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同城货运第一股”快狗打车连年亏损,光环早已不再。
3月31日,快狗打车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实现总收入6.6亿元,较2023年的7.53亿元减少12.3%;毛利2.19亿元,同比减少15.2%;年内经调整亏损净额为8611.6万元,同比收窄49.4%;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93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1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31元。财报显示,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减少乃主要由于商誉减值减少,以及雇员福利费用(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酬金费用)减少。
快狗打车前身是58到家旗下子品牌“58速运”,2017年初,58速运与香港同城物流服务平台GoGoVan Cayman合并,2018年,58速运更名为“快狗打车”。
目前,快狗打车运营两个品牌:中国内地的“快狗打车”,其他市场的“GoGoX”。作为线上同城物流平台,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于三大分部:平台服务、企业服务、增值服务。然而,2024年,这三项的营收均出现了下滑。
随着同城货运实力玩家不断加码,快狗打车的竞争力持续下滑之下,逐渐将重心转移到香港及海外市场。不过,公司至今未解决亏损难题,成立超10年,近7年亏损额已超50亿元;股价快速下滑,市值大幅缩水仅剩不到3亿港元。
比不过同行,转移重心
通过为司机和托运人通过物流交易,快狗打车获得平台服务收入。由于中国内地减少用户奖励,2024年平台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7%至1.58亿元。过去一年,平台促成约1290万托运订单,交易总额达11.86亿元。这一表现相比2023年大幅下滑,2023年,平台服务促成约2140万笔托运订单,交易总额为18.25亿元。
通过为企业用户提供同城物流解决方案,2024年,快狗打车的企业服务完成约150万次配送,交易总额达4.40亿元;2023年分别实现约170万次配送、4.72亿元。由于中国内地战略调整,逐步淘汰低利润合约,转向高价值企业服务,该分部收入同比下降5.8%至4.36亿元。
增值服务包括汽车促销、燃料卡计划等附加解决方案。2024年,快狗打车来自增值服务的收入为0.66亿元,同比减少10.1%。
具体到不同市场,快狗打车过去一年营收下滑主要受中国内地业务表现不佳拖累,三个分部在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收入均获得增长。
根据财报,快狗打车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9%,中国香港、韩国及越南市场表现突出,主要是由于快狗打车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推出创新的司机参与计划、在新加坡市场与电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企业服务方面,快狗打车在越南市场收入同比增长42.7%,印度业务拓展至25个州、5个联邦属地及超过100个城市,并切入韩国市场的生物冷链领域。另外,快狗打车在中国香港及海外市场扩大燃料卡折扣计划,提升司机保留率,并通过强化供应商合作与针对性销售,推动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8%。
近几年,快狗打车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持续收缩。2022年,中国内地、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收入贡献占比分别为45%、55%,2023年占比分别为38%和62%,2024年变为25%、75%,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这背后,同城货运赛道竞争越来越激烈,快狗打车虽然抢先上市,成为“同城货运第一股”,但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竞争力持续下滑。上市之前,招股书显示,快狗打车是2020年中国内地交易额第二大的线上同城物流平台。虽然位列行业第二,但市场份额仅5.5%,货拉拉当时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54.7%。
四年之后,货拉拉在招股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公司是2024年上半年全球闭环货运交易总值(或闭环货运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为53.9%。
货拉拉仍保持行业第一的位子,但快狗打车已经从第二滑落,随着滴滴货运在2020年上线并持续发力,满帮将“省省回头车”与“运满满快车”合并,以及一系列快递物流企业、互联网公司加码同城货运,快狗打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快速萎缩。
“卷”不过内地同行,快狗打车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其他市场。快狗打车在财报中表示,“展望2025年,我们将继续聚焦于加速高潜力海外市场增长、优化服务产品组合,以及运用尖端技术提升运营效率。香港及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印证了我们业务模式的韧性与适应市场动态的能力。”
七年亏损超50亿元
近几年,快狗打车也在通过成本控制来缓解压力,包括减少员工规模和员工福利费用。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底,快狗打车的员工人数分别为1126名、831名、591名,两年时间里减少了近一半的规模。
然而,快狗打车仍未能摆脱持续亏损的困境。上市之前,快狗打车2018年至2021年亏损净额分别为10.71亿元、1.84亿元、6.58亿元和8.73亿元;2022年上市当年的亏损达到历史顶峰12.05亿元,2023年亏损11亿元,2024年继续亏损1.93亿元。七年来累计亏损超50亿元,虽然近两年亏损逐渐收窄,但离盈利仍有一段距离。
持续亏损之下,股东陆续离场。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通过旗下公司间接持有快狗打车14.97%股份,为58到家之后的第二大股东,不过上市后仅三个月,阿里巴巴就开启减持,尤其是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阿里巴巴频繁减持,持股比例一路下降至不到5%。
阿里巴巴减持过程中,快狗打车经历了一次重大人事变动。2023年12月18日,创始人陈小华辞任董事长兼执行董事,并不再担任集团任何职务;随后在12月22日,快狗打车官宣委任联席行政总裁林凯源为董事长。
过去一年,快狗打车也曾主动调整,挽留司机,如将北京地区的平台司机抽佣上限将从16%降低至10%。不过,从财报来看,无论是平台的托运订单,还是针对企业用户的配送订单,均出现了下滑。
2022年6月24日上市以来,快狗打车的股价便快速下跌。2023年9月19日收盘价跌破1港元/股后,快狗打车股价已经连续18个月低于1港元。为改善股价表现,今年3月24日晚间,快狗打车宣布“10合1”股份合并计划,次日股价大跌近18%。
3月31日最新业绩披露当日,快狗打车股价跌超10%。今日股价回升,收于0.395港元/股,市值已缩水至2.4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