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扛大旗,东方证券为何其他业务“不给力”?

国际金融报 2025-04-02 08:44:46

东方证券2024年年度报告于近日出炉,其经纪、投行、资管、信用业务均同比下滑,自营业务独自扛起大旗,实现营收、净利双升。

受“9·24”行情驱动,不少券商经纪、资管等业务增长明显,东方证券相关业务却下滑。与此同时,近三年,东方证券研究所公募佣金收入递减,投行业务罚单不断。就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等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向东方证券方面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股价表现来看,今日东方证券收跌0.64%报9.38元/股,总市值为797亿元。今年年内,东方证券股价累计跌幅逾11%。

多项业务净收入减少

2024年,东方证券实现营收191.9亿元,同比增长12.29%;归母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21.66%。具体业务来看,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25.11亿元、11.68亿元、13.41亿元、49.26亿元、13.21亿元。

与2023年同期对比,东方证券2024年多项业务同比下滑。其中,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2.7亿元,下滑幅度为10%;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3.42亿元,同比下滑22.65%;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6.88亿元,同比下滑33.89%;信用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4.43亿元,同比下滑25.11%。

好在自营业务“扛起大旗”,提振整体业绩。业务2024年净收入同比大增106%,由2023年的23.88亿元增至49.26亿元。

截至2024年末,东方证券总资产为4177.36亿元。东方证券旗下有6家主要控股参股公司,100%持股的东证期货去年净利润同比略有下滑至5.06亿元;100%持股的东证资本净亏损扩至4.65亿元;100%持股的东方金控净利润由2023年的亏损3.15亿港元转盈0.84亿港元;100%持股的东证资管净利润下滑至3.33亿元;100%持股的东证创投净利润下滑至1.28亿元;持股35.41%的汇添富基金净利润微增至15.47亿元。

研究所公募佣金下滑

值得注意的还有,东方证券研究所公募佣金连年下降。

2024年,东方证券实现公募佣金(含专户、社保、年金席位)分仓收入3.19亿元,对比2023年的4.41亿元有所下滑,而2022年研究所公募佣金为5.81亿元,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研究所佣金收入的下滑,也带来人员的裁减。2024年年报没有公布研究业务人员情况,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1日,东方证券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分析师)72名。根据此前年报,截至2022年年末,东方证券研究业务研究岗位人员129,具备分析师资格78人;截至2023年年末,东方证券研究业务研究岗位人员95,具备分析师资格73人。

券商研究所佣金收入受市场、政策等影响。2024年,《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正式发布,对公募基金佣金率、第三方服务采购、市场佣金用途等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规范。东方证券在年报中表示,随着新规施行,行业进入转型、变革和重塑的关键时期。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为陈刚,长期深耕研究领域,2005年9月至2012年5月担任东方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所长助理、执行董事;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担任光大证券研究所总经理。2014年3月起担任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担任东方证券首席研究总监,2024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

投行业务罚单不断

聚焦投行业务,东方证券2024年投行业务净收入为11.68亿元,同比减少3.42亿元,同比下滑22.65%。项目撤否率相对较低,2024年内,东方证券共计保荐项目13个,主动撤回2家首发项目,分别是拟在北交所上市的珠海鸿瑞,在科创板上市的如鲲新材,保荐项目撤否率15.38%。

东方证券投行在业内排名靠前,抓住了政策改革带来的业务机遇。但受市场等因素影响,近三年业绩逐年递减,2022年、2023年该业务净收入分别为17.33亿元、15.1亿元。

去年,东方证券完成对投行子公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投行”)吸并工作。自2024年9月2日起,东方投行存量客户与业务整体迁移并入东方证券,东方投行承接的投资银行业务项目均由公司继续执行,东方投行对外签署的协议均由公司继续履行,东方投行全部债权及债务由公司依法承继。

除了业绩承压,东方证券原子公司东方投行年内多次收到罚单。2024年5月,证监会对东方投行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指出其存在部分项目质控和内核人员交叉混同,部分项目质控现场核查、内核把关不到位,部分项目聘请第三方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东方证券表示,将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并采取相应的追责措施,并按要求向上海证监局提交书面问责报告。

同年6月,江苏证监局对东方投行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在对玖物智能项目开展辅导工作中存在未能勤勉尽责履行相关义务、报送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东方证券表示,提高投行项目执业质量,已启动合规问责和风险追责程序,对违规事项涉及的全链条人员开展问责调查,确保责任到人,发挥问责追责机制的警示作用。

同年9月,山东证监局对东方投行出具警示函,指出其作为共达电声再融资项目的保荐机构,存在未能勤勉尽责地对本次发行认购对象无锡韦感半导体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充分核查,未能及时发现无锡韦感的股东无锡锐昊合伙份额存在代持等问题。东方证券表示,对项目全链条责任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并采取相应的追责措施,并就上述整改措施向山东证监局报送整改报告。

高管团队已落定

2024年年底,东方证券高管团队集中换血。2024年11月22日晚间,东方证券官宣,选举龚德雄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随着2024年12月23日发布的一系列高管任命,东方证券的新领导班子落定。

具体而言,东方证券新聘任的高管团队涉及副董事长、5名副总裁以及财务总监、首席风险官兼合规总监、董事会秘书,分别为:选举鲁伟铭担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聘任卢大印为公司副总裁(主持工作);聘任舒宏、张建辉、陈刚、吴泽智为公司副总裁;聘任舒宏兼任公司财务总监;聘任蒋鹤磊为公司首席风险官兼合规总监;聘任王如富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记者梳理上述高管背景信息获悉,大多数为70后,是加入东方证券履职多年的“老兵”,多数是内部升迁,在所负责的业务领域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历。例如,现任东方证券副总裁、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一直深耕研究分析领域,加入公司后一路升迁。

现任总裁、副董事长鲁伟铭出生于1971年,在东方证券工作超过26年。履历显示,1998年3月至2022年3月,其担任东方证券交易总部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总裁助理、副总裁等职务,2022年3月至2024年12月担任东方证券总裁。2022年6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2024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董事长。

新领导班子能否带领东方证券走出困境并实现发展?《国际金融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0 阅读:37
国际金融报

国际金融报

人民日报旗下权威媒体 ;《国际金融报》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