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维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自然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源头和依托,人类对物质文明的追求永远在路上,对自然的索取、占用、改造甚至破坏性开发,也就没有止境。人类不能生活在没有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世界里,由此而催生了当今社会最有远见最激动人心也最难落实的大自然保护运动。
当然,发展在人类社会永远都是主旋律。现在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通过积极创新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等实现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绿色发展,有对自然生态有利的一面,但所有的发展终究离不开自然这个基础,有可能使自然生态在传统发展压力下叠加新的压力。所以自然保护战线也要积极研究推动发展新质保护力,助力保护增强针对性,降低保护成本、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效能。
新质保护力的生命力,可能主要在思想观念的“新”上,这既有发展一方对保护的看法,也有保护一方对发展的看法。如现在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思想理念的落实,可能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保护几近在有人区创建无人区,显然并非落实保护、有利发展的必然选择。有的发展也完全未能兼顾保护,如在新能源发展中如何保护恢复水生生物“三场一通道”,区域林立的风电场如何防范撞击迁飞中的鸟类,单体面积巨大的光伏电站如何为自然植被和野生动物留出空间等,似乎都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亟需补上这些缺失。
同时,保护本身也要根据效能最大化显著提升保护理念,不断推出新质保护力。这里以最近有关媒体对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队员骑摩托车外出巡护的报道内容为例,觉得至少有两点可以和新质保护力挂钩。
一是无人区远距离巡护问题。报道称保护区核心地带距人类活动区域数百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盛夏也会大雪纷飞,巡护人员不避艰险,餐风饮露、立冰卧雪,走遍“无人区”广袤的土地,守护着以藏羚羊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主要是制止非法闯入无人区的行为,因为现在盗猎行为基本杜绝。无人区巡护人员难进入,非法闯入更不易,估计闯入活动不具大部队和经常性。有鉴于此,是不是可以先利用无人机、环境卫星等巡查,看有没有非法进入无人区的人员,如果有那就定点前往劝阻,如果没有的话,管护人员就没有必要亲历亲为去无人区巡护了。这样,即体现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增强现场巡护的针对性,把管护人员从大海捞针式的艰苦繁重的日常巡护工作解放出来,还省却了对自然生态的巡护性干扰。
二是保护中尊重自然法则问题。报道提到管护小分队看到一匹野狼扑向一只怀孕的母羊,受伤母羊挣脱野狼后跑向管护队的营地,管护队员将其抬到帐篷缝合肚皮后放归草原,尽管经此救助,当由于藏羚羊伤势太重最后还是死掉了。管护人员说:“看到野狼在撕咬母羊,我们心里很难受啊!想冲出营地去帮助它,但又不能这么做。我们的职责是保护这片土地,不仅仅是藏羚羊,也包括野狼。”
他们说的对,事实上没有做到,结果狼没有吃着到口的藏羚羊,藏羚羊也没有从人们的救助中活下来,双方都未受益。这主要是长久以来保护中已经形成了习惯,某些野生动物只能“吃”,而不能“被吃”,以致常常通过救护弱者、干扰强者,人为瓦解了自然食物链关系,而这对捕食动物、猎物和保护工作都有不利影响。如捕不到猎物就要捕食家畜扩大人兽冲突,猎物只能生而不能病老死,种群发展也会有新的问题。
对自然保护区来说,所有的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是其区别于人工驯养场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我们应该通过积极推动发展新质保护力提升保护理念,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性保护问题,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放在管控减免有威胁的人类活动上,使各项保护举措更适应区域生物多样性整体性欣欣向荣的需要,而不是只关注某一种保护对象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谨防虎口夺食、人为裂解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