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开示怀让:此心不染

悟道情感 2023-11-16 09:13:13

南岳怀让,生于公元677年,俗姓杜,陕西安康人。他从小便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后来更成为了唐代著名高僧。他继承了六祖慧能的顿教法门,并向下传承至马祖道一,其下又出了沩仰、临济两个宗派。临济宗后来更传入日韩,对当地佛教产生深远影响。怀让在禅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怀让早年曾到各地游历,参访名师,后拜入六祖慧能门下。有一次,怀让向慧能请教:“什么是佛?”慧能回答:“清净自性。”怀让又问:“什么是法?”慧能回答:“平常心是法。”

怀让在慧能大师的指导下,修行逐渐得力。有一天,他在慧能大师面前陈述自己的修行体验,慧能大师便对他说:“你已修得差不多了,只差临门一脚。现在,我将为你完成这项工作。”于是,慧能大师让怀让回去继续修行。

怀让回到自己的修行之地后,更加努力修行。终于有一天,他悟道了,明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他感叹道:“我今始知,诸法从本来面目以来空寂。”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成果的领悟。

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怀让正式踏上了佛教的修行之路,他在荆州玉泉寺的宏景律师座下出家,受具足戒,这一刻他二十岁。他的同门坦然法师,是他的引路人,将他带到了嵩山,拜见了五祖弘忍的高徒——慧安法师。

慧安法师是禅宗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深厚的佛学造诣和独特的禅修方法而闻名。当怀让见到慧安法师时,他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谈。慧安法师发现与怀让的机缘未到,他并没有直接传授佛法给怀让,而是推荐他南下曹溪,去参拜慧能大师。慧安法师说那里才有他要的无上佛法。

古代的禅师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总是从一个寺院去到另一个寺院,住上几天。如果没有找到心仪的寺院,他们就带着感激之情离开,(这种称作游僧),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寺院,从此安住,潜心修行。

怀让带着感激之心,离开了嵩山,踏上了南下的旅程。他知道,这是他的修行之路,是他的成长之路,也是他的心灵之路。他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坚定的信念,走向了新的修行之地——曹溪。

怀让从河南一路南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曹溪,与慧能大师见面。他恭敬地向慧能大师行礼,说:“小僧怀让,拜见慧能大师。”

慧能大师微笑着问他:“你从哪里来?”

怀让回答说:“我从嵩山来。”

慧能大师听后,嗯了一声,然后接着问:“嵩山是什么样子?你从嵩山的哪个方向来?”

怀让回答说:“嵩山没有具体形象,无法说什么样子。能说出个形象,就不是真正的嵩山了。”

慧能大师听后,心中暗自赞叹,知道怀让已经领悟到了禅宗的精髓,于是再下一城,问:“那还可以修证、精进吗?”

怀让回答说:“修证、精进是没有尽头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进步。”

慧能大师听后,点了点头,对怀让说:“你已经领悟了无相的道理,可以开始修行了。”

怀让毫不犹豫地回答:“这心境与修证和精进确实没有关系,因为它不可能被污染。”

慧能大师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为怀让印证道:“这种无法被污染的心境,正是诸佛所护持的,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听到慧能大师的印证,怀让当下彻悟!他深深地向慧能大师鞠躬行礼,感谢大师的指引和印证。

慧能大师接着说:“西天二十七祖(达摩的师父)般若多罗大师曾经说过,你座下将会出一匹烈马,这马驹一出世,便会踏杀天下人,这件事你要牢牢记住,不要急着说出来。”

怀让再次行礼致谢,感谢大师的教诲和预言。从此,他在慧能大师身边侍奉了十五年,潜心修行,不离大师左右。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六祖慧能灭度后的整整一年,怀让选择了离开曹溪,前往南岳衡山的般若寺。他决定以这里作为他的弘法道场,以教化一方。

消息传开后,四方的僧众都纷纷前来,他们希望能向这位禅宗大师学习佛法,怀让也以他的智慧和慈悲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他常常以磨瓦不能成镜为比喻,解释参悟的道理。他说:“磨瓦不能成镜,是因为瓦不是镜的原料。同样地,学坐禅也不能成为佛,因为坐禅只是一种方法,不是目的。”

他以此比喻来启发他的弟子马祖道一参悟究竟法门。而马祖道一就是那个被预言将踏杀天下的人。

怀让的教学方法独特而直接。他经常用棍子狠敲弟子的头、用脚踹、狮子吼、或者直接把人丢出窗外。他的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为了帮助弟子在当下停止头脑的思考,增加明心见性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弟子,他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有些弟子需要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有些则需要更多的鞭策和挑战。他的目标始终是帮助弟子找到自己的本性,明了自身的佛性。

慧能大师和怀让禅师所说的不会被污染的心境,是一种纯净、清净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指人的内心不受外界干扰,保持本性的清明与平静。

慧能大师曾经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表达了心境的清净与明澈。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没有任何尘埃和杂念,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觉悟。

他还说过:“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段话强调了人的本性是纯净的、不动摇的,而且具有创造万物的力量。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潜力,看清事物的本质。

佛家经典所说的“静生定,定生慧”,也是强调保持内心平静和清明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平静,才能产生定力,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境的保持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就可以更好地应对外界的干扰和挑战,不会轻易地被情绪左右,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生活。

正如怀让禅师所说:“这种无法被污染的心境,正是诸佛所护持的。”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明,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守护一颗清净心。

确实,清净有两种不同的境界。一种是佛陀的境界,这种境界具有如如不动的特质,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如水,不受任何干扰和诱惑。这种境界是非常高的,需要经历无数次的磨砺和修行才能达到,因此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另一种则是心随境转的境界,这种境界相对较为常见。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修行者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修为,但当遇到外界的干扰或刺激时,他们仍然可能会被情绪所左右,出现心动、气浮、焦灼等反应。不过,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只要他们能够及时察觉并回归到清净的状态,那么他们仍然可以通过修行逐渐提高自己的修为。

对于这种心随境转的情况,有一首禅诗说得好:“安禅何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这句诗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并不一定需要在山水之间进行,只要我们能够灭却心头的妄念和执着,那么我们就能自然地回归清净的状态。

因此,真正的修行并不仅仅是在山水之间体验清净,更重要的是在红尘俗世中体验情绪、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体验,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清净的真谛,实现真正的修行目标。

19 阅读:626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1:04

    相“非”相,“无”相。。。 “何其”自性。。。 “本自”清净。。。 “生活”禅。。。

  • 2024-02-27 15:54

    南无阿弥陀佛

悟道情感

简介:爱自己,和我一起共同追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