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功臣,是指帮助秦国成就霸业十一位功臣,分别是百里奚,蹇叔,由余,商鞅,张仪,樗里疾,甘茂,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此外,秦国名将众多,包括功臣白起,王翦,司马错,蒙恬,王龁,蒙骜,王贲,李信,蒙武和章邯等人。
秦朝功臣
1商鞅(前395~前338)名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与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原是卫国公子,喜欢法家刑律。曾经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出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其才能,魏惠王皆不采纳。前361年投靠秦国,辅佐秦孝公,积极推行变法。前359年颁布《垦草令》,主要内容包括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等措施。前356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改革。当政时期,改革秦国户籍等,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制定秦代律法。同时,主张重农抑商等政策。前340年派兵攻打魏国,俘虏公子卬,因功封商君。前338年秦孝公死后,被车裂而死,享年58岁。

商鞅
2白起(前317-前257)公孙氏,名起,陕西眉县人,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少时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宣太后和穰侯魏冉。前294年任左庶长,次年秦国丞相魏冉推荐其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随后,出兵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攻取韩国安邑,因功升任国尉。在伊阙之战中,大破魏韩24万联军,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中,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受封武安君。此后,因得罪丞相范雎,接连贬官,前257年赐死于杜邮,享年61岁。

白起
3甘茂(?~前250)名茂,安徽颍上人,秦国名将。早年就学于史举,学习百家之说。前318年经过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得到重用。前312年助左庶长魏章攻略汉中,屡立军功。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即位,秦武王派其去平定蜀地。返回秦国后,秦武王任命其为左丞相,任命樗里子为右丞相。此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晚年病死于魏国。
4吕不韦(前292-前235)河南濮阳人,战国末期政治家与思想家。早年曾至阳翟经商,往返于邯郸与咸阳间。前267年结识公子异人,遂弃商从政。多次出入秦国,游说华阳夫人,促使安国君立子楚为太子。前250年子楚继位,任相国,册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庄襄王去世后,太子政立为王,尊其为仲父,独揽朝政。前238年嫪毐发动叛乱,受到牵连被免职,次年免去相位,出居洛阳。前235年迁往蜀郡,被迫饮鸩自尽。曾招集宾客编纂《吕氏春秋》,汇合各派学说著作,故称杂家。
5李斯(前280-前208)河南上蔡人,秦国大臣,政治家与文学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原为楚国人,师从荀子门下,出师后入秦国,被丞相吕不韦赏识。前246年举为郎官,游说秦王政,出任长史。前237年向秦始皇上《谏逐客书》,劝谏秦王废除逐客令,为秦王采纳,升任廷尉。秦朝统一六国后,拜为丞相。主张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和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前210年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矫诏迫扶苏自杀,立胡亥为帝,史称沙丘之变。后来,赵高诬陷其谋反,秦二世将其关押。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享年73岁,诛杀三族。

李斯
6蒙骜(前310-前240)名傲,山东临沂人,秦国名将。原是齐人,早年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前249年任主将,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城池给秦国。次年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等地。前247年攻克魏国高都,汲县,继而攻打赵国榆次,新城和狼孟等地。此后,多次大败韩,赵,魏等国。前242年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雍丘等地。前240年去世,享年71岁。
7蒙武(前282-前219)山东临沂人,蒙骜子,秦国将领。初任内史,前224年任副将,随王翦率军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将项燕。次年率军攻打楚国,多次击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灭亡楚国。前221年率军攻齐国,直抵齐都临淄,俘虏齐王建,封通武侯。此后,随秦始皇东巡琅邪,死于巡游途中。
8蒙恬(前259-前210)山东临沂人,秦朝名将,蒙骜孙。出身名将世家,胸怀大志。前221年拜将军,攻打齐国,因功拜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此后,开发宁夏等地,监修万里长城和直道,克服交通闭塞的困境,促进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曾经改良毛笔,被誉为笔祖。前210年秦始皇死后,赵高与丞相李斯谋划政变,最后吞药自杀,时年50岁。

