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梦归舟
久客河山患远游,蓝田梦里尽归舟。
欲棹春风故乡里,恋栈飞花不肯休。
首句“久客河山患远游”,直接点明了诗人长期客居他乡,对于远方的游历产生了厌倦和忧虑。这里的“久客”和“患远游”都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调。
次句“蓝田梦里尽归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梦境这一元素,将现实中的思乡之情与梦中的归舟相结合。蓝田,可能指的是诗人故乡的山水,也可能只是泛指一个美丽的地方。梦中的归舟,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回归的期待。整个句子充满了诗意和梦幻色彩,令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第三句“欲棹春风故乡里”,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回乡的愿望。他想要在春风的吹拂下,驾着小舟回到故乡。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也暗示着诗人希望回到故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一愿望与前面两句的思乡之情相呼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
最后一句“恋栈飞花不肯休”,诗人用“恋栈”和“飞花”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回到故乡,但另一方面,他又对现在的生活有所留恋。这里的“飞花”可能指的是春天里飘落的花瓣,象征着美好但短暂的时光。诗人用“不肯休”来形容自己内心的挣扎和不舍,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深刻。
七绝.槐国秋
明月悠悠过小楼,一帘花影似烟浮。
微凉客舍灯攲枕,已是人生槐国秋。
首句“明月悠悠过小楼”,诗人以明月为引子,营造出秋夜的静谧氛围。明月悠悠,既展现了月光的柔和与恬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小楼则可能是诗人客居之所,月光穿过小楼,为整首诗的意境奠定了基础。
次句“一帘花影似烟浮”,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月光下花影的朦胧美。花影似烟,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秋夜的凉意和萧瑟。这种景象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哀愁,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第三句“微凉客舍灯攲枕”,诗人将场景转入室内,描述了自己在客舍中的感受。微凉的秋夜,孤灯相伴,诗人在枕上感受到的不仅是客舍的寂静,更是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里的“灯在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枕难眠的情景。
最后一句“已是人生槐国秋”,诗人借用了“槐国”的典故,暗指人生的虚幻与短暂。槐国,源于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指的是梦境中的国度,后来常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诗人用“槐国秋”来形容自己的人生阶段,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感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也是万物凋零的开始,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易逝的哀愁。
七绝.山落晖
流水渹然山落晖,时光背影柳丝微。
行人才踏小桥外,新月一轮骞梦归。
首句“流水渹然山落晖”,开篇即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渹然,形容水清澈而平静,这里用来形容流水,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山落晖,即夕阳照射在山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调。这句诗通过流水和落晖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暮色氛围。
次句“时光背影柳丝微”,进一步加深了时间的流逝感。诗人通过柳丝低垂的形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柳丝也象征着离别和思念,为后文的归思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行人才踏小桥外”,将视角转向行人。小桥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通道,也是连接现实与梦境的桥梁。行人踏上小桥,既象征着即将离开此地,也暗示着即将进入新的旅程或梦境。这句诗通过行人的形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动态美和流动感。
最后一句“新月一轮骞梦归”,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而“骞梦归”则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和对归家的期盼。这里,诗人巧妙地将新月与梦归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愿望和情感。同时,这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七绝.芳菲泪
一任飘红压鬓眉,两肩能错雨风吹。
南华蝶有芳菲泪,从此人间多别离。
首句“一任飘红压鬓眉”,诗人以飘红(落花)为象征,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时光的流逝。飘红压鬓眉,形象地表现了落花纷纷,时间无情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青春的消逝和人生的无常。
次句“两肩能错雨风吹”,诗人进一步通过雨风吹拂两肩的描绘,强化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这里的“两肩能错”表达了一种坚韧与担当,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勇往直前,承担生活的重任。
第三句“南华蝶有芳菲泪”,诗人引用了“南华蝶”的典故,这里的南华蝶可能指的是庄周梦蝶的故事,象征着虚幻与现实的交织。芳菲泪则暗喻了美好事物的凋零和消逝,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悲伤和泪水。
最后一句“从此人间多别离”,诗人以别离为结尾,抒发了对人生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别离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无奈。诗人通过这一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读者对人生的离别有了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