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盗掘皇陵却扔掉国宝级文物,是没文化不识货还是另有原因?

瑞知道史 2024-08-02 01:37:30

1928年的清东陵内,随着剧烈的爆炸声,孙殿英率众冲进慈禧陵地宫。打开金丝楠棺木,军阀大盗立刻被满眼的珍宝晃了眼睛,拳头大的东珠、几十斤重的翡翠西瓜……手下人疯狂搜刮棺内宝藏,慈禧身上缀满珍珠的裹尸被也被摘掉珍珠后扔在一边,殊不知,这一扔竟扔掉了无价之宝。

01

说起孙殿英,那一定少不了东陵大盗这个称呼, 1928年7月4日到7月11日,借在天津蓟县马伸桥驻扎之便,孙殿英打着“演习”的幌子,对慈禧和乾隆陵墓进行了疯狂盗掘,其过程野蛮至极,炮轰陵墓、火药炸通道,为了取走慈禧含在口中的夜明珠,更是直接动了刀子。

而正因为这次军方盗墓事件,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东陵屡遭盗掘,甚至成为土匪“发家”的不二选择。

而东陵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东陵实在太豪华了。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清朝入关后,很快就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陵园内有二百多座宫殿,埋葬了一百多位皇亲贵胄,其规模、规格远远超过了雍正帝另外开辟的清西陵。

自顺治起,清东陵就成为了皇家陵园、宫廷禁地,而因为侍死如侍生的观念,陵墓中更是陪葬了无数奇珍异宝。特别是慈禧,她生前就十分奢侈,而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她更是十分上心,不仅早早选好了风水宝地,还借着掌权的便利,将自己的陵墓修建得十分奢靡豪华,狠狠压了慈安太后一头。

1908年11月15日,慈禧驾崩于西苑仪鸾殿。慈禧死后,陪葬了大批价值连城的珍宝。在李莲英和侄子合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和价值。

入殓时,头戴镶嵌珍珠宝石的凤冠,冠上一颗珍珠重4两,值白银1000多万两;口内含夜明珠一粒,颈上朝珠3挂,身穿金丝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足蹬朝靴,手执玉莲花一枝。身旁陪葬着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宝玉石、珊瑚;棺内还有4个翡翠西瓜,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入殓完毕,发现棺材内还有空隙,又倒了4升珍珠和两千多块宝石……

据估算,仅在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7亿两白银。

02

这样的宝藏,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垂涎。当时,大清已亡,没有余力护陵,护陵人更是因为领不到薪俸而自发在陵园里开荒种粮种菜。这样的明晃晃又守护不严的宝藏,引来不少宵小。1921年,东陵树木遭“抢劫”,掩护皇陵的群松被连根挖走;1927年,惠妃陵被盗,尸体都被弃置棺外……

而眼见着“小贼”们都能“吃黄陵”吃得满嘴流油,孙殿英更是心痒痒。

心动不如行动,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幌子,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盗墓行动,而第一站,就是奢靡的慈禧墓……

在此次盗掘过程中,孙殿英究竟从慈禧陵墓里盗走了多少珍宝,已无从考证。但我们从孙殿英手下的疯狂一幕就可以看出:

孙殿英规定手下不能私藏宝物,要集中“分赃”,但在五光十色的宝物的刺激下,手下人纷纷开动脑筋,将珠宝偷藏在内衣里,含在嘴里,甚至塞进肛部……

成功盗墓后,孙殿英的行动震惊国内,更是刺激得遗老遗少们痛哭流涕,但犯下如此大案,孙殿英却毫发无损,并更加被重用,而这其中原因,少不了孙殿英的上下打点,而看清宫珍宝在民国时期各政要大员的分配情况,就知道孙殿英打点的手伸得有多长了。

