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与好友外出游访,共同写下一首七律,出语精妙,堪为佳作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5-28 10:46:50

诗歌风格多种多样,不仅与个人性格、经历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创作时的环境和心情等因素。喜上眉梢时,诗人笔端的文字可能酣畅淋漓,充满豪情;身处绝境时,才子们愁情满怀,笔墨沉重,字里行间也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凉和凄苦。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各不相同,所以如果将不同作者的诗句放在一起,读者细细推敲,应该可以分辨出来。唐代两位才子就曾一起联句,虽然不能说天衣无缝,但也是衔接完美。下面分享杜牧与好友一起外出游访,共同写下一首七律,出语精妙,堪为佳作。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唐 · 杜牧

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

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

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

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

杜牧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晚唐诗人,赵二十二即他的好友赵嘏,他们彼此之间经常诗文酬答,相互调侃。赵嘏虽然比杜牧大三岁,却比对方迟了将近十六年才进士及第。可是杜牧不仅没有低看赵嘏,而且还非常钦佩他的才学,尤其赞赏他的名作《江楼感旧》,也会亲切地称呼他为“赵倚楼”。

杜牧还曾这样赞美他的这位好友:“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杜牧将赵嘏比作盛唐诗人杜甫(号少陵野老),又称呼他为翰苑(指李白,他曾供奉翰林),这样的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不过也反映出赵嘏的不凡才华。

明府,是唐代对县令的称呼,这位张大人具体情况无从考察。杜牧有一次与赵嘏携手前往张大人的一处别业,然后又共同题写了这首诗。

杜牧首先抒写开篇,“陶潜官罢酒瓶空,门掩杨花一夜风。”诗人说东晋高士陶渊明辞官退隐之后,经常自斟自饮,每次都会将酒瓶喝空。虽然掩门闭户,却依然可见风吹杨花,四处飘飞,一派凄楚景象。

作者含蓄地将自己比作陶渊明,暗示他如果有朝一日退隐林泉,或许也会效仿前贤。同时诗人由于仕途不顺,也借助杨花暗指自己经常四处漂泊。

赵嘏听完杜才子吟诵的前两句,默默赞赏,同时又不甘示弱,于是他也继续高声朗诵,“古调诗吟山色里,无弦琴在月明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我有幸和杜才子在一起访友、吟诗,又可借此机会深情地怀念前贤,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陶渊明的身边,听他悠然地在月下弹奏着无弦琴。

如此美妙的感受,让赵嘏觉得心境舒畅。或许他早已看淡得失荣辱,丝毫没有杜牧那种患得患失的忧虑,所以言辞中也委婉地透露出一种洒脱和不羁的情怀。

杜牧一边饶有兴致地聆听,一边细细地琢磨着赵嘏的诗句,心中也暗竖起大拇指。杜牧稍微沉思片刻,便又信手拈来两句,“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

杜才子意味深长地说,伸出很远的屋檐、高耸入云的古树,非常适宜鸟儿在此栖息、幽居。一朵孤云在山间时隐时现,又不断地追逐着傍晚的彩虹。这一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中的“云出无心,鸟倦知还”,寓指诗人经常感到孤寂,又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最后由赵嘏收尾,“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诗人叹惋地说,东篱的菊花让人印象深刻,轻松的氛围也让彼此可以深入交流。只是可惜此次游访活动结束后,大家不知何时方可重聚。

“闲醉”二字,传达出一种惬意和恬静的感受;“与谁同”三字,则是赵嘏暗自叹息知音难觅,此次一别恐怕再难享受如此美好的时光。

读完全诗,读者应该可以感受到两位晚唐才子的卓越才华、以及不同的心境。杜牧志向远大,又不得重用,心情压抑,语调也显得沉郁。赵嘏仕途失意,却不以为然,更愿意过着悠然恬淡的日子,所以他的文字也显得超然和脱俗。朋友们,您是如何评价这首诗,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6 阅读:229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