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笑佛变“全网笑柄”,文保部门否认修缮失误,杜甫可能不答应

瑞知道史 2024-08-03 01:14:18

“你们的佛怎么是这样子,这就是不敬!”

中国数千年文明璀璨生辉,历史积淀深厚,各种文化遗迹更是成为了中国最美的名片。但在甘肃西和石堡村,一处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佛像不仅成了“全网笑柄”,还引来了外国游客的指指点点。

这是这么回事呢?

“笑柄”佛位于甘肃西和县石堡村,是五台山支脉飞来山南北两侧山岩上的洞窟造像。据考证,这些佛像开凿于北魏中期,巍峨神圣,堪称地方一景。

虽然有着一千多年历史,但大佛“走红”,却是在网络发达之后。

此处大佛被游客发现后,因为独特而魔性的容貌被冠上了“佛界表情包”的戏称 ,并有大量图片流传。一些网友纷纷留言,一边认为这佛像实在奇葩,一边怀疑这些大佛是被破坏了。

毕竟,修复文物可不是玩笑,没有两把刷子而去逞强修复文物,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就如同西班牙的“猴脸耶稣”,一位老太太酒醉之后,对教堂内画家马汀涅兹的壁画作品《戴荆冠耶稣》进行了修复。无奈,老太太空有一腔热情却没有手艺,把好端端的耶稣进行了“高斯模糊”,成了一张猴脸。

文物彻底受损,但戏剧性的是,这事被传上网后,“猴脸耶稣”被玩梗无数,成了网络红稣,吸引无数人打卡,变相带动了当地经济……

如此一来,这位老太太免于惩罚。

难道这里的佛界表情包也是如此?是当地文保部门失职?还是为了流量而去破坏文物呢?

对于网友的质疑,当地文保部门连忙澄清,表示这些佛像的确在1998年经过了当地村民的自发修缮,不过,这佛像原本就是“笑世佛”,表情鬼马也脱胎于流传已久的笑佛文化。另外,这些佛像修缮采用的都是泥塑等可逆操作,算不上破坏文物。

但经过此次解释,新的问题出现了。

笑佛文化是什么?

先说笑佛文化是什么。提起“笑佛”,大家的第一印象怕都是笑语盈盈、大肚能容的弥勒佛。在《弥勒菩萨笑世篇》中,有这样一段:哈哈哈,真可笑,笑世人,都没窍。 世上难逢百岁人,何须枉作千年调……而先贤们也为弥勒撰写了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但实际上,带笑佛陀,在佛教造像中很常见。

毕竟,佛教造像的目的在于“令十方瞻仰慈容者皆大欢喜,信受皈依,广种善根,潜消恶念。”

亲切温和、澄净透彻的微笑,是佛教造像的神韵所在,表露无量心与慈悲心。

而在众多经典中,也有许多描写佛陀微笑时的场景,甚至把“每一个毛孔都在微笑”当做一个境界。

例如,《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有这样的句子:

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诸光,遍照三千大千国土,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但这大佛之前的样子又真的如此搞笑吗?

怕不是这样的,毕竟在千年前,这大佛可是因为庄严神秘而迷倒了唐代诗圣杜甫。

杜甫途径此地,便被法镜寺石窟深深震撼,写下“朱甍半光焰,户牖粲可数。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复吐”这样的诗句。

很难想想,苦大仇深的杜子美会被这样的非主流的表情包佛像迷倒……

这尊笑世佛到底是何面貌,如今已不可考,但无论是古人非主流造像,还是村民们好心办坏事,都引起了我们对于文物保护的思考。

吴冠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而近年来,我们就看到了不少文物的美感坏在了美盲之手——广安金凤山水月观音不仅被“浓妆艳抹”,还接了一个极不协调的胳膊;四川安岳峰门寺的南宋摩崖造像被修复后,成了柳叶眉弯弯,穿红挂绿的样子;辽宁朝阳云接寺明清壁画直接成了漫画风。……

文物修复需要系统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否则会对文物造成永久性的损害,或改变文物的文化含义。 就像目前文保界进行文物修复时所共同遵循的原则:修旧如旧,尽量少干预。

至今,仍旧很喜欢《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王武胜师傅的故事。

王武胜要修的是一匹唐三彩马。但文物破损严重,几乎就是一地碎片。

这样的碎片应该如何修复?

王武胜的首先是查阅文献和对比同时代的作品,大量的案头工作,为的就是弄明白马的肌理和那个时代唐三彩作品的神韵特征。

后来,王武胜终于将三彩马拼接起来,但这时发现,马没有尾巴!

此时,王武胜并没有大刀阔斧给三彩马动一次接肢手术,而是去求教行业专家们。

即便如此,王武胜仍旧没有迷信权威,因为修复文物需要想象力和经验,但修好文物并不能只靠想象力和经验。

因为专家们拿出的方案都不能打消顾虑,于是,王武胜宁愿用缺憾美来代替蹩脚的“狗尾续貂”。

文物的价值所在不仅是其本身,更是一份历史的深沉厚重。历经时光侵蚀洗礼,文物已万分脆弱,对于这些文物,我们应更多心怀敬畏,而不是轻率得为他们涂脂抹粉。

希望更多文物能永葆历史沉淀的美感而不要遭遇土味的“修缮”。对此,您怎么看呢?您心目中的笑佛是何模样?

图片来自网络,若不妥,联系删。

0 阅读:0

瑞知道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