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祛湿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豆薏米,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两味药,一般只有中医界专业选手才有涉猎和使用,这个方子就是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曾记录过的泽泻汤。
它仅仅只有泽泻,白术两味药。用药虽少,但是能力绝对出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5ec12ebfb8d6acf6537608c78d7431.jpg)
对于脾胃虚弱、湿气重,水湿长时间积累在肠胃中,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上冒,出现头目眩晕,水肿。
先说说白术,这味药大家应该都有耳闻,参苓白术散中就用到了它,
起到健脾加强脾胃功能,刮除肠胃里的湿气,然后把这帮湿气,统一运转、输送给膀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98ed7b7ba48d9b0d51bf6fb23b0187.jpg)
这个时候就轮到泽泻这味药了,泽泻虽然默默无闻,但是功力强大,可以加强膀胱排出浑浊、清除湿气的能力,把湿气通过小便排出去,这两味药搭配有补有泻!
湿气重,尤其是膀胱经祛湿不利的头晕,很多人判断不出来,这个病机是很隐形的。
经常头晕目眩的人,用上泽泻,头晕马上就会好转。
因为通过膀胱经上逆的,湿气、浊气,都被泽泻统统泻出去了,所以泽泻对付高血脂,也是很有一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257c5418e0191ac02ba54b6699724a.jpg)
一般这种人都会存在肾虚的问题,舌苔根部也比较厚腻,肾阳不足,容易小便不利、水肿,湿气不能从小便排出,就骚扰大便,导致大便不成型。
再发展发展就会影响腰部,出现腰部寒湿冷痛。
不过,泽泻虽好,有的医生却认为它有一定肝毒性,久服会伤肝,但是有的医生,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医学界还有争议,而且《神农本草经》里,说泽泻是上品、久服轻身。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能盲目的套用,如果你也有类似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分享的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哇.中医好历害的尿走.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