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曾担任大军区司令的邓华,被告知到四川担任副省长分管农机。离开30多年的军队,内心是非常不舍的,甚至曾希望到部队基层工作。
邓华是学生出身,学生时代就投奔革命,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长期担任政工职务。或许因为部队建设需要,读过书的人很多都优先被安排到政工位置上。
抗战中后期,他开始在军事方面独当一面,负责军政工作。
解放战争时,部队从过去的游击转为运动战、攻坚战,大兵团作战等。而且也成为四野参与攻坚作战最多的将领,如三战四平、四战四平、锦州攻坚战、天津攻坚战等等。打仗稳重,具有战略头脑的他,是12个纵队司令员中,唯一被提拔为兵团司令员的。
抗美援朝时,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兼代政委,司令员兼政委,指挥百万大军,这样的殊荣在上将当中独一份。杨得志、杨勇接替司令员时,大部分已经撤回国了。
1954年,他被任命为副总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东北是战略要地,不仅仅与朝鲜接壤,而且还背靠苏联,更是新中国重工业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是重中之重。
1960年,他被转业到地方工作,干分管农机的副省长。
对于地方工作,对于农机工作,并没有涉猎太多,到地方要从头开始。
他虽然分管农机,可省里有主管农业的省委书记,下面还有农机厅长。实际上人家两位就把工作给做了,他的职务有些形同虚设,有人劝他:挂名而已,还是少管点事,多养养身体吧。
说到身体,邓华在战争年代的身体就不好,尤其是肺气肿。1947年底发起的冬季攻势,因身体不适,而到哈尔滨休养。并没有直接指挥作战。直到1948年冬季攻势结束后,才回到部队。
或许是因为还年轻,身体一边治疗,一边工作,还能继续下去。可1959年对他造成的打击,是外人难以知道的。
当他到四川后,并没有因为身体不适,并没有因为职务问题而停止工作,反而是从头开始。因为我们是农业国,而且因三年自然灾害,使得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是问题,他更想出把力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未来的趋势。
他专心研究农机,争取从不熟悉到一知半解,再到了然于胸。不仅如此,还跑四川各个地区、县乡等地去搞调查。当时的四川辖区很大,包括现在的重庆,跑了170多县市,毫不夸张说比本地干部走的地方还多。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的情况,上级也是知道的。作为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曾经跟他长叹过,对他来川的工作是非常认可的。中央对他的工作也是清楚的。因为在九大上,他作为副省职被选为候补委员。
在四川17年,对农业发展贡献至少在了解和熟悉他的人看来是巨大的。
尽管1977年重返军队,可身体已经累垮,上级并没有让他担负很重的职务,给了军科院副院长,目的是让他先了解军队工作,等身体好转后,会调整职务,而他最后没有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