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获悉,根据禅城区人民法院2月6日发布的《债权申报通知书》:
已于2024年12月30日裁定受理佛山市中力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对佛山百花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强制清算申请。

另外,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11月27日,裁定受理了佛山市中力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对佛山市升平商业企业集团提出的强制清算。

来源:企业破产重整案件
也就是说,2024年底,佛山百花物业发展、升平商业都被申请了强制清算!

经营长达33年!
佛山知名公司被申请强制清算
佛山市升平商业企业集团、佛山百花物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企业均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经营长达33年。
①佛山市升平商业企业集团: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2356.8万人民币。企业地址位于禅城区升平路,于2009年8月已被吊销。

②佛山百花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旧城区改造、建设、开发,出售商品楼宇等。注册资本高达1200万美元,办公地点位于祖庙的百花广场内。

来源:天眼查
据了解,百花物业发展公司曾于2013年打造了“百花广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
2024年3月,在“祖庙总商会会员名册”中,佛山市百花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仍然担任“副会长”职务。

来源:禅城区工商联
从天眼查发现,百花物业发展主要股东共3家公司,分别是:佛山市正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占比40%)、嘉胜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占比30%)、佛山市亿保商贸有限公司(占比30%)。
继续查询得知,股东之一的佛山市正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曾用名为佛山市百花实业发展总公司。
该公司的股东佛山市中力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正是申请对百花公司和升平商业强制清算的申请人。

来源:天眼查

为什么申请清算?
DeepSeek给出8种原因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绕晕了?
佛山百花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正力公司”,是同一股东所属的不同企业,为什么要申请清算?
根据DeepSeek的解释,有可能出于以下8种原因:
1.独立法人地位。每家企业都是独立法人,即使属于同一股东,也需独立承担债务和责任。若某家企业资不抵债或无法继续经营,股东可能选择申请强制清算以终止其法律义务。
2.风险隔离。股东可能希望通过清算资不抵债的企业,防止其债务波及其他企业,保护其他企业的资产和业务。
3.经营不善。若某家企业长期亏损或无法盈利,股东可能选择清算以减少损失,集中资源发展其他更有前景的企业。
4.法律合规。企业若违反法律法规或面临重大诉讼,股东可能选择清算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风险。
5.战略调整。股东可能出于战略考虑,决定关闭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清算是一种有效的退出方式。
6.税务优化。清算可能带来税务上的优势,如减少税务负担或优化税务结构。
7.股东协议或公司章程。股东协议或公司章程可能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清算,股东需遵守这些规定。
8.债权人压力。若企业无法偿还债务,债权人可能申请强制清算,股东也可能主动申请以避免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另外,我们也从多位从事企业经营的相关人士处咨询,综合推测“百花发展”和“升平商业”被强制清算,很大可能是与其财务状况有关。
毕竟近年来,想从房地产开发、出售方面挣到钱已相当困难,何况是本地化的民营小微企业,更是难上加难。(当然这也只是猜测,具体申请清算的原因欢迎知情者留言说说)

实探升平商场、百花广场现状
查询资料可知,百花广场于1997年建成,是佛山为数不多的拥有商场内观光电梯的商业体,集商业、写字楼、公寓等业态于一体,曾经风光无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多年前百花广场的1-5楼,都是由升平百货经营的。
百花内的升平百货商品林罗满目,加上市中心黄金地段,让这座254米商业地标成为80-90年代佛山档次高、商品齐全、人气旺的人气综合体。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高速发展,百花广场“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以及过气的商场设计,已很难满足当下人们的购物及休闲需求。
2004年,升平百货宣告迁出百花广场,升平撤场后,百花广场的人气明显下滑。

图源:好多佛山人唔知嘅嘢
其后百花广场多次转型,2017年引入众多教培机构,意向打造“教育城”,但人气没有太大起色。
除了要与兴华商场、铂顿城抗衡,百花广场周边更接连诞生出岭南天地、岭南站等新型商业巨头,可说是“既有内忧又有外患”。

再加上,百花广场很多商铺都是个体户经营,缺乏大品牌进场、车位不足、停车难等问题,即使地段好+广佛线+祖庙文旅,也难以使其重拾辉煌。
近年来,百花广场商铺的空置率明显增多,3楼以上更是基本空置,4-5楼连灯光都开很少,昏暗又冷清。

百花广场实景(摄于2022年)
另一边,2022年祖庙城北片区的老牌升平商场改造为佛山升平医院。该医院为租用形式,总投资500万元。

一代商业地标,如今一家改造为私家医院,一家空置率高。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升平商业集团、百花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相继被申请“强制清算”了。
历来商业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日新月异的商圈诞生、电商冲击,“吃老本”的经营模式显然已被淘汰。
佛山商业格局正在重塑,市民对商品性价比、服务质量、商场环境等都有了更高要求,该如何脱颖而出?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用户10xxx52
早就被电商冲击的实体业,加上疫情打击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