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一定用得上的“早恋”电影,现在不看也要备着

予锐课程 2025-03-18 15:28:57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今天想聊聊“早恋”,早恋这个词已经不像从前那么敏感,因为社会在变化,父母也在成长,大家不再将早恋视为洪水猛兽,我和闺蜜对有人给女儿写情书这件事都比较松弛,会跟小孩开玩笑地讲,有人表白,说明你有魅力。

但我们那时候,父母的处理方式都比较简单粗暴,我还记得青春期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被男生喜欢,每次打开课桌抽屉,看见那种折成千纸鹤、心形的玩意,就特紧张,生怕被家长或老师发现。

现在回想起来很好笑,被人喜欢又不是罪过,有什么好害怕呢,那个年纪,异性间的兴趣实属正常生理心理反应,那种朦胧又纯粹的好感,其实今天看来也很珍贵。

不过,虽然这代家长的教育观进步了,不再因为早恋这种事过分苛责孩子,但内心也还是不希望孩子因为早恋影响学习,更不希望因为早恋留下难以弥补的心理伤痕。

所以,我一直都想找到能把“早恋”讲得比较透彻的书,帮助我用不说教的方式,温和引导孩子。很遗憾,市面上大多都是从青少年性发育角度阐述的工具类书籍,直到看到《怦然心动》。

这本书的豆瓣评分9.1,但可能是影像表现直观的缘故,我更喜欢它的改编同名电影,家里有青春期或者即将迈入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强烈推荐,就算现在不看也可以存起来,迟早用得上。

因为,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像《怦然心动》一样,把“早恋”这件事表述得如此细腻而深刻。它不只讲情感,还讲了人要看整体而不是局部,讲了两个家庭不同的价值观......恋爱,或许只是这部电影最细微的引线,它最想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祛魅的成长故事。

▲来源:豆瓣海报

布莱斯家刚搬来时,仅一眼,朱莉就明白了什么叫坠入爱河,她喜欢他那双深邃的眼睛,觉得包含着别样情致。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于是她主动上前帮忙,想和布莱斯搭话,他却没有回答。单纯的朱莉把布莱斯的躲闪理解为害羞,之后更主动地和他亲近,只是她没想到,她错位的理解,成了布莱斯的困扰。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和简单的朱莉不同,布莱斯很会察言观色,无论是父亲的暗示,还是和朱莉在一起时身边人发出的嘲弄声。

这些声音让他不堪其扰,但他不敢直接和朱莉说,于是在六年级,布莱斯想出一个大招,主动和朱莉最讨厌的女生亲近。

虽然他对女生聊的话题毫无兴趣,但在遇上朱莉时,还是会主动拉住女生的手,想让朱莉知难而退。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计划进展得很顺利,如果不是后来,朋友喜欢上女生,偷偷向她告发布莱斯的话。女生一巴掌打碎了布莱斯的计划,但在朱莉看来,却是布莱斯被解放的信号。

自从布莱斯和女生脱离关系,朱莉觉得他又开始对自己友善起来。

被迷恋蒙住双眼的朱莉,无视了那巴掌的含义,自顾自认为布莱斯是无辜的。

直到有一天,朱莉爸爸突然问她,为什么会喜欢布莱斯。

爸爸提出的“整体与局部”概念,是父女俩这段对话中最精彩的部分,如果有一天,千寻突然告诉我,她喜欢上一个男孩,我想我也会把这个概念讲给她听。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朱莉说:

“我不知道,或许是他的眼睛,或许是他的笑容。”

爸爸问:

“那他这个人怎么样?”

朱莉:

“什么?”

爸爸:

“你需要看整体。”

朱莉:

“那是什么意思?”

