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仅是汉族政权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开始,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总共12位皇帝,却表现出严重的参差不齐,有些对明朝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奇葩到令人难以想象,也有些皇帝是非参半,功过都有。
例如开国皇帝朱元璋,此人堪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开局一个碗,以乞丐的身份从南到北统一了中国,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也是他开启了针对官僚阶层的反贪腐政策,直接影响了明朝数百年。
另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朱瞻基,他被称为是明朝的“六边形战士”,文治武功无所不能,还有气运加深,厉害程度,甚至超过他的爷爷朱棣和祖父朱元璋,除了寿命较短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缺点,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却差点毁了明朝。
朱棣口中的“好圣孙”
朱瞻基的皇位稳固性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或许就只有朱标能与他一比,如果说朱标是历史上最稳固的皇太子,那么朱瞻基就是历史上最稳固的皇太孙,并且成功继承了皇位,开创了明朝的“宣德之治”,甚至可以推测,如果让他多活十年,明朝能向后延续百年。
朱瞻基的存在影响了明朝好几代人,甚至连他父亲朱高炽的皇上之位,都是因为朱瞻基才得以继承的,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是靠靖难之役打败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得来,他甚至皇帝暗弱难以治国,所以在传位问题上费尽了心思。
长子朱高炽是朱棣四个儿子中最不像自己的,相比于昔日封狼居胥的朱棣,朱高炽的身体肥胖,并且十分柔弱,连走路都需要别人搀扶,上马都不可能,所以朱棣并不太想将皇位传给他,和朱高炽相比,二儿子朱高煦和朱棣最为相似。
不仅有一定的文采,还多次跟随他出战,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连朱棣也曾经许诺会将皇位传给他,朱高炽除了自己坚守的仁义道德之外,似乎没有其他任何优势,即使面对弟弟的强势和针对,朱高炽不以为意,就在这时,朱瞻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
虽然最终朱棣立朱高炽太子,但只是因为遵循朱元璋的祖训“立嗣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最终让朱棣彻底站在朱高炽一边的,就是朱瞻基,因为他在看到朱瞻基的表现之后,就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再是因为祖训和礼法而作出让步。
在朱棣的眼里,他恨不得直接将皇位传给孙子朱瞻基,因为此人从小就表现得十分优秀,在武功方面,某一次番邦来朝,皇室之内举行了射箭比赛,朱瞻基小小年纪,既然力压内外人才,一举夺得魁首,后来朱棣考他文学,依然能够对答如流。
朱棣对此感到十分高兴,认为这个皇太孙才是最像他的,所以从小就呆在身边培养,不仅在外出作战时,让他随军出征锻炼,还在过程中传授一些文学知识,只不过此时的朱高炽还在,他总不能效仿父亲朱元璋,跨过儿子将皇位直接传给孙子。
也就是说,朱棣为了让朱瞻基当上皇帝,所以才将皇位坚定不移地传对了他的父亲朱高炽,如果没有前者,或许朱棣的皇位早就已经传给了二儿子朱高煦,而朱瞻基的功劳,不仅是帮父亲顺利继承皇位,后续的稳固也离不开他。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明朝的皇位争夺,并没有因为朱棣决定传位而结束,甚至一直持续到了朱棣在出征途中去世,由于朱棣当初立下的承诺没有兑现,所以朱高煦一直耿耿于怀,很多次都想效仿唐太宗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哥哥获得皇位。
所以用各种借口屯兵养兵,只不过他畏惧自己的父亲朱棣,一直迟迟没有动手,朱棣对此也十分了解,知道他没有这个胆子,所以并未制止,朱高煦也属于有勇无谋之类,最终在太子的恳求之下,朱高煦的守卫被削,被下放到了一个十分偏远的地方。
朱瞻基的冷酷手段
在很早时,朱瞻基就一改怀柔怯懦的形象,他是未来的皇帝,所以对威胁父亲皇位的人,不再软弱,即使父亲朱高炽不管不顾,但他也不能容忍,面对叔叔的针对,朱瞻基直接采取反攻,即使对于自己的叔叔也毫不手软。
他早就意识到眼前的叔叔朱高煦觊觎皇位,早晚都是自己的威胁,所以很多次主动出手,甚至连永乐年间汉王谋反的大案件,也有人说是朱瞻基一手策划而成的,其实这样的推断并不意外,凭借朱高煦的胆量,根本不可能在朱棣没有去世之前就起兵造反。
