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再吃药,就等于白吃?全天中什么时候吃药才是“最佳时间”

黄氏说趣事 2024-07-06 14:32:26

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观点,吃完饭再吃药等于白吃,实际上这种说法非常错误。

原因很简单,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都有买药被医生叮嘱饭后吃的经历,所以至少不是所有药都只能饭前才吃。

那么我们如果吃药究竟应该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能发挥药的最大效果?

一、依照人体规律用药

很多人对用药的时间观念,基本上都局限在饭前或者饭后,实际上,药物学是一门十分庞杂的科学,针对不同功能的药,服药时间也是完全不同的。

大体来看,如何用药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去判断,一是根据人体作息规律服药,二是根据身体状态服药,三是根据特殊需求服药。

所谓人体作息规律,就是人作为一种生物,非人为能控制的生物规律。

就拿血压来说,绝大多数人早上起床时,血压都会明显升高,如果此时测量血压,容易误认为患有高血压。

这其实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血压都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身体作息规律不断进行上下波动,每天早上起床后,大约6点到10点为血压高峰期,夜间0点到4点为血压低峰期。

因此如果一个人检查出血压偏高,想要服用降压药,那么最好在早上起床,血压高峰期服用。

如果错误选择在夜晚服用,那么就极易发生低血压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产生头晕、头痛甚至四肢麻木无力等问题。

降压药类似,服用抑制激素类的药物最好也要在早上,就比如对抗过敏有效果的肾上腺皮质激素。

因为人体分泌激素最旺盛的时间,就在早上7,8点左右,此时服用抑制激素药物,能极大缓解不良反应。

既然有适合早上服用的药,那么相反,也有适合晚上服用的药,例如治疗鼻炎的一款常见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

这款药是一种典型的抗过敏药,而抗过敏药在医学界又被称之为抗组胺药。

这里的组胺是一种化学递质,只要人类受到刺激,它就会从人体细胞中释放出来,根据受到的刺激不同,它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

包括但不限于毛细血管通透、分泌腺进行分泌等等,这便是我们感冒后会流鼻涕的原因。

所谓抗组胺药,其作用机理并不是阻断组织细胞释放组胺,而是通过药品中的有效成分,先和组胺受体结合,进而让组胺受体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

而由于组胺在人体生理上作用非常广泛,如果阻断了组胺的正常功能,就会使人体正常机能受到影响,继而引发嗜睡的副作用。

所以如果想要服用具有抗组胺作用的感冒药,最好的服用时间是在晚上睡觉之前。

吃完药就睡觉,不仅不会影响人体作息,反而还能促进睡眠,实在是一举两得。

可见按照人体规律服药,不仅能增加药物疗效,而且还能减少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最好弄清楚药物对人体会产生哪些作用,进而才能判断出最佳的服药时间。

二、按照身体状态服药

这里所说的身体状态,要和人体作息规律作出区别。

前者是人体的自我反应,可以理解为被动状态,不受个人主观控制,身体状态指的是主动状态,受到主观控制。

举例来说,人类起床时激素分泌会很旺盛,这是人类无法自我改变的,这便是被动状态。

而人类可以自我选择运动还是不运动,所以运动后的人体疲劳的状态就是一种主动状态,可以由人主观改变。

就比如说运动,人在运动前后绝对不能吃对中枢神经兴奋起作用的药物。某些名字里带“麻”的感冒药,例如“美扑伪麻片”就是重点需要防范的对象。

因为这些药物会极大增加人体神经中枢的兴奋,而同时我们知道,运动时人体本身就会心率加快。

如果再配上能使心率加快的药物,就好像把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容易超负荷一样,心脏容易心动过速,轻则造成心悸、恶心、头晕,重则直接猝死。

除此之外,降压药和降糖药也不能在运动前后服用。

由于人体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传递给肌肉供能,同时大脑也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而氧气供应也需要通过血液,所以运动时一定要保持充足的血压,如果服用降压药再运动,极易导致昏厥和脱水。

与之类似,人体在运动时需要糖原补充能量,而血糖又是糖原的原材料,因此如果运动前服用降血糖的药物,就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反应。

