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竹子开花真的很可怕吗?

玖姐说冷知识 2025-04-13 20:30:44

常听人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大致意思是说“竹子开花”往往意味着灾难,住在附近的居民需要马上搬家,否则就会遭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闻呢?竹子开花究竟意味着什么,真的那么可怕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有关“竹子开花”的案例。

1959年,印度东北部的米佐拉姆邦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饥荒,当地大约有1.5万人挨饿,部分地区的粮食短缺持续数年之久。而此次灾荒的根源,竟是当地的竹子开花引起的。米佐拉姆邦当时隶属于阿萨姆邦,当地生态高度依赖于梨竹,这种竹子每48~50年开一次花,开花后整片竹林都会死亡。1958年~1959年间,当地的梨竹大面积开花并枯死,导致竹林生态系统崩溃。

梨竹开花后结出了竹实,这种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分,吸引了大量的老鼠。老鼠吃了竹实后又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而当竹实被吃光之后,老鼠就开始啃食当地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48年之后,也就是2006年,印度米佐拉姆邦的梨竹再次进入开花周期,并且在开花结果后不久又枯死了,波及当地90%的竹林。结果与1959年那次一样,竹实吸引大量老鼠前来,并大量繁殖。2007年~2008年,那里的鼠类数量达到了顶峰,每公顷农田鼠群密度高达400~500只。老鼠摧毁了当地约90%的稻田和70%的玉米地,导致10万余人面临饥荒,部分地区粮食价格上涨300%。不仅如此,那些依赖竹林的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也都种群锐减。

类似的事情在中国也有发生,只不过遭殃的不是人类,而是生活在竹林里的大熊猫。1983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冷箭竹和华西箭竹大面积开花死亡,结果导致生活在竹林里的大熊猫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至少有138只野生大熊猫面临饥饿威胁。相信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竹子开花,马上搬家了”。竹子开花的周期很长,通常要60年甚至120年,这让“竹子开花”这件事儿变得很神秘。

在过去缺乏科学知识的年代,越是少见的事情就越容易被认为是神秘的事情,而神秘的事情又常常老百姓赋予或吉或凶的迷信色彩。伴随竹子开花而来的一些生态问题,往往被人认为是“凶兆”,是不吉利的。于是就有了“竹子开花,马上搬家”之说。可问题是,竹子开花真的那么可怕吗?印度米佐拉姆邦发生的先后两次灾荒是必然吗?下面我们就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解释下“竹子开花”这件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竹子其实是禾本科植物。啥是禾本科?我们熟知的水稻、小麦、玉米、甘蔗以及很多种杂草等等,都属于禾本科植物,竹子从本质上来说是草而不是树。禾本科植物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它们的茎干都是一节一节的,小麦是这样,甘蔗是这样,竹子也是这样。禾本科还有个特点,就是无论它们能活多少年,一生只开一次花,只结一次果。

并且,在开花结果之后,禾本科植物就会死亡。竹子60年左右才开一次花,开花之后会结果,而结果之后就是死亡,这就是竹子开花后让人感到“可怕”的原因之一。另一个让人感到恐惧的是,竹子常常一整片竹林同时开花、同时结果,并在此之后同时死亡,这又是为何?答案在竹子的繁殖方式上。竹子60年才开花结果,如果只靠种子或者果实来繁殖,显然时间有些久。于是竹子除了靠种子繁殖外,还可以靠“竹鞭”进行繁殖。

竹鞭是竹子细长的地下茎,在地下横着生长,竹鞭上有节,节上生根,节的侧面能生出芽,而芽能发育成笋,长大后就是“新的一棵竹子”。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它并非是全新的一棵竹子,你所看到的整片竹林,很可能是从一棵或者少数几棵的竹鞭上生长出来的,整片竹林可能就是“一棵竹子”。所以,一旦有竹子开花,那么可能就会整片竹林同时开花,最终的结果就是整片竹林同时枯死,这怎能不让人感到害怕!

但其实这只是竹子的正常生长现象,并不会给居住在周围的人带来灾难。当然了,如果某地的生态过于依赖于竹林,那么竹林的凋亡会导致当地的生态失衡,进而影响当地居民。除此之外,竹子开花后结出的竹实,很可能会引起鼠患,正如印度米佐拉姆邦发生的两次灾荒一样。但在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提前做好应对竹子开花的准备。关于竹子开花,你还知道哪些?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