蒙恬
9蒙毅(前257~前210)山东临沂人,秦朝大臣,蒙武次子。前221年拜内史,辅佐秦始皇,官至上卿。深受秦始皇亲近,外出陪同秦始皇巡游。前210年秦始皇驾崩,赵高和秦二世借机消灭蒙氏兄弟,便捏造罪名将其杀害。
10王翦(前287~前214)字维张,陕西富平人,秦国名将,著名军事家。通晓军事,早年仕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前264年开始从军,参加秦赵长平战役。此后,随王龁等人征战赵国,前256年任副将。秦始皇即位后,随侍秦始皇左右。前236年担任主将,前229年从上郡发兵,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准备攻灭赵国。结果碰到赵国名将李牧,采用反间计,除掉名将李牧。随后,攻破赵都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前223年攻灭楚国。晚年辞官回乡,前214年去世。
11王贲(前265~前210)字典,陕西富平人,王翦次子,秦朝著名将领。前230年任主将,前226年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次年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前222年攻灭燕国,随后率军消灭赵国残余势力。次年攻灭齐国,因功封通武侯。前219年随秦始皇东巡泰山,前210年病逝,享年56岁。
12章邯(~前205)字少荣,陕西咸阳人,秦朝将领。原为蒙恬部将,秦二世时任少府。前209年率军镇压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此后,攻灭义军田臧等部,迫使陈胜遁走。随后,率军攻杀魏咎与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在巨鹿之战中,被项羽部击败。前207年再次被项羽击败,与项羽签订和约。次年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期间,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守废丘。前205年6月为汉军攻破,拔剑自刎而死。
汉初异姓王
1吴芮(前252-前202)江西余干人,秦末百越族领袖,汉初政治家和军事家。其父吴申曾任楚国司马,因罪被谪鄱阳。青年时期研究《孙子兵法》等书,带领军士后代演练阵法。其母亲梅建议藏兵于民,兴农兴商,组织队伍。秦灭六国后,出任番县县令。前209年陈胜与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率众响应起义军。当时,英布作战英勇,将女儿嫁给他,命其出兵攻打秦国。前206年随项羽入关后,项羽封其为衡山王,建都于邾。前204年率军攻占长沙,修筑长沙古城。汉朝建立后,改封长沙王。前202年去世,享年51岁,谥号文,其子吴臣袭爵。

吴芮
2臧荼(~前202)燕国人,原为燕国旧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成为韩广部将,派军援救赵国。前206年随项羽入关中,项羽分封天下诸侯,立其为燕王,都蓟城。燕王韩广改封辽东王,随后率军攻灭韩广。前204年韩信破赵国陈余,韩信听从广武君李左车进言,写信招降燕军,于是归顺刘邦。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和楚王韩信,长沙王吴芮等尊奉刘邦为帝。同年7月发动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征讨,9月兵败后被捕杀。
3张耳(前264~前202)河南开封人,汉朝开国功臣。少时为魏信陵君门客,曾任外黄令,与陈馀结为刎颈之交。秦灭魏国,以重金悬赏缉拿人,与陈馀变名姓至陈县,为里监门。前209年参加陈胜,吴广反秦起义,任校尉,劝陈胜立六国王室后裔,未被采纳。请兵略赵地,与陈馀共立武臣为赵王,自任丞相,后扶植赵歇为赵王。巨鹿之战后,与陈馀交恶,跟从项羽入关。前206年封常山王,定都襄国。因受陈馀袭击,归附汉王刘邦,旋随韩信破赵,被立为赵王。前202年去世,谥号景。
4韩王信(~前196)河南禹州人,西汉初年异姓王。原为韩襄王庶孙,史称为韩王信。秦末任韩国将军,刘邦攻取韩国旧地时,随张良投奔刘邦,领兵随同入关。刘邦还定三秦,任韩国太尉,率军攻取韩国故地,受封韩王。楚汉之争时期,随汉王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西汉建立后,受到汉高帝猜忌,戍守太原以北地区,向匈奴求和。随后起兵反叛,引诱代相陈豨造反。前196年带兵攻汉军,后被将军柴武斩杀。
5韩信(前231-前196)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被后人奉为兵仙。前208年投奔项羽,出任郎中,未得重用。前206年投靠刘邦,担任连敖,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不久,经萧何保其为大将,制定汉中对策。刘邦兵败彭城后,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支援刘邦以及平定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后,夺其精兵,奉命攻打楚国,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及陈平的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前202年会师垓下,围歼项羽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其为楚王,又贬为淮阴侯。前196年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诱杀于长乐宫,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韩信
6卢绾(前256-前194)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同乡,西汉初年异姓王,汉朝开国功臣。幼年与刘邦交好,二人同日出生,一起读书,深得刘邦的信任。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两人共同起兵,楚汉战争中,屡立军功,官至侍中,太尉,封长安侯。前202年汉朝建立,封燕王。前196年伙同陈豨和匈奴叛乱,刘邦亲自率军攻击,发布白马之盟,派樊哙和周勃攻打燕国,次年携及家人逃奔匈奴,封东胡卢王,前194年病死于匈奴。
7英布(~前195)名布,安徽六安人,秦末汉初名将,西汉初异姓王。秦末时坐罪受到黥刑,俗称黥布。前208年随项梁起义,迎娶吴芮之女,拥立楚怀王继位,封当阳君。项梁阵亡后,成为项羽帐下将领,屡次率军破秦军。前206年受封九江王,受到汉朝游说,叛楚归汉,为楚将龙苴所败。此后,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前203年封淮南王。前196年彭越被杀后,率军反叛汉朝。次年刘邦亲征叛军,兵败后被杀。
8彭越(前238~前196)字仲,山东昌邑人,西汉开国功臣,西汉异姓王。青年时期曾为强盗,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前205年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楚汉之争时,协助刘邦击败项羽,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西汉建立后,封梁王,定都定陶。前196年因叛乱兵败被杀,诛灭三族。
汉朝功臣
1萧何(前257~前193)江苏徐州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早年入仕秦朝,担任沛县主吏掾,辅佐刘邦发动起义。随刘邦转战各地,前206年攻克咸阳后,接收律令和图书,掌握山川险要和郡县户口,对制定政策起到重要作用。楚汉之争时期,留守关中,稳固后方,向前线输送粮饷。前202年担任相国,封酂侯,制定实施《九章律》。前196年协助刘邦消灭韩信等诸侯王,次年汉惠帝即位,辅理政务。前193年去世,享年65岁。