在几十年后,孙殿英被解放军俘虏,因为抗日初期做过贡献,孙殿英得到了优待,但因为长期吸鸦片,孙殿英还是死在了烟后痢上,这也算终于得到了“挖人坟墓”的报应。

03

不仅盗宝,慈禧这个奢华了一辈子的老太太也境况凄凉,本来躺在“珍宝”里的她被一群兵痞扯出棺外,掠夺一空。为了抢夺寿衣上的珍珠宝石,慈禧的上衣被扒光,鞋子被除去,连脚上的袜子也只剩下一只。最绝的是,为了取出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兵痞们毫不客气,直接用刀豁开了慈禧的嘴角……

末代皇帝听闻祖宗的陵寝被盗后,除了哭了一鼻子,他还吩咐亲近前去东陵收拾。而等人们进入慈禧地宫,对慈禧进行二次入殓的时候,慈禧尸体因为暴露在潮湿的地宫几十天,早腐朽长了一层白毛……

而在这过程中,众人也发现,慈禧棺内的裹尸被被摘除珍珠后扔在一边,而被珍珠宝石晃了双眼的盗宝者却没有想到,他们看不上眼的被子竟然价值连城。

这被子,不是一般的被子,而是一床陀罗尼经被。

从康熙时期,皇家就十分笃信喇嘛教密宗,陀罗经被就是密宗圣物。陀罗经被又被称作为“往生被”“陀罗尼衾”。“往生被”之所以被追捧,是因为在传说中,经被“具有不可思议之大威德加持力”,可消人业障,保佑亡者罪灭福生……

而慈禧这床经被,更是十分豪华。

从现存实物中,慈禧的经被最大,宽274厘米,长280厘米,明黄缎底,捻金织成。被面上织有众多佛经、佛像、佛塔、花纹等装饰,全被不但花纹繁多,而且还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此外,经被上更是缀有八百二十粒珍珠,估值十六万两白银,可谓是价值连城。

但当时盗宝者只顾得黄金珠宝,将这被子扔在一旁,而慈禧太后二次入殓后,这被子更是被随意放在香盒上,在地宫的潮热环境下,封存了五十几年。

等这经被重见天日,已是1979年,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号召,作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东陵也在清理修缮后面向公众开放,在对慈禧地宫进行清理时,这床受潮残破的经被才被发现。

当时,工作人员用手电在金券内慢慢扫了一圈,发现在金券的西北角,慈禧棺木的外椁破碎在地,上面胡乱堆着丝织物,七零八落。在散落的丝织品中,发现了一件独特的织物,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经文,皱皱巴巴,揉成一个团在地下扔着,而这“破布”,正是价值连城的陀罗尼经被。

随后,这条经被被送往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装裱后,一直收藏在清东陵文物库房内。在2010年,清东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0年国家文物局投入7.1亿对清东陵进行大规模修复,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原貌。

而这条藏在东陵库房的经被也被再次修复。修复前,陀罗尼经被存在褶皱变形,局部还有残缺、破损。修复专家在修复时小心地将经被托裱物揭除,清理杂质,调整经纬线,纠正局部变形,并选用与经被厚度相近的素绉缎作为背衬材料,放在经被下面,经被上面覆绉丝纱,采用铺针与跑针两种针法,将背衬、经被、绉丝纱三层进行絎缝,加固和保护经被。

经过种种努力,这条经被终于重新焕发了荣光,如今,就展示在陵区。

一条奢华到极致的经被,见证了慈禧的荣光也见证了她的落魄,而清东陵的演变,更是与时代的兴衰紧紧相连。奢望死后福贵极乐的慈禧如今以一具干尸的状态躺在棺木中,不知道如此经历的她,真的能安息吗?

最近读了一些考古类型的书籍,其中关于清东陵的,读的就是清东陵博物馆的副馆长李寅所作的《清代皇陵》。这部书蛮好读,很有条理的介绍背景、描述事件、精心勾勒历史场面,让很多理论知识也不枯燥,此外,作者还详细解读了清代12位皇帝及部分后妃陵寝的选址、修建、历史风雨变化以及相关的逸闻趣事,更是从另一个层面为我们诉说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另一面。

如果您也对清东陵感兴趣,不妨翻一番。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0
瑞知道史

瑞知道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