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病逝多年,一姓贺的老人对儿女说:你们把姓氏改回“毛”吧

浩舞默画历史 2025-01-18 10:45:05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凌晨逝世,一时间举国悲痛。

在确定守灵名单时,毛主席的女儿李敏表示,应该把导弹专家贺麓成叫来。

而多年之后,贺麓成又十分诡异地对自己的儿女说,让他们从此后改姓“毛”。

中国人重视宗族观念,改换姓氏的事情非同小可,贺麓成的儿女一时间难以接受。

为何贺麓成会参与主席守灵?他又为何要让孩子改姓呢?

这就要说到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了。

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和母亲

毛主席家共有兄弟三人,他在自己闹革命的同时,也刻意地去培养两个弟弟。而老三毛泽覃,更是被寄予了厚望。

毛泽覃能文能武,又能搞地下工作,是个非常全面的人才。

但是,他的两段婚姻,都以妻子的牺牲而告终。

所以在进入中央苏区后,他又与贺子珍的妹妹贺怡组建了家庭。

毛泽覃与贺怡

时间很快来到了1934年,蒋介石的军队发动了凶猛地第五次“围剿”。

当时的毛主席失去了军事指挥权,只能看着李德、博古二人生搬硬套他国经验,结果导致了战斗的失败。

为了保住革命火种,红军主力要走上长征之路了。而贺怡和毛泽覃,则是受命留在苏区,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身为革命军人,毛泽覃与贺怡责无旁贷。

但是,当时的贺怡有孕在身,实在是不便行动。

无奈之下,毛泽覃让妻子回赣南待产。然而有谁知道,两人这一别,竟然是阴阳两隔。

1935年1月,贺怡产下一名男婴,按照事先的约定,她给儿子取名为毛岸成。

但是,仅仅3个月之后,她就听说了丈夫的死讯。

为了掩护自己的战友,毛泽覃遭到了敌人的围攻,最终壮烈牺牲了。

然而此时的贺怡根本没时间去哀悼,因为敌人的搜捕已经近在咫尺了。

无奈之下,她将儿子送到了永新县花汀村,由亲属贺调元抚养。

贺调元的年岁很大,为了掩人耳目,他对外称毛岸成为自己的孙子,并给他取了一个新名字,叫贺麓成。

贺调元家的经济条件不错,所以童年时的贺麓成,并没有吃太多的苦。

相比起同龄的孩子,贺麓成不仅吃喝不愁,还能上学,实在算得上是幸福了。

但是,他却经常看到爷爷拿着一些从别处寄来的信件,在那里暗自垂泪。

爷爷为什么哭,成了年幼的贺麓成心中,一个最大的疑问。

而这个疑问的答案,将会在1949年揭晓。

1949年8月,跟随四野大军南下的贺怡,再次来到了贺调元家。

她一看到贺麓成,便哭了出来,抱着他喊着孩子。

而贺调元也拿出了那些神秘信件,告诉贺麓成,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他的妈妈。

十几年了,贺麓成也是第一次听到了“妈妈”二字,不禁泪湿眼眶。

相认之后,贺怡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是解放军的干部了,有了足够的条件抚养儿子,所以要将贺麓成接走。

而贺调元也明白,儿子跟母亲生活天经地义,于是就收拾了东西,送贺麓成离开。

从此后,贺麓成就和母亲一起在吉安生活。

网图

可是谁想到好景不长,为了寻找毛主席的儿子毛毛,贺怡出了车祸,失去了生命。

而贺麓成自己,也受了很重的伤。本以为来到天堂的他,一只脚却迈入了地狱。

万幸的是,贺怡的姐姐贺子珍及时出现了。

这位毛主席曾经的夫人,在苏联生活了很长时间,最终于建国后来到了上海生活。

她听说贺麓成的事情后,马上将他接到了自己的身边生活。

贺麓成(后排左三)