萧何
2张良(前250-前186)字子房,河南郏县人,西汉初年功臣。祖父张开地,曾任韩国相。韩国灭亡后,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制定谋杀行动计划。前218年秦始皇东巡,行刺秦始皇于博浪沙,因暗杀失败,改名换姓,拜黄石公为师。前206年陪同刘邦参加鸿门宴,疏通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此后,协助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汉朝。前201年封留侯,精通黄老之道,晚年辞官归隐。前186年去世,谥号文成,享年65岁。

张良
3曹参(前253-前190)字敬伯,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早年为秦朝沛县狱掾,负责管理监狱。前209年随刘邦沛县起兵,转战各地。随后,攻占薛县,在薛县外城的西面进击秦军。刘邦封其为执帛,号称建成君。楚汉之争时期,屡次立功,升其为将军。前205年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前202年定都长安后,赐爵平阳侯,次年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前194年汉惠帝即位,继任相国。前190年卒于任上,谥号懿。其子曹窋袭爵,高后时拜御史大夫。
4周勃(前240-前169)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将领。早年以编织为业,协助办理丧事。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授五大夫职,累迁虎贲令。前206年随军攻占咸阳后,封威武侯,官至将军。楚汉之争时期,攻打赵贲,包围章邯,屡建战功。成皋之战时期,留守镇关重地,带兵攻取泗水,东海两郡。前201年改封绛侯,率兵征讨彭越等诸侯王叛乱,拜太尉。前180年联合陈平等人诛杀吕氏诸王,拥立刘恒即位,拜丞相。文帝时期两度任相,免职后返回封地。前169年去世,谥号武,享年72岁。

周勃
5周昌(~前192)江苏沛县人,西汉初期大臣,周苛堂弟。秦朝末年,曾任泗水卒史。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跟从刘邦入关,推翻秦朝统治。前206年授中尉,随刘邦转战各地。前201年受封汾阴侯,官至御史大夫。刘邦欲废掉太子,直言敢谏,阻挠废立太子刘盈。前196年担任赵相,辅佐赵王刘如意。前194年刘如意为吕后所杀,前192年郁闷而死,谥号悼。
6灌婴(前250-前176)河南睢阳人,汉初开国功臣,西汉将领。初以贩卖丝织品为生,前208年参加刘邦起义军。随刘邦进取关中时,参与攻塞王司马欣,围攻雍王章邯。彭城之战后,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此后,率骑兵参加破魏,接着出击楚军侧后,绝其粮道。随韩信攻占齐地,深入楚地,攻下彭城。参加垓下决战,穷追楚军,攻取江淮数郡。前201年封颍阴侯,任车骑将军,参加平定臧荼,韩王信等叛乱。前196年参加讨伐陈豨,英布的战争,屡立战功。吕后死后,与周勃等人拥立刘恒有功,官至太尉。前177年任丞相,次年病死,谥号懿。