爸爸:

“一幅画的整体效果远比细节重要,一头牛只是一头牛,一片草地本身只是长满了花和草,穿过树丛的阳光,仅仅是一束光线,但当你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它可以变成奇迹。”

这时,朱莉还不明白其中含义。

但当她因为捡风筝爬上一棵梧桐树的顶端,她见到了前所未见的风景,草地在阳光下组成画卷,空气里是她从未嗅过的清甜。

第一次,朱莉的注意力不再跟随布莱斯,她坐在树顶,看云卷云舒、日升日落,看丝丝缕缕的光线穿过云层,感受光影流动造成的瞬息万变。

这一刻,她突然有点理解了爸爸说的,整体大于局部的含义。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不知何时,施工队的人来到树下,说这棵树的主人想砍掉它盖房。

朱莉怎么能接受呢?她在树上呼唤布莱斯,希望他和自己一起反抗,但布莱斯没有来过树顶,自然无法理解它对朱莉的意义。

校车开走了,树下的人们来来往往,只有朱莉仍不愿挪动半毫,直到爸爸来了,登上云梯,告诉她是时候离开了。

就这样结束了,朱莉哭了两个礼拜,失去梧桐树的朱莉像是失去了支柱,它让她的世界变得更大,失去它后,她的世界也变得空了。

爸爸或许无法对朱莉的体悟感同身受,但他尊重她的感受,他不希望朱莉忘记这棵树带来的奇妙感受,于是把梧桐树画成一幅画送给女儿。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从此,这棵树从那片土地移植到朱莉的床头,也种进了她的心里。

朱莉不再需要爬上它才能打开视野,她的视线变得更远也更多面,能看见之前不曾察觉的角度。

比如,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布莱斯的感情,不只是因为布莱斯没有帮助她留下树,也因为当她称赞这棵树时,布莱斯故意用嘲弄的口气说,如果你的美丽指的是极其丑陋的话,没错,它很美丽。

布莱斯对朱莉的偏见来自他的父亲,布莱斯的父亲总是瞧不起朱莉爸爸,数落他的工作和爱好,嘲笑他的旧车和他们家长期不修缮的院子。

布莱斯就像一块海绵,吸纳着人们对朱莉的恶评,他记得同学对他和朱莉爬树的嘲讽,记得父亲对朱莉一家的嫌弃,便对她和这棵树避而远之。

可意外的是,很少和布莱斯交谈的外公,却因为朱莉保护树的新闻,主动跟他搭话,还夸朱莉很有骨气。

布莱斯说:

“这女孩很烦的,她从三年级就开始缠着我。”

“不是每个人都能和这样的女孩子做邻居。”

外公建议布莱斯不带偏见,认真读读朱莉的新闻。

但布莱斯没有那棵树,现在的他只能看见局部,甚至,是那些更坏的部分。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看过蛇吞鸡蛋后,布莱斯就把鸡蛋当成恶心的事物,朱莉却把鸡蛋孵化作为研究课题,见证了生命奇迹的诞生。

她学着照顾小鸡,包揽饲养产生的一切琐事,直到母鸡顺利长大。

邻居们争先购买朱莉的鸡蛋,可她第一想到的,是把鸡蛋送给布莱斯。

“嗨,布莱斯,我给你们家带来了这个。”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布莱斯没有拒绝,但也没说出自己害怕鸡蛋的事。

朱莉每天都来送鸡蛋,布莱斯总在她离开后偷偷扔掉鸡蛋。

这天,朱莉又来送鸡蛋,接过鸡蛋后,布莱斯和朱莉闲谈了几句关于梧桐树的事。

这些话让朱莉停下脚步,她在思考,是不是布莱斯心中仍有自己,可就在这时,她看见了出门丢垃圾的布莱斯,而自己刚刚送的鸡蛋,就在垃圾袋里。

得知鸡蛋每次都被扔掉,朱莉再也忍不住了:

“你知道吗,其他人都是抢着买我的鸡蛋!”

朱莉不再理布莱斯,布莱斯却越发能在沉默里看清自己的过错。

一天晚上,外公来到房间,告诉了布莱斯一些他从不知晓的事情。

原来,朱莉一家没有钱修缮院子,是因为有一个智障叔叔要养,而且房子是他们租住的,本应由房东管理。

朱莉叔叔是因为脐带绕颈导致智障的,外公说,布莱斯出生时,也经历过同样劫难,只是幸亏医生技术高超,才逃过一劫。

想到父亲一直以来对朱莉一家的嘲讽,布莱斯突然直观感受到了父亲的冷漠,如果自己当时没有被救过来,会被怎么对待呢?

