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项英、任弼时宣布解除毛主席的军权,王稼祥急的气冲斗牛

浩舞默画历史 2025-01-19 12:24:59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1932年10月,为了确定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的具体应敌策略,中央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召开了一次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毛主席、王稼祥和任弼时、项英等人,在讨论过程中,众人因为主动出击和进行防御作战的两种战术僵持不下。

最后甚至演变成毛主席是否要继续留在前方指挥作战的问题。

宁都会议旧址

当时任弼时和项英表达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宣布解除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

王稼祥对这个决策急的气冲斗牛,并且直言,从前几次反围剿的胜利中以及打赣州的教训中,应该逐步认识到毛主席的思想主张是符合红军和苏区实际情况的!

王稼祥

那么,这次会议的结果是怎样的?毛主席和王稼祥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深厚感情?

一 、初次见面

毛主席和王稼祥之间感情深厚,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历史关头,为了革命事业,王稼祥和毛主席总是齐心协力的共渡难关。

而就从事武装斗争的历史来看,毛主席是早于王稼祥的。

王稼祥在莫斯科

1929底的时候,王稼祥还在苏联学习,就已经得知了毛主席和朱德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事迹。

王稼祥对于毛主席的做法十分赞同,有了返回国内进行武装斗争的念头,随后从西欧转道返回上海。

在1931年的六届四中全会上,王稼祥向中央领导提出了自己要到根据地工作的想法,因为当时根据地急缺政工干部。

中央就派遣任弼时、王稼祥和几名共产国际驻华人员前往江西瑞金,王稼祥等人到达瑞金的时候,苏区正在进行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的会议讨论。

这也是王稼祥和毛主席的初次相见,王稼祥在先前已经得知了毛主席身上的诸多事迹,所以会议上一直耐心听着毛主席的发言。

当时毛主席针对当前的敌我情况有着十分具体的分析,在座的其他革命将领因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的胜利,对毛主席的讲话也是十分信从。

这些情况都给王稼祥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会议的间隙还专门跑过去与毛主席打招呼。

王稼祥向毛主席讲道,我刚从白区来,很多情况不了解,对打仗更是外行,听了你们的发言后深受启发,会后是否可以再向你专门请教。

仅是从这番话语,不难看出王稼祥对于毛主席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军事能力是十分认可的,并且自己也十分谦虚好学,想要尽快融入苏区的工作中。

毛主席待人一向宽和,对于王稼祥这种愿意主动学习的行为十分赞同,连连点头回应说,都是自己同志,千万不要客气,我也正想向你请教很多事情。

两人在会议结束以后,就跟随指挥机关转移到了龙冈古镇,王稼祥刚刚安排好住宿,就被毛主席请了过去。

毛主席和王稼祥的初次交流,主要是围绕在彼此的著作上,王稼祥读过毛主席的《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等作品。

二、 结下友情

毛主席也读过王稼祥写的对立三路线批判文章,毛主席评价说王稼祥写的内容有理有据,很多地方都颇有见解,随后针对苏区的工作问题两人谈了很多。

王稼祥在当天的会议上是听的多,但很多地方并不了解,就询问毛主席有关第二次反围剿的具体应对策略。

毛主席十分高兴的走到桌子旁边,用毛笔在纸上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游击战里操胜券。

下联则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中歼敌,王稼祥看罢连连叫好,想要抄录下来的时候,毛主席则告诉他这就是为他写的。

两人聊了整整一夜,王稼祥才在天亮的时候抱着这幅字离开了毛主席住所,而毛主席在纸上写的东西,也成为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胜利的重要战术依据。

有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王稼祥对于毛主席的这套灵活作战思想更加相信,认为主席的看法和见解更适合此时的苏区具体情况。

也只有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才能够在国民党的军事威胁下将革命壮大。

然而当时在中央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和王稼祥有着一样的认识,唯经验论、教条主义者也有很多。

1932年6月的时候,当时为了应对来犯之敌,苏区中央局做出一个调动,那就是将中央局分为前方和后方。

前方中央局由周恩来、毛主席、王稼祥和朱德四人成立军事最高会议,后方中央局则是任弼时、项英、邓发和顾作霖四人。

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蒋介石在次月准备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攻,前方中央局和后方中央局在应敌策略上产生分歧。

毛主席等人的意见是部队北移,在宜、乐、南丰一带诱敌深入,布置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主战场。

任弼时等人的意见则是让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威胁南昌地区,调动敌人的进攻兵力转移的同时进行正面决战。

从后来的历史结论来看毛主席的决策是符合前线实际情况的,不仅预定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的主战场,也勾画出来一张战略蓝图。

产生分歧就要通过会议的方式做出最终决定,因此上在1932年10月,中央局在宁都小源村召开了决策会议。

项英脾气火爆,当场对毛主席的意见做出批评,认为这是保守和等待主义,并且指责毛主席的行为已经同中央的指示背道而驰。

任弼时等后方中央局与项英是同一立场。

毛主席站在客观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作战方案,和项英等人据理力争,最后项英和任弼时从第四次反围剿的作战方案选择上,上升到要解除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

三、 王稼祥的发言

王稼祥听到这句话之后,立刻站出来进行反驳,认为从几次反围剿作战的经验来看,毛主席的思想主张是符合红军和苏区实际情况的。

主席提出来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已经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对抗敌人的有效策略,指挥决策也是被一再证明正确的,红军和苏区能有今天的局面,与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

王稼祥和毛泽东

王稼祥语出惊人,会场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在这个时候,毛主席为了缓和矛盾,主动站出来说要请病假,最终宁都会议以项英等人的意见为准,进行了第四次战役。

前排:王明、项英、朱德、王稼祥、毛泽东、康生。后排: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秦邦宪、陈云

一段时间以后,王稼祥在主持战前工作会议的时候,被敌人的飞机炸弹炸伤,当时弹片已经穿进了王稼祥的腹部和胯部盆骨,肠子也有损伤。

周恩来连忙带人将王稼祥往瑞金红军总医院护送,毛主席听闻消息立刻赶到了医院,前来查看王稼祥的伤势。

当时医院的条件十分落后,做手术的时候是没有麻药的,王稼祥在被抢救了八个小时时间,体内的弹片也没有全部清除。

毛主席站在病床前面流下了泪水,担心王稼祥会再也醒不过来,万幸王稼祥在昏迷三天以后终于苏醒。

因为这次受伤,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红军准备长征的时候,王稼祥是被博古等人计划留在当地百姓家养伤的。

毛主席在得知这件事以后,立刻找到博古等人争论,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王稼祥留在敌后,必须一起行动。

王稼祥在事后得知毛主席为他说话,感动的说道:

“我们是不能离开党组织,离开部队的。”

毛主席回答道:

“是啊!革命还需要我们这些赤胆忠心的党员来努力争取胜利呀!”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陆卫明,王文辛.王稼祥对毛泽东的几次关键支持[J].百年潮,2024,(06):32-39.

[2]钟同福.王稼祥: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导者[J].党史纵横,2024,(05):45-47.

0 阅读:0
浩舞默画历史

浩舞默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