灌婴
7纪信(~前204)甘肃天水人,西汉初名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随刘邦起兵抗秦,担任将军。前206年护送刘邦参加鸿门宴,随刘邦返回灞上。前204年项羽派兵攻打汉军,向项羽诈降,使刘邦得以逃脱。因拒绝投降,被项羽用火刑处决。
8陈平(~前178)河南原阳人,西汉开国功臣。前209年陈胜与吴广发动起义后,投奔魏王咎。随后,投靠项羽,随项羽入关中。刘邦东征时,投降汉朝,拜都尉,历任护军中尉。刘邦困守荥阳时,离间项羽群臣,使范增忧愤病死。前201年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被匈奴围困时,刘邦采纳其建议,重贿冒顿单于阏氏,才得以解围,因功封户牖侯,改封曲逆侯。汉高祖死后,任郎中令,辅佐政务。前190年任左丞相,前187年任右相,后被削夺实权。吕后死后,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刘恒为帝。前180年徙左丞相,受到汉文帝赞赏。周勃罢相后,升任丞相,前178年去世,谥号献。
9樊哙(前242-前189)江苏沛县人,西汉初年名将。出身寒微,早年以屠宰为业,秦末与刘邦隐居芒砀山泽间。前209年随刘邦参加沛县起义,转战各地。抵抗秦将章邯时,斩敌军首级,赐爵列大夫。前206年参加鸿门宴,出面营救刘邦脱险。刘邦获封汉王后,封临武侯,升任郎中。前201年累迁大将军,拜左丞相,受封舞阳侯。前195年燕王卢绾发动叛乱,以相国身份率军讨伐。前189年因病去世,谥号武,享年54岁。