除了上述三种药物之外,运动前后还有很多禁忌药物,例如止疼药、β受体阻滞剂、服环丙沙星以及抗炎药等等。

这些药物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对人体产生损害,或者一些不良后果,因此服用前必须注意。

跟运动类似,吃饭也是一个人体可以主动改变的状态,因此不少药物在服用前最好弄清楚适合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有些药物中的成分容易和食物发生反应,进而使得吃药效果大大降低,因此这些药最好选择饭前吃,甚至早上起床后空腹吃。

例如治疗甲状腺肿大的左甲状腺素钠,它就会受到食物中的钙铁离子影响。

有些药则适合饭后或者吃饭的同时吃,例如降糖药二甲双胍或者常见的阿司匹林。

这些药服用后会对胃部产生刺激效果,因此为了减少对胃的刺激,服用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饭时或者饭后。

当然人体可选择的状态五花八门,绝不仅仅只有吃饭和运动两种,常见的包括怀孕、受伤等都是人体状态之一。

因此当我们必须服药又恰好处于或者即将出于这些状态前,一定要事先弄清楚所服药品适不适合在该状态下服用,否则若是等到后果产生,后悔都来不及了。

三、按照特殊需求服药

药物除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之外,其实还有着很多特殊的作用。

通常用于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根据特殊需求用药,危险性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用法用量。

就比如,有的人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又有很重要的日程,或是婚礼、或是见客户、或是儿时好友聚会。

那么对于此人来说,就会产生提神的需求,所以他们就会选择一些提神的药,常见的就是咖啡。

这里补充一点,咖啡也是一种药,咖啡之所以能提神,主要是内部含有的咖啡因在起作用。

对于很多止疼药、感冒药而言,无论处方还是非处方,咖啡因都是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

很多人把咖啡当成一种饮料,认为喝多一点无所谓,甚至对咖啡产生依赖,每天上班不喝一杯浑身不得劲,这种人实际上距离咖啡中毒已经不远了。

这可真不是危言耸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发表了一篇关于咖啡因毒性作用的文章。

里面提到,当咖啡因摄入≥1.2 g就会引发毒性作用,人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躁动、焦虑、失眠以及语言混乱。而如果一次性摄入8.8~14 g的咖啡因,就容易导致人猝死。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再举个与提神相反的例子,很多人为了第二天能有好的精力,在晚上睡不着的情况下会选择服用安眠类的药物,这些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容易产生生命危险。

学过生物学的应该都知道,人体一切生理反应都来自于神经信号的传递,而安眠药的作用机理便是抑制神经抵制的功能,进而抑制突触后膜电位,进而引发中枢抑制,最终达到安眠效果。

如果安眠药服用不当,或者长期服用使得人体产生依赖,就会产生记忆力减退,头晕、睡眠紊乱等副作用。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还会看到有人服用安眠药导致死亡,这其实也是安眠药服用不当严重的后果之一。

现代社会因为类似的特殊需求且被广泛使用的还有减肥药、增肌药、生发药、美白药等等。

但正如喝咖啡和吃安眠药一样,无论哪种特殊需求,服药的时候必须注意用量控制。

否则,轻则把自己弄出不良反应,重则直接危及生命,得不偿失。

结语

什么时候吃药最好,还真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不同人体规律、特殊需求和身体状态,不同的药每天有不同的最佳服用时间。大家在服药之间,可以通过上述三种分类事先作出判断。

如果觉得太过复杂,或者对所服药品作用实在不清楚的,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千万不要在没弄懂的情况下盲目用药。

参考资料:

丁香园2016-08-22《一日三次如何服?饭前饭后怎么分?这样服药才正确》

澎湃新闻2022-07-28《弄错时间药等于白吃?一图读懂9大常用药服药“黄金时间”》

人民网2018年09月17日《运动前不宜吃八类药》

人民网2018年03月16日《运动期间慎服这些药物》

澎湃新闻2021-11-24《饭前吃药还是饭后吃药?忘了吃药需要补吗?很多人都做错了…》

澎湃新闻2021-04-22 《警惕“咖啡醉”,药师眼中的咖啡因》

0 阅读:219

黄氏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