这时,布莱斯和外公正好散步到那棵梧桐树旁,外公跟布莱斯说:

“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这世上,有的人暗淡浅薄,有的人光彩万丈,有的人败絮藏心,而当你无意中邂逅一个灿若霓虹的人,自此之后,世间只得她一人。”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这番深奥的发言,布莱斯没听懂一点,在他心里朱莉根本没有闪光,又谈何灿若霓虹?

但也是在这瞬间,他意识到,自己从没有真正了解过朱莉,就像他不曾了解自己的出生一样,关于朱莉的一切,他总是听信别人的传言,而不是自己独立的判断。

布莱斯拿出曾经无视的新闻报道,想起朱莉说过的话,心底突然涌起一股悸动,但这份悸动,让他更加恐惧。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第二天餐桌上,母亲说想请朱莉一家过来用餐,布莱斯心里泛起涟漪,宴会那天,他满心欢喜试着衣服,发现朱莉一家快到了,又匆匆下楼迎接她们,但当他和朱莉独处时,朱莉的态度却极其冷淡。

他说,你看起来很漂亮。

她说,我不想再跟你讲话,现在不想,以后也不想。

布莱斯愣住了,他不知道,他的退缩已经伤害朱莉很多次。

和布莱斯不同,朱莉一直是勇敢的,在他扔掉鸡蛋,嘲笑她家院子后,她开始靠自己一点点修整院子,不是为了向布莱斯证明什么,只是想让家变得好一点。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朱莉想起父亲曾告诉她的,整体大于局部,当她用这种方法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整体小于局部”,布莱斯其实也不例外。

当迷恋退散,她重新握回了思想的主动权。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宴会上,两家人的气氛有点尴尬,布莱斯的父亲仍牙尖嘴利,他嘲弄朱莉珍爱的树,讽刺她的哥哥们不务正业,看起来上不了大学。

得知他们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却准备先追求音乐梦想时,布莱斯的母亲突然提起,布莱斯的父亲曾经也是个出色的萨克斯演奏者。

朱莉的哥哥们大方坦诚地邀请布莱斯父亲一起探讨音乐,这瞬间,布莱斯父亲的挖苦像是突然哑了火,从父亲尴尬的脸色里,布莱斯品出了一点悲伤的意味,而已经能洞察更多的朱莉,似乎窥见了他光鲜外表下,内心藏着什么腐烂的东西。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忽然,她的心绪平静下来,是的,她不了解他们,因为陌生的他们从未走进她的生活,那她也无需再为他们的评判费心了。

临走前,朱莉向布莱斯道歉,说她不该对他冷淡,可布莱斯分明听懂,这不是原谅,她只是不再在意了。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她要将注意力和情绪转回更加值得的人和事身上,这晚,没有布莱斯扰乱思绪,朱莉睡得格外安心,另一边,布莱斯却在床上辗转反侧,他想的不只是朱莉,还有父亲那段沉默。

布莱斯像是突然开了窍,看见了未曾看清的东西。

父亲的暴躁、讽刺,好像不是对向他人的,而是对向他自己的,可能他曾在梦想和金钱之间选择了后者,便看不上选择另一条路的人,他取笑朱莉爸爸的画,嘲讽她哥哥对音乐梦想的追求,好像以此才能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朱莉说我是懦夫,难道我的爸爸也是懦夫吗?