樊哙
10靳歙(~前183)山东菏泽人,西汉开国功臣。秦朝末年,在宛朐跟从刘邦起义,初封临平君。前206年随刘邦进入关中,升任骑都尉,赐爵建武侯。随军还定三秦,大败赵将贲郝于朝歌,次年破项羽于陈县。前202年受封信武侯,次年随刘邦到陈县,逮捕楚王韩信。历迁车骑将军,曾参与平定陈豨和英布叛乱。前183年去世,谥号肃,子靳亭继承侯爵。
11傅宽(-前190)甘肃庆阳人,汉初功臣,将领。秦末为魏国五大夫,起兵反秦于横阳。前207年随刘邦攻取关中,次年封共德君。楚汉之争时期,担任右骑将,带兵攻打项羽,辅助韩信灭齐地。定齐后封阳陵侯,迁齐国右丞相。前201年任齐相,辅佐齐王刘肥,参加平定陈豨叛乱,以齐国相国身份进攻陈豨,因功升任汉相国,代替樊哙进击陈豨,陈豨败亡后,迁代国相,辅佐代王刘恒。前195年改任代国相,前190年去世,谥号景。
12陈婴(~前183)渐江东阳人,汉初大臣。秦末任县令史,为人谨慎。秦二世统治时期,东阳少年杀县令,打算立其为王。在母亲劝阻下,率众投奔项梁,共立熊心为楚怀王,担任上柱国。前202年项羽败亡后,归顺刘邦,平定叛乱,次年受封堂邑侯。前183年去世,谥号安,其子陈禄袭封。
13吕泽(~前199)山东单县人,汉初功臣,吕文长子。前209年以客将身份随刘邦起义,颇有军功。次年参加反秦战争,随刘邦与项羽向西攻打雍丘,秦军大败,秦将李由被杀。前207年参与杠里之战,击败秦军,在曲遇击破秦将杨熊。前201年受封周吕侯,前199年死于战事,谥号悼武,其子吕台封吕王。
14吕青(~前191)名清,河南卫辉人,西汉初年功臣。秦末陈胜发动起义后,其子吕臣成为涓人将军。前208年引兵往东去投奔项梁,与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任楚令尹。前202年归顺汉王刘邦,次年封新阳侯,前191年因病去世。
15郦食其(前268-前204)河南杞县人,秦末楚汉儒生。少年家贫,爱好读书,担任陈留门吏。前209年向西投奔刘邦,成为刘邦著名说客。刘邦攻打陈留时,率众跟随,献计攻克陈留郡和贡献军粮,封广野君。此后,以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灭秦抗楚做出重大贡献。出面劝降秦国守将,随刘邦攻破武关,率先攻破咸阳,灭亡秦朝。楚汉相争时期,建议夺取荥阳,占据敖仓,为胜利奠定基础。奉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投城归顺。前203年汉将韩信攻打齐国,终为齐王田广烹杀。
16郦商(~前180)河南杞县人,汉初将领。秦末陈胜起义反秦时,聚众数千人响应。刘邦攻打陈留时,率众投靠刘邦。随刘邦攻打长社,封信成君,在洛阳大破秦军。此后,随刘邦攻取宛,穰两地,率军攻打旬关,平定汉中。前206年封信成君,授陇西都尉。接着,随刘邦与项羽作战,攻取胡陵。前202年随刘邦攻打臧荼,击败臧荼叛军,升任右丞相,封号涿侯。接着,率军攻打代地,授赵国相。不久,改封曲周侯,与周勃等人平定代郡。前196年随军攻打陈豨,前180年去世,谥号景。
17吕释之(~前193)山东单县人,吕公次子,汉初功臣。初以客将随刘邦征战,刘邦进入汉中后,返回沛县护卫吕公家眷。前201年封建成侯,打算劫持张良向吕后献计,邀请商山四皓。前195年刘邦讨伐英布回朝,想要改立太子,被商山四皓所阻。前193年去世,谥号康,其子吕则袭爵。
18夏侯婴(~前172)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秦末为沛县厩司御,交好亭长刘邦,任滕令奉车,俗称滕公。随刘邦起兵反秦,屡建战功,前206年封昭平侯。楚汉战争中,刘邦兵败于彭城,汉惠帝与鲁元公主为楚军所获,赖其得以保全。刘邦称帝后,受封汝阴侯。此后,协助诛除臧荼,韩信和英布等异姓王。前195年刘邦死后,出任太仆之职。文帝即位后,复任太仆。前172年去世,谥号文,其子夏侯灶袭位。
19柴武(~前163)山西临汾人,西汉开国功臣。秦末随刘邦参加起义,屡立战功。前202年参加垓下之战,将项羽军击溃,受封棘蒲侯。前180年与周勃等人迎立刘恒为帝,官至大将军。不久,率军平定刘兴居叛乱。前163年去世,谥号刚。
20审食其(~前177)江苏沛县人,汉初功臣。楚汉相争时期,以舍人照顾刘邦妻子儿女,成为吕雉亲信。前201年封辟阳侯,得幸与吕后,被汉惠帝发现,因朋友朱建帮助而免罪。前188年任典客,次年拜左丞相。前180年吕后死后,刘长伺机将其除掉,被随从魏敬杀死,谥号幽侯,其子审平袭封辟阳侯。
21栾布(前234-前145)山东蒙县人,西汉初政治家。少时为酒家佣,又被掠卖为奴。彭越为梁王,举荐任其为大夫。彭越死后,为彭越收尸而受厚待。汉景帝时任将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因功封鄃侯,任燕相。前145年逝世,享年90余岁。
22周苛(~前203)江苏沛县人,周昌堂兄。秦朝时为泗水郡卒史,刘邦起义后跟随刘邦。前206年随刘邦攻占咸阳,推翻秦朝。刘邦被封汉王后,被封御史大夫。前203年驻守荥阳,斩杀魏王豹。后来项羽攻破荥阳,宁死不屈,后被烹杀,追封高景侯。其子周成袭位,被地方奉祀为城隍爷。
23项襄(~前170)江苏宿迁人,项氏宗亲,汉初功臣。前205年楚军在定陶被汉将灌婴击败,率众归降刘邦。前202年项羽败亡后,受赐刘氏。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以大谒者身份从刘邦平定叛乱,任淮阴郡守。前195年封桃侯,前188年因罪削爵。不久,复封桃侯,前170年因病去世,谥号安。
24吕臣(前235-前174)安徽界首人,吕青子,西汉开国功臣。秦末陈胜起义军将领,担任中涓。陈胜被杀后,组织苍头军,诛杀叛徒庄贾。前208年任楚国司徒,与英布等人联合抗击秦军,投奔项梁。前202年项羽败亡,归顺汉朝。前191年袭爵新阳侯,前174年病死,享年62岁,谥号顷。
25奚涓(~前196)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初为沛公舍人,随刘邦起兵反秦,还定三秦,拜为郎中。刘邦称汉王时,拜为将军,屡立军功。前201年受封鲁侯,前196年死于战事。
26陶舍(前260-前196)山东荷泽人,秦末汉初将领。秦二世时任少府铜丞,随章邯平叛陈胜起义军。秦二世听信赵高谗言,杀其父亲,投楚将英布,任太宰。前203年归降汉朝,以右司马带兵数万从刘邦,以中尉击燕国,平定代地。次年参与垓下之战,前200年协助刘邦讨伐韩王信余部。刘邦中匈奴诱计,被困围于白登七昼夜,向冒顿单于阏氏献宝,终使刘邦大军脱险。前197年封开封侯,次年中箭伤复发去世。
27任敖(~前179)江苏沛县人,汉初大臣。秦末为沛县狱史,素与刘邦相善。刘邦起义反秦时,担任御史。随刘邦入关中,攻灭秦国后,刘邦立为汉王。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累迁上党太守。高后当政时,任御史大夫。前179年去世,谥号懿。
28陈仓(~前192)江苏沛县人,西汉初年将领。前209年陈胜与吴广起义后,跟随刘邦起兵反秦。前206年随刘邦入关,转战各地。前202年刘邦立为汉王,拜其为将军。楚汉之争时期,参与垓下之战,因功封纪信侯。前192年去世,谥号匡。
29张苍(前255-前152)河南原阳人,西汉大臣,著名历算学家。早年在荀子门下学习,与李斯等人同门。秦末任御史,主办文书。因罪逃归阳武,随刘邦参加起义。前206年随军进入咸阳,拜常山郡守。历任代国相,赵国相,封北平侯。前202年累迁计相,管理国家财政。前196年升任淮南王相,前187年迁御史大夫。前180年与周勃等人迎立刘恒为帝,前176年接任丞相,前165年称病辞职。前152年去世,享年104岁。