朱瞻基的这一手回马枪,不仅稳固了自己皇太孙的位置,还削弱了叔叔的实力。
除此之外,朱瞻还暗中力量,在文武大臣和宦官之中建立自己的势力,配合父亲朱高炽柔弱的外表,二人刚柔并济,在这场权力争夺的风浪中稳固了下来。
后来朱瞻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明代的第五任皇帝,虽然仅仅在位了10年时间,但依然完成了影响力深远的“仁宣之治”,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是明朝前期十分重要的统治者,朱瞻基在前期社会中进行的考察,就可以看清他的历史地位。
登上皇位之后,他首先解决的是威胁皇权的藩王问题,从制度和政策上对分封在各地的明朝藩王进行了大量的限制,首先处理的就是叔叔朱高煦,当时朱高炽驾崩,朱瞻基准备从南京返回继承皇位,竟然遭到了朱高煦的暗杀。
但此时的朱瞻基并不是当年的朱允炆,对于这样的突发情况,他能够做到从容应对,由于早年朝廷之中有众多的支持者,所以朱瞻基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风平浪静地度过了这一次叛乱,随后朱瞻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针对藩王。
为了确保各地方藩王不会太过强势,朱瞻基经常抽调王府守卫,前往服役或驻守边疆,这样大张旗鼓地削弱让有些王府,甚至连举办婚礼都感到人手不够,更加不可能起兵造反,到朱瞻基统治后期,很多藩王不仅被削除了兵力,还被迁到了内地。
当年朱允炆未曾完成的削藩行动,竟然在朱瞻基这里顺利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朱瞻基明朝宗藩势力的削弱和限制并不彻底,因为有部分,是朱瞻基政权的重要阶级基础,不可能彻底对他进行削弱,朱瞻基的做法也只是内部阶级对皇权一部分贵族的挫伤。
由于保留了他们不劳而获的经济特权,所以增加了明朝的财政负担,在政治方面,朱瞻基完善了内阁制度,设立了巡抚制度,同时也改革了科举。
与此同时,朱瞻基对不完善的法治进行了改革和加强,对于少数民族,朱瞻基采用积极的防御政策,和朝鲜日本两国的往来也加强了当时中国的对外交流。
总而言之,仁宣之治的全面实施,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方面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宣德末年,整个社会的局势像永乐年间一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社会稳定,战争也逐渐停止,但就在此时,他却做了一个错误决定。
遗留下来的宦官之祸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宦官之祸”最为明显的朝代之一,朱瞻基从继位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宦官势力,为了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培训,甚至设立内书堂,从小就开始培养,选取10岁左右的人二三百个,将他们视为朝廷的未来力量。
所以,在朱瞻基统治时期,很多太监都备受宠幸,甚至被赐予免死诏,更为夸张的是,朱瞻基还重用宦官参与朝政,这种现象,虽然早在朱元璋时候就已经出现,但前者对其管控十分严格,朱瞻基则不同,从中央到地方,从民间到军队,几乎都有宦官参与。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在朱瞻基统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官干政扰民的情况,朱瞻基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朱祁镇继承皇位,父亲的的影响父亲的影响,对太监更加重用,甚至听信谗言,亲自带兵征讨瓦剌,最终导致自己被俘虏。
这场战斗让明朝的军队精英几乎损失殆尽,“土木之变”更是让朱瞻基统治时期的政治隐患全面爆发,若不是明代宗及时挽救损失,明朝或许就不复存在,后续更是出现了魏忠贤等一系列权臣太监,彻底掌握了明朝政治,这一切都是朱瞻基留下的隐患。
毫无疑问,朱瞻基这个皇帝是功过兼备的,但从后续明朝发展的方向来看,这个皇帝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功绩甚至已经超过了朱元璋和朱棣。
参考文献
[1]郑彩云.论朱瞻基与明代的宦官之祸[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37-40.
[2]郑彩云.明宣宗弊政及其对明后期政局的影响[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4):40-44.
[3]洪飒.沾了儿子光的皇帝[J].初中生学习(高),2011,(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