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之后,爸爸妈妈最为关切的除了吃就是睡了。然而,有时原本已经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宝宝,却会莫名地频繁夜醒,这无疑让父母们倍感忧虑。所以,宝宝们常常出现的诸如缩短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增加、入睡前的哭闹以及睡眠质量急剧下滑等等问题,被我们称作“睡眠倒退”。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原本安静乖巧的小天使摇身一变变成了“睡渣”呢?
睡眠模式的变化
随着宝宝的成长,睡眠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比如体现在新生儿的睡眠模式上,主要由活跃睡眠和安静睡眠组成。到了3至4个月时,宝宝的睡眠模式开始向成年人转变。这段时期内,婴儿的安静睡眠会呈现深浅两种状态;而等到六个月以后,婴儿就能具备成熟的安静睡眠能力;再随着岁数增长,无论是活跃睡眠还是安静睡眠,其中深度睡眠的比重都会减少,反而浅睡眠的比例逐步提高。
当宝宝的安静睡眠模式逐渐发展出四个阶段的时候,代表着大脑发育更加成熟了,对睡眠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在睡眠过程中深浅睡眠交替的时候,这个时候宝宝就很容易醒来,如果没有我们大人的帮助,他们就会很难重新入睡。
并觉
并觉也是影响宝宝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7至9个月的宝宝来说,他们正处在3并2的并觉阶段。此时,由于并觉期间常见的作息紊乱、过度疲劳等问题,宝宝便容易出现频繁夜醒的困扰。
此外,10至12个月的宝宝在白天小睡时常常难以入眠,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兴奋从而错过了正常的睡眠时间。如果父母没能及时哄睡,他们可能会选择继续玩耍或干脆进行并觉处理。但事实上,专家建议二并一的最好时机应该在宝宝14至15个月大左右,如果在十至十二个月这段时间就匆忙并觉,可能反而会加重宝宝夜间频繁醒来的症状。
大动作的发展
大动作的发展也是无法忽视的一点。3至4个月的宝宝此时正在学习翻身的技巧,无论是午间休息或是夜间睡眠,他们都有可能因为翻身的动作将自己惊醒。而当宝宝步入7至9个月大时,他们则会开始挑战起身和攀爬等本领,这些动作往往会打扰到宝宝的正常睡眠。
出牙
乳磨牙的生长亦可能导致宝宝夜晚烦躁不安、夜醒哭闹加剧。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也是引发宝宝睡眠障碍的因素之一。大约从6个月开始,宝宝便可能出现分离焦虑症,8至9个月左右则通常是其高峰时段。
当宝宝全身心依赖母亲陪伴时,他们可能表现得日间极度黏人,夜晚啼哭不止,有时候甚至会在半夜醒过来去确认母亲是否仍在身旁。针对因分离焦虑导致的睡眠倒退问题,需具体分析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并非所有宝宝都会产生显著的分离焦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