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聊武则天,唐太宗在位的时候,国家的统一稳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之后,形势有所变化。特别是徐敬业造反和吐蕃起兵,度威胁到政权的安危。对此,武则天的态度是坚决和强硬的,应对也非常有效。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宁,她一方面派名将王孝杰打击侵占安西四镇的吐蕃兵,收复了安西四镇。另一方面则采取和亲安抚的策略,重置安西都护府。公元702年,又设置北庭都护府,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武则天从当皇后执掌朝政到离位放权,其间长达数十年,社会稳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业绩不容辩驳。如果她立无字碑意在彰显如此功业也无可厚非。有人并不同意此说,提出尖刻的意见,认为武则天此举是自知罪孽深重,故而还是不说为妙。武则天之前,太宗长孙皇后曾作《女则》,是一位广受赞誉的女人,如果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武则天确有不为人齿的一面。
古代对女人的要求甚严,“从一而终”的贞洁观念对每个女人都是一视同仁的。武则天先是唐太宗宫人,似乎一切都被定格,但她居然成了太宗之子高宗的新宠,此乃大违常伦之事。更何况在高宗之后,她又私宠张易之兄弟,在正统道学家眼里,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女人还应该是仁慈而富有爱心的。武则天曾和李治有几个子女,但却对子女残忍无比,毫无作为母亲的仁慈爱心。
她和李治的第一个女儿出生的时候,刚被高宗重召回宫不久,本是想生个儿子与王皇后竟夺皇后之位的,然而天不从人愿。于是她亲手掐死了女儿,把亲生骨肉当作晋升的工具,确实让人寒心。高宗在世之日,曾想让太子李弘提前即帝位,武则天认为此举将危及自己的政治前途,竟用毒酒谋杀了儿子。后来,武则天为了个人目的,派人到巴州将李贤逼迫致死。李贤同样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其心何忍?武则天作为母亲,确有让人非议的地方,作为皇帝,也有残暴倾向。
凡是反对她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如她晋位为皇后,就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竭力反对,她如愿以偿之日便是这些人的末日。另外,她在位时推行的强权政治也造就了批手段残忍的酷吏,在民间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好像是俗不可耐的陈腔滥调,但要评价武则天,舍此之外,再无他想。她墓前的无字碑,也许是想留与后人评说。诚如是,更见武则天的聪明和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