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历史爱好者们!今天咱要聊一位超牛的皇帝,那就是康熙,妥妥的大器早成的千古一帝。他开创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为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曾说:“国家以用人为要;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论才则必以德为本,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话,可太有道理了,也能看出康熙看人的独到眼光。下面,咱就一头扎进康熙那波澜壮阔的一生,看看他到底有多厉害。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可是相当关键的人物。小小年纪就登上皇位,面对各种复杂局面,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路过关斩将。先是智擒鳌拜,夺回大权,接着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噶尔丹,一桩桩大事,每一件都干得漂亮。他让清朝的版图更加稳固,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他出生于1653年,在1722年离开了人世。祖籍在现在辽宁那一带。他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康熙这一辈子,最痛心的事儿,就是鳌拜专权那会儿,自己空有皇帝之名,大权却被鳌拜牢牢攥在手里,那滋味可不好受;最欣慰的,当然是荡平四方,把大清的统治巩固得稳稳当当,让国家繁荣富强。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是他在位期间用的年号。这皇帝当得时间可够长的,8岁登基,69岁逝世,一共做了61年皇帝,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这在位时长可是空前的纪录。
1661年,顺治皇帝才24岁,就因为患天花去世了。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年仅8岁的皇太子玄烨登上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康熙。当时,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4位满族权贵,因为功勋卓著,就成了辅政大臣。可没过多久,鳌拜这家伙就飘了,自恃功高,开始专擅朝政。他还不断制造冤狱,打击那些和他不对付的人,根本不把小康熙放在眼里。就算康熙亲政了,他还死死抓着大权不放手。小康熙心里那叫一个气啊,但他知道自己现在实力不够,不能硬来,表面上就只能屈从于鳌拜。
这康熙脑袋瓜转得可快了,他想了个绝妙的主意。从各王府里挑选了100多名亲王子弟当自己的侍卫,组成了善扑营。他天天带着这些侍卫练习摔跤,练得那叫一个厉害。康熙八年(1669年),16岁的康熙觉得时机成熟了,联合内大臣索额图,利用善扑营的子弟,来了个出其不意,智擒鳌拜。然后,康熙宣布了鳌拜30条大罪,直接把他终身监禁了。这下,康熙终于夺回了大权,开始大展宏图,书写自己的传奇人生。
1673年,镇守云南的藩王吴三桂,野心膨胀,自封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还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公开叛乱。他这一闹,他的那些党羽纷纷响应。好家伙,半年之内,叛乱的烽火就烧遍了半个中国。这可把康熙给气坏了,他果断调兵遣将,镇压叛乱。同时,康熙还制定了一个聪明的策略,重点打击吴三桂,对其他叛军,能争取中立就争取,能让他们归降就归降。他充分发挥满洲八旗的军事优势,和叛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战斗,到1681年,终于把三藩之乱给平定了,大清的江山又安稳了一些。
1682年,康熙趁着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之势,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一文一武,合力主持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1683年8月,施琅带着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登陆台湾岛。这一下,台湾正式归顺清朝政府。康熙皇帝马上命令设置台湾府,把台湾划到福建省管辖。从那以后,台湾在清朝政府的统一管辖下,稳稳地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南方的战事刚结束,康熙又把目光投向了北方。那时候,沙皇俄国不断向东扩张,对我国的领土虎视眈眈。康熙可不能容忍这种事儿,他开始谋划抗击沙俄。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政府把沙俄霸占黑龙江流域的企图给粉碎了。康熙坚持“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这可太重要了。
1688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又来搞事情,发动叛乱。他们的首领噶尔丹带着军队东进,那兵锋都快逼到距离北京仅有700里之遥的乌兰布通了。这还了得,康熙为了消除叛乱,稳定边疆,亲自披上战袍,御驾亲征,讨伐噶尔丹。1696年,康熙皇帝率领军队在昭莫多之役,把噶尔丹打得落花流水。噶尔丹这下陷入绝境,没办法,只能服毒自尽。平定噶尔丹之后,康熙趁机加强了对青海和西藏的控制,让大清的版图更加稳固。
康熙这人特别有治国的才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政绩。他先解决了水患和漕运问题,让老百姓的生活安稳了许多。接着,他废除了圈地政策,鼓励大家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为了恢复生产,康熙还多次减免赋税,把丁银的总额固定下来,规定以后就算人口增加,也不再加赋。这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对促进经济发展那是好处多多。他还压缩官营手工业,规定宫廷、官府用的东西,都得向商人购买。这些改革措施,实际上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很有帮助。从康熙年间开始,全国好多手工业城镇都越来越兴盛了。
康熙帝一生都特别崇尚文教,对文人雅士那是优容有加。他自己刻苦钻研儒学,大力倡导程朱理学,还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组织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朱子全书》《性理大全》《大清一统志》等一大堆书籍。康熙大规模地编纂书籍,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振兴文教事业,促进学术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成立了南书房,挑选一些汉族臣子陪他研究学问,好多人因为这个得到了提拔。康熙从少年时代起,就对数学、天文、音乐等学科特别感兴趣,积极学习。后来,他还组织编写了《数理精蕴》和《律历渊源》,为传播西方的科学知识出了一份力。
从康熙的人生经历里,咱们能学到好多宝贵的东西。他能创造出盛世伟业,和他的英明果断、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这也是成大事的人共有的高贵品质。在生活中,咱们也要学习康熙,遇到事情要果断决策,不能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