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6 月 29 日,人民大会堂里的气氛庄重而热烈,“七一勋章” 颁授仪式正在这里举行。
一位精神矍铄、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众人的搀扶下走上领奖台。
他,就是蓝天野。
当主持人提到 “蓝天野曾是地下尖兵” 时,全场一片震惊,在大众的认知里,蓝天野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塑造的众多角色深入人心。
尤其是在 1990 版《封神榜》中,他饰演的姜子牙,白须飘飘,道骨仙风,那句 “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也让无数观众记住了他。
然而,谁能想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还有着另一重鲜为人知的身份 —— 间谍。
白天,他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用精湛的演技演绎着人生百态;夜晚,他却化身为神秘的地下工作者,在黑暗中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默默奉献,隐姓埋名长达 75 年。
他的一生,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他又是如何在演员与间谍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之间自由切换的呢?

1927 年,蓝天野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原名王润森。
自幼,他便跟随曾祖父来到北京定居,小时候的他,就像个典型的富家子弟,养鸟、斗蛐蛐、玩牌、打弹球,生活得无忧无虑,逍遥自在。
稍大一些,他又迷上了绘画和京剧,常常跟着母亲泡在戏园子里,或是自己在家画画,王润森自幼便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从花鸟鱼虫到人物风景,他的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17 岁那年,凭借着出色的绘画功底,他成功考入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油画系 。

这所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美术教育学府,当时由徐悲鸿担任校长,在学校里,王润森如虎添翼,他的绘画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还受到了校长徐悲鸿的亲自指点。
然而,他的命运却随着时局的变化发生了转折。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平很快沦陷。
王润森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曾经繁华的城市刹那间变得满目疮痍,这一切,都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也让他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
原本幸福安宁的家庭,也因战争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他的祖父、祖母、父亲相继病故,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
尽管母亲竭尽全力维持着家庭,但生活的艰辛还是让王润森早早地体会到了人生的不易。
在学校里,王润森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专注于绘画。他看到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种爱国活动,心中的热血也被点燃。
他开始思考,自己能为国家和民族做些什么?绘画,是否还能成为他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就在他迷茫之际,话剧走进了他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观看了曹禺先生的话剧《北京人》,一下子被剧中 “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 的台词深深震撼住了。
那一刻,他仿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在同学苏民的引领下,17岁的王润森开始投身于话剧事业,出演了《日出》中的黄省三一角。

他高挑的身材、眉清目秀的面容,以及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让他在舞台上如鱼得水,并很快就成为了话剧社的小生担当。
他和伙伴们一起,不断表演爱国剧目,用激昂的台词和生动的表演,向观众传递着爱国思想,试图以这种形式来唤醒国民的爱国热情 。
尽管在话剧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王润森的内心却始终充满了苦恼。
他当初走上话剧舞台的初衷是为了报效国家,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
然而,现实却让他深感无奈,他发现自己的努力对于满目疮痍的祖国来说,根本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命运。
他渴望能够找到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

1945 年,就在抗战胜利前夕,一位神秘的女子悄悄回到了王润森的家中。
她就是王润森的三姐石梅,此时的她,已经是一名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
石梅此次回家,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 —— 在北平开展地下工作,为迎接抗战胜利做准备,她的家,也因此成为了秘密联络点 。
石梅的归来,给王润森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她带来了许多像《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籍,这些书籍,就像一把把钥匙,为王润森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和理念。
王润森被这些思想深深吸引,内心的革命热情也被渐渐点燃。
在三姐的影响下,王润森很快被发展为地下交通员,他每天晚上用短波收音机收听解放区的广播,记录重要信息,然后刻成蜡版,油印成文,传递给其他地下党员,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从西山到西直门的每一次出行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但王润森从未想过退缩。
1945 年 9 月 23 日,这是一个让王润森终生难忘的日子,在三姐的介绍下,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地下党员。
从那一刻起,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而是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希望的战士!

成为地下党员后,为了安全起见,王润森按照组织上的要求,将名字改为“蓝天野”,他说,这个名字寓意着地下工作会像天空一样广阔,充满希望。
改名后的蓝天野,继续以演员的身份为掩护,活跃在话剧舞台上。
1948 年,为了迎接解放战争的胜利,保存实力,党组织决定将部分党员分批撤回解放区。
蓝天野则负责护送一些同志转移,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因为敌人洞察到了我党的意图,在各个路口都设置了关卡。
在仔细谋划后,蓝天野带着乔装打扮的一行人,分成几个小组,秘密朝解放区进发,结果没走多远,他们就遇上了敌人的岗哨。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要去哪里?” 敌人端着枪,大声喝道。
蓝天野冷静地站出来,做着揖说道:“长官,我们是普通老百姓,要去走亲戚。”
敌人半信半疑,开始对大家进行仔细的搜身和盘问。
在这危急时刻,蓝天野急中生智,悄悄向身边的同志使了个眼色,然后故意和敌人争吵起来,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
趁着敌人分心的瞬间,其他同志迅速分散,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们快速躲进了附近的小巷子里。
蓝天野则继续与敌人周旋,他沉着冷静,巧妙地应对着敌人的问题,始终没有露出任何破绽,最终,敌人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只能放走蓝天野。
蓝天野摆脱敌人后,迅速找到了其他同志,带领他们继续前行。
经过几天几夜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成功抵达了解放区。