张苍
30陈豨(~前195)山东菏泽人,西汉开国将领。前209年陈胜与吴广起义后,随刘邦征战天下,先后平定赵国,代国,受韩信挑拔造反。前201年封阳夏侯,历任代丞相,赵相国,统领精兵据守赵代边疆,防范匈奴。经赵国相周昌告发,引起刘邦猜忌,最终被韩王信策反。前197年起兵叛汉,自封为代王,与韩王信和匈奴势力联合,次年刘邦调兵前往征讨陈豨等人。前195年遭到周勃等人合攻,兵败于灵丘,后被汉军斩杀。
31刘泽(~前178)江苏丰县人,西汉宗室,汉高祖堂弟。初任郎中,以将军身份攻打陈豨,封营陵侯。吕后执政时,在齐国人田生帮助下,封琅琊王。前180年吕后去世,齐王刘襄起兵,设计将其挟持夺取琅琊军队,因此怀恨在心。后前往长安说服众臣立刘襄为帝,大臣拥立刘恒为帝,后改封燕王,谥号敬。
32项伯(~前192)名缠,江苏宿迁人,项燕子,出身楚国贵族,西汉功臣,项羽叔父。早年曾经杀人,随张良在下邳一带躲避。前208年随项梁起事后,立熊心为楚怀王,出任左尹。楚军北上救赵,后随项羽入关中。前206年项羽设鸿门宴,在宴中保护刘邦出逃。汉朝建立后,赐姓刘,封射阳侯,前192年去世。
33项佗(~前191)项氏宗族将领,项羽堂侄。前208年秦将章邯进攻魏地,与田巴随周巿救援魏国,救援失败,魏王咎自杀。先后担任魏相,西楚柱国,砀郡长。前205年刘邦平定三秦,收服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等诸侯王,号召齐赵国进攻西楚。同年与龙且率军在定陶县开战,抵抗汉军。前202年项羽败亡后,归顺刘邦,封平皋侯。前191年去世,谥号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