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冯健,1972年那会儿,我在南方的一个山沟里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地方四周都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简直就是穷乡僻壤。家里就靠父母那十几亩地,种点粮食、蔬菜,靠着这些硬是把我们哥儿仨拉扯成人。
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出路窄,不是下地干活就是盼着能在镇上摆个小摊,赚俩辛苦钱。到了1990年,村里突然热闹起来,大家都说要出去打工,去大城市里找机会,让家里日子好过点。
我是家里的老二,上面有个大哥,下面还有个弟弟。大哥那时候都23岁了,因为家里穷,娶媳妇的事儿还没影儿呢。我呢,初中一毕业就帮着家里干农活,但心里老琢磨着,不能一辈子就耗在这十几亩地上吧。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出去打工更有奔头。
父亲腿脚不好,风湿病疼得走路都费劲;弟弟还在上学,家里就母亲一个人撑着。这么一合计,能出去的就我和大哥了。我年轻,心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就想着出去闯闯;大哥呢,岁数到了,该考虑成家的事了,出去打工怕是不合适。最后,家里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我先去探探路。
说走就走,我随便收拾了几件换洗衣裳,跟着村里的几个哥们儿,就踏上了去省城的路。那时候的山路,坑坑洼洼的,车开得慢,颠得我骨头都快散架了。现在想想,其实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那时候却觉得特别漫长。
在省城干了一阵子工地活后,第二年春节过完,我又跟着亲戚去了广州。广州那可是个大都市,赚钱的机会多得是。亲戚说,进了工厂,只要肯干,钱就不会少赚。
在广州的工厂里,我埋头苦干了好三年,给家里添了台黑白电视,还帮着家里盖了新房,大哥的婚事也顺利解决了。但工厂的生活,是真的很无聊,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每天流水线作业,时间一长,心里就憋得慌。
我想着,不能这么混下去,得学点手艺傍身。没文化不怕,就怕没一技之长。于是,我辞了工厂的工作,跑到一家酒楼当起了帮厨。从打杂开始,一步步学切菜、配菜,再到后来能上手炒菜,甚至在大厨不在的时候独当一面。
在酒楼干了四年,手里也攒了点钱,我觉得自己回老家开个小饭馆应该不成问题。毕竟在老家可以方便照顾父母。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又整天担心我在外面吃苦受累。我想着,钱是赚不完的,但陪家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
于是,我回到了县城,租了个铺子,开起了自己的小饭馆。主打的就是家常小炒,来的客人大多是县城里干活的或是朋友聚会。我手艺好,菜量足,价格又实惠,慢慢地就积累了一批老顾客。
有时候看他们来得多了,我还会送点小菜给他们尝尝鲜,虽然成本不高,但客人们心里高兴,觉得我这人实在、够意思。这样一来二去的,我的饭馆生意就越做越红火了。
渐渐地,就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饭馆,连附近商铺的人也成了常客。其中,有个在鲜花店工作的姑娘小静,让我印象深刻。她打扮得时髦,每天固定下午一点多来报到,总是点一个菜配碗米饭,胃口好得出奇,让人忍不住多留意几分。
小静点菜不挑,农家小炒肉、番茄炒蛋、韭菜炒虾米、腐竹炒肉……轮番上阵,每道菜她都能吃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还打包带走,那份对食物的热爱真是让人羡慕。我看着她这样消费,心里其实挺替她盘算的,心想打工赚的钱哪经得起这么天天往外掏啊。不过,顾客就是上帝,她爱吃,我自然欢迎。
为了让她吃得既开心又不至于太破费,我开始悄悄给她打七折。小静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见我给了她优惠,就时常带些小礼物来,龙眼、糍粑、豆腐花、水果……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东西,但那份心意让人暖洋洋的。我劝她别这么客气,她却说:“礼尚往来嘛,不能光占你便宜。”
有一回,我好奇地问她:“每天吃这些家常菜,不腻吗?”她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不腻,你做的菜就是好吃,吃多少遍都不够。”这话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但我也知道,哪有吃不腻的菜呢,不过是她给的捧场话罢了。