布莱斯还没从这顿晚餐中回过神,学校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动就开始了,他被选为“篮子男孩”,要在全校面前,被拍卖给出价最高的女生。

布莱斯觉得很丢脸,朋友却来恭喜他,已经有女生为他争起来了,可布莱斯并不在意,那些都不是他想见的女孩。

听着自己被拍出最高价格,直到坐在午餐场地,布莱斯仍无法把眼神从朱莉身上移开。

突然,他像是着魔般起身,走到朱莉身前,想要亲吻她。

朋友追出来,斥责布莱斯不懂事,全校最好的女孩就坐在他面前,他却为朱莉搞砸了一切。

可当朋友再次贬低朱莉,威胁要和他绝交时,布莱斯同意了。

这一次他没有懦弱,也没有因为嘲笑而退缩,只是他还是没能理解何为尊重。

朱莉哭着跑回家,羞愤过后是强烈的无助,那是她很早就幻想过的吻,可它不该是这样轻率的。

她不想再和一个不懂她的人沟通了,此时的布莱斯却变得异常坚定,他不停地敲门、打电话,无论被拒绝多少次,都没有放弃。

两天后,朱莉突然看到,布莱斯在门口,挖着她精心呵护的草坪。

她气炸了,爸爸却说,是他允许的。

朱莉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窗外的布莱斯停下动作,他搬来了一棵树苗,无需多言,朱莉一眼就认出那是一棵梧桐树。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或许,布莱斯还是无法理解它对她的意义,可起码,他愿意开始重视,也愿意开始理解,从行动上做出改变。

朱莉走出门,看着那双曾让她怦然心动的眼睛,才发现这么多年来,他们从没有真的聊过。

但是那一天,他们开始聊天了。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这是个始于怦然心动的故事,也是个在怦然心动冷却后才真正建立起链接的故事。

看到他们重新走到一起,我相信这段关系是能够持续下去的,因为它不再是基于对方某个局部的延展想象,而是彼此向后退一步,看见了对方的整体。

朱莉这一步,迈在她对情感祛魅那刻。

先动心的她,曾满心都是布莱斯,可正是这种热切和盲目,使她的自信成了武断。

直到爬上那棵梧桐树,更广阔的视野让她的目光从布莱斯身上移开,她开始认真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这份喜欢。

于是,当布莱斯诋毁她珍视的树,丢掉她送他的鸡蛋时,她不再为他找理由。

自信重新开始为她所用,让她能够把握自己生长的节奏,朱莉开始理性地分析,自己的爱究竟该放于何处。

当单一的迷恋转化为多元深度的探索,她见证了生命的起源,理解了家庭的承担,认识了个体生活的不易,也清楚真切地看见了身边爱着自己,真正值得关注的人。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和朱莉不同,布莱斯的视野一直是混沌的。

他习惯倾听外界不好的声音,同学的嘲弄,父亲的贬低。

身为孩子,他或许是早慧的,早早就能听懂别人话语背后的负面含义,可也是这份懂得,让他的视野迷茫起来,只知闪躲,从未尝试迎痛探索,弄懂别人这样说的原因,弄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

布莱斯后退一步那刻,源于第一次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第一次觉察到父亲的冷漠与刻薄,发现这个在他生命里发号施令的掌舵人,或许并不如他想的那么值得全信。

布莱斯窥见了父亲的沉默,这沉默擦亮了他混沌的视野,让他头一次不再闪躲,直面探究父亲愤怒的背后原因,看清了它背面的悲伤,也看清了他潜藏的虚弱无力。

当完成对权威的祛魅,布莱斯找回了自己的视野和自信,也终于有勇气直面外界的声音,直面自己真实的内心。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从朱莉和布莱斯的成长故事里,我看见了早恋的两面性。

青春年少情愫初开,难免对异性产生好感,如果因为这份好感而迷失了自己,早恋就是坏事。

但如果能像朱莉一样,从迷恋到审视迷恋,从看见局部到看见整体,从爱别人到爱自己,从一个男孩走向更大世界,早恋又何尝不是一件有益于成长的好事呢?

这种辩证的呈现方式,或许才是适合青春期孩子的“早恋教育”。

当看着两个年轻人的手,重新触碰到一起,我甚至有些感动。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好像看到一份经过岁月历练、打磨的情谊,就像这棵小小树苗,在此刻扎下了根基,它会陪伴他们继续生长,再次带着他们向上,无论他们是否能携手走到最后。

那时,或许他们都会选择爬上树顶,再次撑着它的枝桠,看见高远、耀目、与众不同的风景。

▲来源: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文章封面:电影《怦然心动》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予锐课程

予锐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