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谷爱凌,又被围攻了。
这次,是因为她回到了中国。
几天前,天才少女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组照片,并配文称:
“到家了!”
最后,她还将自己的定位改成了上海。
就是这个“上海”,招来了网友们的大面积破防。
还记得在冬奥会,谷爱凌凭一己之力,为中国夺下了2金1银。
自豪。
骄傲。
但是,比赛结束没多久,她就宣布返回美国,就读斯坦福大学。
消息曝光,舆论瞬间哗然。
时隔一年,她重返中国,可出乎意料的是,国人对她的态度,却不如上一次那般欣喜,反而是口诛笔伐。
“在所谓的西方上流社交圈一文不值,所以回来挽回一波人气?”
“这姐们又来中国骗钱了。”
“什么国籍?来干嘛?”
反差如此之大,让人不禁想问:
曾经万众瞩目的天才少女,究竟是因为什么从神坛跌落到“深渊”?
属于谷爱凌的荣耀,似乎犹在眼前。
史上最年轻的自由滑雪金牌得主;
唯一一个“大满贯”,并在同一届奥运会夺得多枚奖牌的运动员;
中国史上第一位获得自由滑雪金牌的得主。
在种种荣耀的加持下,谷爱凌这三个字,响彻大江南北。
不光是她,连带着她的家人,都成为了大众学习的榜样。
这种欣赏,尤其是知道她推广滑雪这项运动,是为了激励、鼓励其他女孩之后,更甚。
“我想要激励年轻女孩们,想要推广这个运动,还有那些年轻女孩们,她们可能在电视上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滑雪榜样,能够改变这样的现状,就是我发自内心做这个决定的原因。”
大众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她开挂人生的“冰山一角。”
参加巴黎的名媛聚会。
走戛纳红毯,拍大刊封面。
入选了《时代》杂志评选的最有影响力人物,为高奢品牌LV走秀,成为各大品牌方的“宠儿”。
多少明星可望不可即的“名流圈”,于她而言,易如反掌。
是讨好吗?或许是的吧。
但不能否认的是,她的身上,的确有让人“讨好”的资本。
足够优秀,足够独立,足够果断。
而也正是因此,有太多的人想看她的“笑话”。
于是,她的日常生活,被网友像素级放大解读,稍微不顺他们的心,就会被他们笔诛墨伐。
2022年5月,重返美国的谷爱凌,在社交平台发文称:
“谢谢中国。”
离开中国的本意,是为了继续完成学业,没想到就是此举,触动了部分爱国认识的敏感神经。
冬奥会结束后,她的行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从网上报道的来看,光是代言,她就已经接了不下20个。
预估收入,大概是432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2.75亿多元。
赚的盆满钵满,然后回美国。
顺着这一点,大家都对她,耿耿于怀:
“挣完钱了就跑真开心。”
“她说的果然是中国,不是祖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之后,一场针对谷爱凌的网暴,开始了。
首先,和外国男人谈恋爱。
去年12月,谷爱凌和一名男子在滑冰场亲吻的视频曝光。
之后,网友化身“柯南”,将该男子的资料如数奉上。
是足球队队长,同样也是象棋社社长,并且和谷爱凌一样热爱体育。
很优秀。
但可惜,不是中国人。
于是,网友“暴怒”。
挖苦她“数典忘祖”,骂她“崇洋媚外”。
更是有人讽刺,说她之所以找白人男友,是因为她有一种“黑奴心态”。
其次,是担任美国申奥大使。
2022年6月,谷爱凌在纽约的一档节目上,向外界宣布了自己的新身份。
“事实上,我是盐湖城2030年申奥大使。”
要知道的是,这不单单只是她一个人荣誉,这也是在侧面说明,中国体育对全球的影响。
抛开她的中美混血不说,光是看她得奖的频率,拿到这个代言,也算是实至名归。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在正常不过的话,却让她深陷舆论无法自拔。
在他们的认知里,谷爱凌身为中国人,就要一心为国付出,不能为美国代言。
如果她这么做了,就是两面三刀。
所以,这则视频曝光后,她的身上就多了几个标签:
“卖国贼”“双面人”“青蛙公主”。
骂的惨不忍睹,全然忘记了当初她为国争光的时候,全然忘记了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丝毫没有犹豫的那句:
“我从不后悔代表中国出战。”
再次,是她的期末成绩。
前不久,谷爱凌发布了一条动态,内容是对2022年的年终总结。
“感谢朋友们一年来对我的支持鼓励和爱护。”
再寻常不过的分享日常,却硬生生被网友解读成了“炫耀”。
尤其是那句“课程全部满分的成绩”更是让多无数网友破了大防。
或是嫉妒,一个疑似博主的网友开始了“有理有据”的质疑。
“她的‘满分’是美国整体学分膨胀的结果,还有不能忽略的事实,是她的选课,都是父母精心挑选的。”
将这个文章总结一句话就是:
学校放了水,父母帮了忙,学校“满分”的遍地都是。
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当有网友问“谷家父母和团队策划了什么”时,他的解释就显得苍白无力。
“ 妈妈或者司机开车,你在后排写作业,算不算团队和帮忙呢?”
