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重复单调,平淡无奇,人们每天为了生计奔波和劳累,心情难以放松,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而当文人墨客们来到大自然,乐听鸟语、喜闻花香,观看潮起潮落、欣赏云聚云散,心中顿时就会激发起创作的激情。
古代一位才子中年时经常外出公干,他每到一处都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一边积累文学素材,一边寻觅创作灵感,然后再精心构思,反复推敲,最终谱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下面分享杨万里的两首七绝,构思新颖,场面壮观,令人拍案叫好。
过宝应县新开湖
南宋 杨万里
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
中间不是平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
作为南宋杰出的诗人,杨万里喜欢深入生活,还善于取长补短,并创立了诚斋体的独特风格。诗人以一颗自然之心,感受世间万物,并从中深入挖掘出一种童趣。这首诗创作于诗人途经江苏宝应新开湖时,技巧高超,耐人咀嚼。
诗人来到湖边,看见一片开阔的水面,顿时感觉心情舒畅,于是便情不自禁地开始吟诵诗句。前两句极其形象,远远望去,天上的云烟好像一直压着水面,湖里的波涛也显得冲天而上。
作者不说水天一色,也不提波浪滔天,而是用“压水、打云”,形容出云烟与波浪一来一去的情景,仿佛彼此正在戏耍,显得极其生动,又充满了诗趣。
后两句忽然转折,作者认为如果其中没有一抹林木阻隔,那么就会形成一种水色、天光相互融合的画面,并将难以分开。言下之意,正因为云天与水面之间隔了一大片林木,才让彼此不能亲密接触。
诗人似乎非常惋惜,好像水色、天容是一对情侣,他们渴望相互依偎在一起,可是那片“平林树”却不懂风情,偏偏留在其间,阻碍这对情侣幽会。全文写活了原本静态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场面壮观、又充满情趣的自然景象,令人拍案叫好。
桑茶坑道中
秧畴夹岸隔深溪,东水何缘得到西?
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
杨万里的诗篇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雨雪风霜、鸟兽虫鱼皆可入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摹,精心地构思,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诗人坚持不懈地开创自己的诗歌风格,在寻幽探奇和隐逸闲适中,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这首诗展现出作者在泾县桑茶坑道中的所见所闻,令人印象深刻。秧畴,即水稻田。
诗的大意是:一条深溪汩汩流淌,溪水两岸遍布着稻田。诗人非常好奇,如何才能让东岸之水流到西岸?诗人经过仔细查看,终于发现只要在水面上架设一条引水槽,清水就能轻松来往,就像从空中飞过去一般。
炎热夏季,诗人一路走来,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于是便在溪边的树荫下小憩片刻。他一边喝水,一边欣赏着溪岸边的风景,然后突然看见空中一根横木,于是便感到非常纳闷。经过仔细研究,这才发现这根木枧(jiǎn)原来是一条引水槽,主要作用是让两边的水位均衡,于是便暗暗地为当地老乡的智慧点赞。
诗人一次偶然的遇见,让他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又体会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也在不经意间解除了疲劳,可谓不虚此行。读完全诗,大家一定非常钦佩杨万里的细心和好奇精神,更会赞赏这首朴实而又精彩的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