顿时改变。度尾文旦柚不再是攥紧的拳头那种模样,它更像小型的铜钟,或者以前乡下常用的石头雕琢的秤砣,每个文旦柚重一点五到两斤。剥开厚厚的皮,柚心是红色的,掰开一瓣,放入嘴里,微酸中透着沁人心脾的甜。度尾文旦柚食之爽口,嚼之无渣,富含维生素C和B,在清朝被列为贡品。
度尾镇位于木兰溪上游的西乡平原,北倚戴云山脉,木兰溪横贯东西,四面环山。这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丰富,无霜期长达350天。山地土壤为砖红壤性红壤、沙质黄壤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为优质水果特别是文旦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环境。现在邻近的龙华、赖店等乡镇也种植文旦柚,但比度尾出产的文旦柚略为逊色,这与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古人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邻近乡镇出产的文旦柚,虽无这么大的差异,但在口感上孰优孰劣,食客还是分辨得出来的。度尾文旦柚已有170余年的栽培历史,其果实气味芳香,果肉质地柔软细嫩,易与囊瓣皮剥离,甜酸适度,无籽或少籽,先后获得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福建名牌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殊荣。
文旦柚上市的这个时节,与家人围在一起聊天喝茶的时刻,总少不了一颗柚子,不管白肉红心,你一瓣我一瓣,时光仿佛因为这颗柚子变长了,话也多了,笑得也更大声了。吃文旦柚时,一家人齐刷刷围坐在一起,水果刀一把切下去,用力“脱下”黄中带绿的柚子皮,柚子皮沁出细密的鹅黄色汁液,同时,一股清香气味四散开来,使劲地吸溜鼻子,沁人心脾。这柚子的味道真奇妙,刚入嘴,微苦,嚼一嚼有点酸味,咽下去的那一瞬间是甜甜的,沁心润肺,让人回味无穷。小伙伴们,金秋时节,莆田度尾文旦柚,你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