可笑。
荒谬。
可出乎意料的,居然有人信了,并越传越离谱。
“斯坦福的教授畏惧谷的名声,一看是她就直接给了满分。”
“只要有钱,随便进,随便毕业。”
字里行间,无一不在透漏着一点,那就是:
我们就是当事人,没人比我们更懂斯坦福。
发表该言论的心态暂且不知,唯一确定的就是,经过广大网友的操作,谷爱凌“天才少女”的称呼不在,连带着这个学校也变得“廉价无比”。
或是觉得可笑,对于网友此举,她只是阴阳道:
“什么样的团队能又跟上我的工作行程,又能让我拿到斯坦福的满分成绩???请尽快推荐。”
不过,她的“阴阳”并没有起到大的作用,毕竟现在的她,在国人心中已经“罪不可赦”。
从前是正能量的国民偶像,现在只是一个得过几次奖、拿过几块金牌,“国内挣钱,国外花”的“双面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谷爱凌对中国的爱,一直被忽视。
众所周知,欧洲国家瑞士,就好像藏在山脉中的天堂:
夏天凉爽,冬天也不算冷。
几百年前,欧洲人就很喜欢到瑞士。
不过,他们只会在天气热的时候来避暑,过了夏天,酒店基本上都是空的。
避免“铺张浪费”,一家酒店的老板和客人打赌,说瑞士的冬天更有趣,要是不满意就赔钱。
到了冬天,客人如约而至。
白雪皑皑,客人从雪山“嗖”的滑下,就像是仙侠剧中“御剑飞行”。
越滑越刺激,越滑身体越棒。
不出意料,众人更爱瑞士。
之后,冰雪运动成为了欧洲的全民运动;再之后,冬奥会诞生。
出乎意料的,中国人也爱冰雪运动。
并且早在数万年前,就有古人学会了滑雪。
一步步传承,最终,在冬奥会上夺奖,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冰雪梦想”。
但可惜,均已失败告终。
究其原因,无非是就一个字:穷。
冰雪运动又称“贵族运动”,但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没有合身训练服。
于是,为了练习,运动员只能滑“野冰”,在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一边哭一边训练。
更难的是,他们的训练对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欧洲运动员,根本产生不了威胁。
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欧洲运动员,一个个把奖牌揣进兜儿。
好在,我们本就是迎难而上的人。
屡败屡战,最终在拼了十几年后,夺得了第一枚奥运会奖牌。
而谷爱凌,就是第一个为中国拿下女子雪上金牌的人。
为国争了光,也带动了国人的积极性。
她的付出,我们有目共睹安。
不止于此。
关于中国的发言,她也都是积极的。
不同于回答国籍问题支支吾吾的孟美岐,谈到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时,她满脸自豪。
明明是混血,却无数次的向外界表示,自己是“北京大妞”。
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论,我们都能亲切的感觉到她身上散发的爱国气息。
所以,她从不会说“我爱中国,中国是我家”,她只会用最简单的行动和细节来证明,她爱中国,爱她的家。
大众对她的评价,之所以两极分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国籍。
截止现在,百度百科对她国籍并为说明,而她本人也从未在公开场合去证实自己的国籍。
是中国籍还是美国籍,又或是双国籍,依然存在议论。
但不管如何都不能否认,她是真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