贺子珍对待贺麓成,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得尽心尽力。

终于,贺麓成的伤痊愈了,并开始在上海读书。

不过,由于一些政治原因,贺麓成并未改回自己的本名“毛岸成”。

贺麓成在家乡上学时,成绩是相当优秀的,甚至还多次跳级。

但是到了上海之后,他却突然感觉学习吃力了。

上海的教学水平高,同样是高二年级,学的东西与自己家乡的学校截然不同。

几次考试不理想后,贺麓成便动了放弃的的念头。

而他的舅舅贺敏学,察觉到了贺麓成此时情况不对,于是便提点他说,希望他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在新的时代为国争光。

贺麓成因此而重新振作,不断努力学习,后来还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

本来,他还有机会去苏联留学。但是因为两国关系的突然变化,他的这个目标最终未能实现。

贺子珍(左一)与贺小平(右二)、贺敏学(右一)的合影

1956年,国家为了研制导弹,决定调一批政治上可靠、学习成绩优秀的人才,去钱学森麾下学习。

而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贺麓成,很快就参军入伍,然后去钱老那里报到。

在新的单位里,贺麓成的学习更加努力。他凭借自己的外语优势,翻译了上百万字的技术资料。

1961年,贺麓成成为了中国的第一批导弹工程师。而此时,他不过才27岁。

在日常的工作中,贺麓成并没有变成别人的传声筒,而是越来越有自己的见地。

在研究导弹的飞行控制时,他甚至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并且得到了钱学森的认可。

1964年,贺麓成承担了中国中近程导弹的研究项目,并且在试验中一举成功。

从此之后,他证明了自己,成为了我国的顶级导弹专家。

这段时间里,贺麓成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那就是女医生谭晓虹。

两人的感情非常融洽,并且育有一子一女。

他们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单位分配的小房子里,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也其乐融融。

1959年,贺麓成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遗憾的事:他没能抓住机会,见到自己的大伯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嫁给了炮兵司令之子孔令华。

在举行婚礼之前,李敏曾经想邀请这位素未谋面的堂哥到场,顺便让他见一见毛主席。

但是,由于贺麓成的工作保密级别太高,从外界根本找不到人,所以此事后来就错过了。

贺麓成听说后,也是后悔得捶胸顿足。

这之后,随着政治风暴的到来,贺麓成的处境开始变得艰难。

然而,他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去掺和那些“运动”,而是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来搞研究。

在那十年间,他写出了好几篇重要的论文,让自己在导弹领域内的地位,变得更加不可动摇。

正如前面所说,在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了。

李敏在商讨守灵人名单时,强调一定要将贺麓成加进来。

贺麓成很快赶了过来,也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大伯。

只可惜,如今的二人,已经是天人永隔了。

这之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迎来送往,贺麓成仍然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

到了1983年,国家将毛泽覃认定为烈士,并且将相关证明送到了贺麓成的单位。

人们这才得知,原来这个声名显赫的导弹专家,居然是毛主席的亲侄子。

这件事一过,贺麓成的身份也就算是正式公开了。

于是,他干脆把自己的孩子叫来,让他们从此之后改姓“毛”。儿女一听大吃一惊,不知道父亲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于是,贺麓成拿出了自己父母的照片,向他们讲述了过往的种种。

他的儿女这才得知,原来自己竟然是毛主席的侄孙。

贺麓成因为在科研方面的巨大贡献,得到了正师级的待遇。

但是在他的晚年,却一直在低调生活。

他总是对人说,自己不会沾父辈的光,这一点他确实做到了。

从他的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毛主席的优秀家风,也能感受到初代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贺麓成的故事,将会激励我们后来人不断向前,取得新的成绩。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长城长.导弹专家贺麓成的传奇经历[J].档案时空,2003,(05):4-6.

[2]刘回年,裘之倬.默默无闻的奉献——记导弹专家贺麓成[J].瞭望周刊,1987,(21):21-23.

0 阅读:2
浩舞默画历史

浩舞默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