正当我担心她的开销时,小静轻描淡写地说:“我自己赚钱自己花,没关系的。”看着她那副自在的模样,我也就不再多言,心里默默祝福她能一直这么开心下去。
而在家里,随着饭馆生意的红火,父母的心思又转到了我的婚事上。大嫂的妹妹小春,人美又能干,家里人都觉得她是个理想的儿媳人选。可我心里清楚,婚姻大事,不能将就,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最终,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拒绝了这门亲事。虽然得罪了大嫂,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遇到那个真正适合我的人。没过多久,母亲就开始张罗着给我找媒人介绍对象,还让我每周都回家一趟。我有辆摩托车,来回跑也不费劲。
相亲这事儿,我去了几回,结果都不了了之。要么我看不上人家,要么人家对我没感觉。我心里琢磨着,结婚得找个能说到一块儿去的。有那么一回,一个姑娘从头到尾低着头,我跟她搭话,她就跟挤牙膏似的,问一句答一句,最后我都懒得开口了。
还有一次,遇上个比我小三岁的姑娘,性格挺开朗,长得也不错,我还挺中意她的,结果她嫌我看起来显老,说我这二十几岁的脸,愣是像三十多岁,这事儿弄得我挺郁闷。
相亲的事儿没成,我就回店里继续忙活了。有天下午,小静像往常一样来店里吃饭,她问我怎么老不见人影,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儿。我随口一提,说是去相亲了。小静哦了一声,就没再多问,埋头吃饭。
第二天,她又来了,接着昨天的话题问我相亲怎么样了,还打趣说什么时候结婚请她吃糖。我正忙着招呼客人,没顾上细说。接下来的几天,店里生意红火,小静总是在最忙的时候来,我也没空多聊。直到有天不太忙,她突然提起我之前没回答她的问题——相亲怎么样了。我一愣,还真给忘了。
我笑着摇摇头说没成,还得继续当光棍。没想到小静突然认真起来,说:“没成啊?那要不,你看看我怎么样?”我当时还以为她在开玩笑,毕竟这场合不太对劲。小静看我一脸不信,急了:“谁跟你开玩笑了,我是认真的!我们俩都单着,家里又都催,不如试试?”我见她这么认真,心里也泛起了涟漪。
小静比我小两岁,个子小巧,打扮得挺时髦,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关键是跟我很聊得来。这样的姑娘主动提出交往,我哪有不乐意的。于是,我们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成了男女朋友。
成了恋人后,小静还是常来店里,但不再是为了吃饭,而是来帮我招呼客人、端菜送饭。直到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她以前天天来,八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带她回家见父母时,小静特别会来事儿,跟我母亲亲得跟母女似的。母亲也特喜欢她,直接拿水果给她吃。小静的父母对我也很满意,第一次见面就全家出动,热情得不得了。
半年后,我们结婚了,在县城安了家。小静辞了鲜花店的工作,来店里帮我。后来,我们还把店扩大了,买了房子,把双方父母都接来一起住。
现在回想起来,真没想到小静那时候就已经对我有了心思。她眼光真好,我也觉得自己挺有福气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家也越过越红火了。
岁月流转,家里的气氛总是那么和谐而温暖。某天傍晚,我和小静坐在院子里,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我轻轻地握住小静的手,感慨地说:“时间过得真快,记得当初你问我相亲的事儿,我还以为你在开玩笑呢。”
小静笑着转过头,眼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那时候我确实是在找机会接近你啊,谁让你是个木头疙瘩,不主动点怎么行?”我佯装生气地刮了刮她的鼻子:“好啊,原来你是早有预谋!”
小静笑得更欢了,依偎在我怀里:“是啊,谁叫你这么好,值得我‘预谋’呢?”我转头看向小静,心中充满了感激:“媳妇,谢谢你给了我一个这么幸福的家。”
小静轻轻靠在我肩上,眼里闪烁着满足的光芒:“我也很幸福啊,有你在,有孩子们在,这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岁月如梭,但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这份幸福就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