1949 年 10 月 1 日,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而对于蓝天野来说,这一天同样意义非凡。
他作为“苏联文化代表团”接待组成员,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望着天安门城楼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听着毛主席那庄严而有力的宣告,蓝天野激动不已:自己多年来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祖国迎来了新生,而他也将迎来新的人生阶段 !
1952 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成立,蓝天野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成为了人艺的第一批演员。
在这里,他不断挑战自我,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角色。

在话剧《茶馆》中,蓝天野饰演的秦仲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秦仲义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他怀揣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四处碰壁,最终梦想破灭。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蓝天野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了解那个时代民族资本家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
他还亲自走访了一些老资本家,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力求从细节入手,力求将秦仲义这个角色塑造得更加真实、生动。
在排练过程中,蓝天野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精益求精。他反复揣摩秦仲义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状态,通过细腻的表演将其内心的挣扎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表演风格独特,既有激情四溢的爆发,又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真切地感受到了秦仲义的喜怒哀乐。
最终,蓝天野成功地塑造了秦仲义这个经典角色,他的表演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也成为了《茶馆》这部经典话剧的一大亮点。

除了《茶馆》,蓝天野还在《北京人》、《蔡文姬》等多部经典话剧中有着精彩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演艺经验的不断积累,蓝天野在演艺生涯后期逐渐转型为导演。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话剧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话剧事业的发展。
1963 年,蓝天野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话剧《山村新人》。
在执导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自己多年来在表演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演员们。
他还注重演员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同时,他还非常注重舞台的整体效果,从布景、灯光到音乐,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力求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 。
此后,蓝天野又陆续执导了《家》、《吴王金戈越王剑》、《贵妇还乡》等多部话剧。
他执导的话剧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还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除了执导话剧,蓝天野还非常注重培养新人,他深知,话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努力和奉献,因此,他经常亲自为青年演员授课,传授自己的表演经验和技巧。
他鼓励学生们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许多青年演员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了话剧界的中坚力量,如濮存昕、宋丹丹、梁冠华、王姬等。
蓝天野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除了在话剧行业贡献突出外,在影视领域,蓝天野同样有着卓越的成就。
1986 年,电视剧《封神榜》的剧组找到了蓝天野,邀请他出演姜子牙一角。
起初,蓝天野对这个角色并不感兴趣,因为他觉得电视剧的表演方式和话剧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他对《封神榜》的剧本也不太满意。
但是,在剧组人员的多次劝说下,蓝天野最终还是决定接下这个角色,他认为,这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多人的机会 。
为了演好姜子牙这个角色,蓝天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深入研究了姜子牙的人物性格和历史背景。
他还专门请教了一些道教人士,学习了道教的礼仪和文化,力求将姜子牙的仙风道骨和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拍摄过程中,蓝天野不顾自己63岁的高龄,亲自上阵完成了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和场景,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赢得了剧组人员和观众的一致赞誉 。
《封神榜》播出后,立刻引起了轰动。
蓝天野饰演的姜子牙白须飘飘,道骨仙风,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观众心目中最经典的姜子牙形象,而他也凭借在剧中的精彩表现,荣获了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此后,蓝天野又陆续出演了一些电视剧和电影,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比如,《末代皇帝》中饰演醇亲王载沣、《渴望》中饰演王沪生的父亲王子涛等等,凭着出色的演技和敬业精神,每一个角色都被他演绎得栩栩如生 。
在演绎生活之外,蓝天野还重拾画笔,师从李苦禅和许麟庐两位大师学习绘画,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他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并未因退休而停下脚步。
闲暇之余,他还喜欢摄影、打台球、抓娃娃,还养了许多流浪猫狗,对外界授予他的“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他看得很淡,他曾对记者幽默地表示想养两只狗,分别叫“大师”和“泰斗”。

2022年6月8日,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因病在北京家中离世,享年95岁。
蓝天野的离去,如同一颗巨星的陨落,让整个艺术界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和地下英雄,他的故事这才被更多人知晓。
从话剧演员到地下党员,从导演到教育家,蓝天野,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传奇,也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与奉献。
参考文献:1、李明.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蓝天野[J].戏剧艺术,2021,45(3):45-47
2、张华.中国话剧百年经典人物[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